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势在必行.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和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文章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云 《今日科苑》2007,(10):126-126
在新世纪中,高校如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校面临的一项新的挑战。本文根据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新发展。而竞争,将是它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不管是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竞争,还是经济上或科技上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问题,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普通中学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部分,渗透在各门学科之中,它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思想政治课传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体现着一所大学的精神理念,更关系到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当把大学精神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素养、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勇于超越等品质作为塑造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新世纪的大学生要弘扬大学精神,自觉提高素质,实现自我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顺利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从而使得我国的教育模式应从根本上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育者承担着"把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国民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应抛弃过去的呆板的"灌输法"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这就要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也应当突出素质教育.英语口语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应该遵循"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这个总目标开展工作.利用英语口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技能大赛是衡量院校专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本文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对实践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和想法。在其中阐述了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建立和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适应新世纪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曹宇晖 《科教文汇》2007,(1X):93-9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顺利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从而使得我国的教育模式应从根本上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育者承担着“把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国民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应抛弃过去的呆板的“灌输法”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这就要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也应当突出素质教育。英语口语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应该遵循“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这个总目标开展工作。利用英语口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直接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提高高校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从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学科建设、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改革考核制度等方面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发挥科研的"反哺"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利用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挖掘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完成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谭慈云 《学会》2001,(4):20-21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而人才的来源不外有三:其一靠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其二靠不断地引进;其三靠大量地、持久地培养.实践证明,发挥好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乃搞活人才来源之基础,因此,应格外重视之.我们认为,科技团体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如何培养新世纪的高质量人才,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高等教育作为承担培养满足科技和民族素质竞争任务的建设和发展便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人才的培养,以满足需求.而发达国家则一方面加紧对教育的改革,一方面靠优厚的物质条件大量吸引它国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当前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吸引发展中国家的高科技人才.正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高科技人才进一步流向经济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谁拥有超一流的高科技人才,谁将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从16世纪科学家的个人奋斗到20世纪各个国家组成的群体科学家的合  相似文献   

14.
目前,经过调整、改制后的企业群体正处于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化升级的关键阶段,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依赖于一支具有良好技能教学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了实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只有加强机制创新才能引领专业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教学水平,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然而,怎样在高校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造就出新世纪所需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化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是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选拔并培养高素质、具有强大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人才评价属于学术评价的研究范畴,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部门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对于大胆培养、合理使用人才,以及科学引领、推动创新十分重要。以河南省高校优秀科技青年人才为本源,在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过程中,对人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期望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学术指标评价方法,通过对人才创新价值和内涵的科学公正评价,推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已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要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则要使独立学院在众多的高校教育中办出特色,那么在新世纪和新形式下,如何搞好两课的教育教学是独立学院自身获得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全新的挑战,这一问题不可回避。因而,探讨独立学院"两课"教学与改革的如何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和发展人才的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果树育种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根据果树育种学课程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提升实践教学地位,调整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革新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强化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通过对果树育种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总结,旨在为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型果树育种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田芳芳 《科教文汇》2009,(9):166-167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已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要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则要使独立学院在众多的高校教育中办出特色,那么在新世纪和新形式下,如何搞好两课的教育教学是独立学院自身获得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全新的挑战。这一问题不可回避。因而.探讨独立学院”两课。教学与改革的如何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和发展人才的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分制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既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在学分制条件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