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苏教版”《科学》教材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那就是“诗歌”,一方面引发学生关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续写“诗歌”,培养和发展学生用语言和想象表达内心感受,这也是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数学的语言是一些符号和记号组成的语言”,从某种角度来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情感,直接影响数学学习效果.多项调查表明,不少中学生认为数学符号抽象、枯燥,甚至感到讨厌“,对于看不懂数学符号的人来说,古怪、离奇的数学符号就像‘天书’一样令人望而生畏”.事实上,数学符号是有生命的,并不枯燥,正如一位数学家所说“:数学符号带着自己的生命出现,并且又生出新生命来.”教师必须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讲活,才能消除学生的情绪障碍,发展符号感.一、阐明数学符号的来源符号是传播意识的意愿标志.人类为什么要创造…  相似文献   

3.
符号论美学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欧美的美学思潮。它认为,符号是揭示意义的一切现象的集合。符号美学主要是围绕“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这一命题而展开,它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以符号美学的观点看来,古诗词阅读也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由外在的语言形式(能指)和这种语言形式所揭示的文化内涵(所指)所组成,而这种文化内涵的实质就是人类生命活动历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人类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联系过程。众所周知,文字语言符号是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载体。但它并不是唯一载体。“回头一笑百媚生”,就是胜过文字的非言语交流,这种交流传递的是“非言语信息”,我们称它为“行为语言”,通俗地讲,就是“无声语言”或“态势语言”,其载体是神态和动作。课堂教学是信息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行为语言与文字语言并行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可能认为他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手段进行教学的,事实上,他在课堂上早已通过行为语言将许多信息输送给…  相似文献   

5.
句子的情态,包括句子的感情和态度。句子是语言最基本的交际单位。人们在交流思想的同时,也交流感情。传统语言学把语言看作人类交际的工具,现代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更是生命的载体,文化的符号。所以学习语言就是学习一种生存的方式,感受语言就是感受一种文化的熏陶,体验语言就是体验一种精神的感染。就感情和态度二者自身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种知识,但更是我们生命的营养,一旦缺乏,生命就会苍白;语文是一门学科,但更是我们生命健康的一种元素,削弱了它,我们就会缺乏必要的生命力量。语文太实用了。它简直就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最基本工具,实用得近乎通俗。无论干什么,首先需要的都是语言和由此派生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基础,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这种生命意识是中学生的良好素质。但这只是一种潜在因素,有待我们去开发。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之所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根据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语言决定的,而语言的本质属性就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由文字组合成的文章,绝不是字、词、句简单的拼凑,而是流…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彼此沟通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而这个“无声语言”我们就理解为今天所说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接触而进行的感情交流,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运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行为意向的一种无声语言。它的特点一是无声,二是运动。看似无声的“肢体语言”却象情感的大力士,能深刻表现很多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相似文献   

9.
如果非得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三维”,尤其是强调第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话,我想这就应是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三个抓手:情感抓手——民族精神教育,态度抓手——生命教育,价值观抓手——廉洁教育。因为情感因素中最基本最朴实的就是爱我们的民族、国家,生命教育的最终归宿还是尊重、热爱生命,价值观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都是“做个好人”。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手段之一的教材,是用文字写成的,自然,语言符号就是教材内容信息的物质载体。在这一物质载体中,浸透了人们(作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审美意识,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们主观愿望的审美关系。为此,我们把这种在语言符号系统中,反映和表现人们对客观现实审美意识和情感的符号,称为“语言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11.
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手段之一的教材,是用文字写成的,自然,语言符号就是教材内容信息的物质载体。在这一物质载体中,浸透了人们(作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审美意识,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们主观愿望的审美关系。为此,我们把这种在语言符号系统中,反映和表现人们对客观现实审美意识和情感的符号,称为“语言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12.
表情朗读是传情达意的朗读.一是应注重培养语感.语感,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情绪、情感性的直觉领悟能力,包括音调感情,面部感情和体态感情.说得通俗些,语感就是一种能迅速对语言文字作出情感判断的感受能力.比如见到“落叶“我们会联想到萧条,实际上,落叶作为语言文字,表面上不过是一种语言符号,但这种无生命的语言文字往往因融注了作者的情感而表现出某种意趣,传递出某种情趣.……  相似文献   

13.
莫言在《红高梁》中,用他优美的语调为我们渲染了一个“红高粱”世界。通过对强悍生命的书写,召唤着我们民族的刚健之魂。红色作为一个“原型”,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基本上成为一套密传的符号”,这种“颜色词所负荷的情感力量十分强烈”。这种“红色”原型所引申出来的象征意义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民族深层的心理结构中,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小说中作者对“红色”原型的复活,就是在某种事件的激发下,把它“从集体无意识的深渊里提取出来,使它与意识到的价值产生联系,并藉现代语言转化为同时代人可以接受的象征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绘画艺术既是一种语言符号,又是一种生命符号,绘画艺术的本质在于超越自我生命复归宇宙的生命精神。本文试图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对绘画艺术的形态学特征形而上的审美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也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博物馆,是流动的空气。它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塑造着我们的气质、性格、感知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如果没有语言,就几乎没有人的精神或者说只有极为简单、肤浅的精神。语言是“人的精神本体”,母语教育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学习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学习一句话,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学习一篇课文,就是给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写作——生命的形式,是人把目光投向自己生命的一种顿悟。当写作把“无机”的“语言符号”转化为“有机”的“生命形式”——文章的时候,我们触摸到的是生命脉搏的跳动,体味到的是生命意识的激扬。  相似文献   

17.
楼波 《广西教育》2007,(6A):15-16
文本是“言”与“意”的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应做到“言”与“意”合。所谓“言”,就是语言;“意”是指情感、思想、精神、智慧。语文教学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积淀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数学交流是以数学语言(符号、文字、图式等)为载体,以听、说、读、写等方式接受和表达数学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识活动。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数学语言,用它特定的符号、词汇、句法和成语去交流,去认识世界。”新课程实施后,我们在课堂上更  相似文献   

19.
遵从生命     
冯骥才 《辅导员》2010,(11):8-9
一位记者问我:“你怎样分配写作和作画的时间?”我说,我从来不分配,只听命于生命的需要,或者说遵从生命。他不明白,我告诉他: 写作时,我被文字淹没。一切想像中的形象和画面,还有情感乃至最细微的感觉,都必须“翻译”成文字符号,都必须寻觅到最恰如其分的文字代号,文字好比一种代用数码。  相似文献   

20.
文学与人生     
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个特殊形式是依靠语言来表达人类的一种生命体验和审美思考的。离开了人类的精神空间,离开了精神交流的基本符号,我觉得文学就无法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