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利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8(1):78-79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的一个诗歌流派,因其相同的经历、思想,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以奇崛险怪为特色的风格,并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奇特而罕见的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2.
李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2):13-17
中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一个诗歌流派纷呈的时期,概述、梳理近十年有关中唐诗歌流派研究的论文、专著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而分析总结这一时期关于诗歌流派研究的角度、方法、特点,会对今后这一研究的加强和深入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建军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6):89-91
由于唐代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想的变迁,中唐诗人的审美心态和诗歌意境都显示出与盛唐不同的特点:盛唐诗歌的情感基调昂扬明快,意境阔大外展,注重对天籁之美的追求;中唐诗歌的情感基调低沉,意境狭窄内敛,注重对人工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樊宇敏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5)
“奇”是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创作中不受约束的自由性.中唐时期散文创作经历了重大改革,散文理论推陈出新.汉代王充对于“奇”的褒与贬,成为中唐文学理论研究的两条主线.韩愈、柳宗元、裴度、李翱、皇甫浞等人对于“奇”这一范畴的讨论,反映出中唐文论家对于复古与革新问题的不同看法.这些争论从理论上看是复古与革新两种观点的交锋,从创作实践上看则是对于创作规范和创作个性之间关系的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5.
6.
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文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登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4):146-151
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它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大量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经验,体现出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但是,作为中国的诗歌流派,它同样与中国诗歌传统保持着密切关联。九叶诗人在艺术探索中批判地接受了诗歌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在文体建设方面,他们注重诗歌的音乐性,追求诗歌的含蓄蕴藉,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创作,在杜甫后把客观写实的创作再一次发扬光大。但是随着当时朝政的风云变幻及仕途的失意,元稹、白居易的写实创作在元和后开始出现异变。文章试从"大写实"的视角,运用诗歌穿透的分析方法,以期将元稹、白居易及其后一个时期写实的诗歌创作进行宏观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许慧茹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90-93
唐代诗歌发展至贞元后期,一部分诗作中出现了求奇求怪的趋向,到元和,形成了怪奇诗派。从表面看来它和当时朝廷推重的典雅诗风截然不同,但在本质上它们有相似处——求新求变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作为台阁诗风的代表,权德舆提出了"善用故而为新"文学主张,并多方探索寻找诗歌新的发展空间。文章从权德舆、孟郊等的诗作入手,分析唐诗由盛至中的发展变化,进而指出,贞元年间,唐诗的变化是广泛的,其中已经有了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论"小东坡"唐庚的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文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237(1):37-46
唐庚谪居惠州五年创作的诗歌,展现了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高洁品格,洒脱磊落的胸襟以及性灵洋溢的生活情趣。他描绘出一幅幅旖旎多姿的南国风情画,喜爱并善于捕捉刹那变幻的自然景象。他的诗叙事简妙,写人形神俱活,善谐谑,擅讽刺,幻想大胆浪漫,联想敏捷活泼,长于运用博喻。他对诗歌的语言形式、表现技巧、艺术风格作了卓有成效的尝试探索,为宋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无愧于“小东坡”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中唐诗歌中农民逃亡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革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6):106-109
初唐诗作在农商税负比上观点有偏颇,这具体反映在农民逃亡的题材作品中。中唐反映农民逃亡的诗歌中,很多作品认为农民逃亡以后主要是去经商;农民的逃亡主要是因为新的税收制度。后来的文学研究者基本认同当时诗人的观点。事实上,农民逃亡以后主要还是做农民;新的税收制度是农民逃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吴怀东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556-558
文史不分或者说文史结合 ,作为中国古典学术的重要传统 ,只是就学科分际意义而言的 ,意在强调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的交叉、结合、汇通。其实 ,如果从历史这一概念之广义来看 ,古代文学当然隶属于历史的范畴 ,是过去事实的一个部分 ,是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类活动的丰富内容中 ,政治活动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之一 ,它对人类其它的社会活动要素诸如军事、经济、文化及文学具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 ,从历史、尤其政治的角度观察文学并不是后代学者的主观预设 ,而是有着社会现实依据的学术阐释模式。在中国古代 (比如唐代 ) ,诗人… 相似文献
12.
王南冰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8,(3):8-11
中唐古文家李观以古文知名当世,韩愈与其交好,为其作墓志,称其“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他在古文运动之前英年早逝,留给世人诸多遗憾。其生平事迹在历代文献中记载甚少,专门研究李观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整理回顾前贤学者对李观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对李观进行恰当的文学评价和适当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3.
嵇发根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3):69-73
以颜真卿及其周围皎然、陆羽等一批文士、诗人组成的“吴中诗派”(或日“湖州文人集团”),成为开启和发展闲恬、淡泊的中唐大历诗风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的诗歌创作以唱和联句为主。促成其形成的是湖州“山水清远”的地理环境和“簪冠之盛”的人文环境。湖州联句在唐诗由盛唐向中唐的发展演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选择物质文化的角度,对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进行解读。认为从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中能反映出中唐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即:妇女是其时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相似文献
15.
16.
叙事诗在唐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中唐以白居易、元稹等新乐府诗人把叙事诗的发展推向高潮,他们的叙事诗体现为题材的世俗化、复调叙事、诗意叙事、以丑为美、受众世俗化等特色. 相似文献
17.
吴亚萍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1(1):73-76
中唐玄宗末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连续不断的社会动荡使诗歌学发生了变化。白居易诗歌从美学理论到美学创作都真切地反映了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8.
葛华飞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3):9-11
韩愈的诗歌总使人感觉有一种清新之气,充荡着一种通变思想.这也正是中唐诗文革新的实质所在.中唐文学革新运动的革新对象,主要是针对六朝诗歌、骈文和中唐前期的大历诗歌以及科举时文中所表现出的不良现象.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唐士人一方面对现实不满,另一方面也对李唐王朝的复兴充满憧憬.在积极推进政治改革的同时,他们也在努力进行着文坛改革,要求文学作品在内容上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9.
论赋与唐传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节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40-44
唐代传奇之所以能成为鲁讯所称许的“特绝之作”,与它多方接受各种文体的影响又能融汇百家、自铸伟辞有着密切的关系。赋在中国渊源悠久,地位颇高,“诗词歌赋”四种重要文体中,赋便占有一席之地,其滋养唐人传奇处颇多。本文试从赋和小说的历史渊源、叙事角度、文采、虚构几方面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20.
邓新跃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60-64
经历了盛唐的极盛与大历初到贞元中的相对委琐靡顿之后,唐诗发展到元和年间,伴随着政治上对安史之乱的深刻反思,对贞元弊政的革故鼎新,形成了一股创新求变的文学思潮。韩愈主张“唯陈言之务去”(1)白居易宣称“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2)明人许学夷论中晚唐诗时,突出肯定了中唐诗风的新变,他说:“大历以后,五七言古、律之诗,流于委靡;无和间,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卢仝、刘叉、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诸公群起而力振之,恶同喜异,其派各出,而中唐古、律之诗至此为大度矣。”(3)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更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