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立意是关键。多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常用题型,但不少学生因为审题立意不当,而使作文谬以千里,最后因为偏题立意而得分较低,从而影响了语文成绩。在总结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种立意方法:1.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2.抓住材料的主要对象来立意;3.抓住关键词语来立意;4.结合命题者的情感、态度来立意。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更正面地呈现社会生活,立意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意义。但学生理解材料表面化,立意笼统宏大。其实,好的立意背后有正确思想价值观的支撑。价值观立意已进入写作教学探索的视野。一、新材料作文中的价值观立意1.新材料作文的立意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3.
张峪铭 《现代语文》2013,(11):152-153
材料作文主要考杏学生审读与写作能力。也即考生必须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仔细的分析,正确的立意。下面摭谈高考中两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相似文献   

4.
谢敏 《新高考》2011,(3):10-12
新材料作文又称题意作文,它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题型。2010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中,有11套是新材料作文,其他的也多是提供了材料的命题或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要求",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深刻,是评判材料作文高下的标准。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五点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加以说明。一、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  相似文献   

5.
正立意是一篇文章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得多。立意是材料作文写作训练和阅读评判的关键所在。笔者针对立意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一、对材料的认知写作材料作文,对材料的分析和判断必不可少。目前出现的高中作文材料大略有两种:叙述性的材料和事理性的材料。叙述性的材料如下。  相似文献   

6.
材料作文以阅读理解为基础,是读写思相结合的一种效果卓越的作文形式,也是高考语文中重要的测试项目。这种作文形式能够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自由发挥的条件下,写出立意准确、富有思想和深刻立意的优秀作文。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抓准有价值和意义的关键词,本文主要就在材料作文中如何抓关键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吴云涛 《教师》2014,(4):34-34
正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做了调整,谓之新材料作文。与以往"材料+命题"的作文考查形式最大的不同是在考查写作能力的同时,考查了阅读能力。针对这种变化,我们应如何应对呢?1.审题与立意首先就今年作文阅卷而言,南师大文学院给出的说法是只要观点源于材料就不算偏题,建议同等对待各种角度的立意,不因立意决定作文档次。这种解读一定程度上考虑了  相似文献   

8.
给材料作文,近年表在各种类型的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全国高考作文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一年约十四年中,仅有三年考命题作文,其中,十一年考的给材料作文。写好这类作文,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住所提供材料的主旨寓意。然而,许多学生恰恰在这一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有理论认识水平的不足,也有阅读面狭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审题立意的技巧。因此,提高学生阅读材料的审题能力,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基础。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谈一谈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 :“文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可见立意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所供材料写议论文 ,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形式。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涵进行立意 ,乃是这类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材料议论文的立意角度如何选择 ,立意中心如何确定呢 ?下面我就这个两个问题 ,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立意思维材料议论文如何选择立意角度呢 ?首先要认真地阅读材料 ,理解材料 ,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筛选和压缩、概括和归纳、分析和比较 ,找到材料的突破点 ,然后确定相应的立意角度。具体地说 ,选择和确定立意角度有…  相似文献   

10.
刘小凤 《甘肃教育》2013,(19):88-88
即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作文新材料,逐句理解。在读懂新材料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中提供的画面、人物的活动这个“藤”,去揣摩新材料所蕴含的立意这个“瓜”,从而确定作文立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叙事类作文新材料立意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可见立意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所供材料写议论文,这是目前教学与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涵进行立意,乃是这种作文的重要环节。供料作文的立意方法有哪些呢?根据教学实践体会,择其几种举例简说如下: 一、推敲词句法 学生在阅读所供材料时,往往不分主次,不辨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对那些揭示材料内涵本质的重点词句注意不够,一滑而过,失去立意准确的极好机  相似文献   

12.
供材料作文的优越性之一,是将审阅作文材料的能力融进了作文立意的环节之中,在考查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提炼中心的能力。一般说来,材料的中心就是作文的中心,只有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才能保证材料作文立意的正确,因此,准确审读材料是材料作文正确立意的前提和关键。然而,在紧张而又紧迫的考试中,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审读材料,正确把握材料中心呢?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作法。 一、识别关键句子 识别关键句子,找准材料的意义重点,把握材料的倾向。材料在表述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统领句,总括句,中心句这些内涵丰富,蕴含深刻思想意义的句子,这些句子毫  相似文献   

13.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它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笔者认为,当从以下方面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4.
近观这些年来,高考作文形式的演变呈现出这样的趋势:由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进而到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1.审题立意:大题小作.以小见大材料作文限制了在写作内容上不能脱离材料的主旨,立意上又给了我们相当大的自由空间。只要对材料进行阅读、提炼、聚焦后就不难确定  相似文献   

16.
<正>材料作文题中所给的材料,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寓意,给写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立意空间,便于引发写作者丰富的思考和想象,充分调动写作者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写作时,可以自选角度立意,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内涵,从而导致作文的立意偏离甚至脱离材料。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谈一谈材料作文立意角度的选择。作文题目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自然是平实的,倘若在平实中能享受到"美",那你就是幸运的;生活是平淡的,倘若在平淡中能感悟到"情",那你就是幸福的;人生是丰富的,倘  相似文献   

17.
一、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和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以它的审题难度低、立意自由深受广大教师和考生的欢迎,高考作文一经选择这种形式就赢得一片赞扬之声。那么,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二者的区别主要就在立意的范围上。如果说材料作文的立意范围是一个点或一条线的话,那么话题作文的立意范围就是一个面。材料作文的立意讲究紧扣材料的主旨,一段材料的主旨只有一个,这就决定了材料作文立意的难度。如果你对材料的主旨把握不准,那么就很难得到最佳的立意,当然也就写不出上乘的作文,这也许就是许多人认为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8.
材料作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 要求”。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寓含着深刻的道理,而这道理则是作文的立意之本。材料作文首先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读懂材料并从中提炼出观点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以2006年全国语文试卷(1)的作文题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作文材料即乌鸦学鹰抓羊的故事,略)  相似文献   

19.
材料作文的立意,与其他形式作文的立意一样,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所不同的是,材料作文的立意对象是所供材料,而其他形式的作文是针对全命题、半命题或话题来立意的。材料作文的立意,主要是根据材料的内涵和外延,确定写作中心,表达思想观点。“意在笔先”,就是动笔之前,根据材料指向,来确定自己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相似文献   

20.
所谓高考新材料作文,就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这种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比较而言,这种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学生的审题难度。如何进行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我以下面的三个例子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