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脏钓“脏”这是指个水下有乱石草叶等物。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能繁衍和聚集虫虾,能招来各种鱼。根据鱼的觅食规律,哪里有食物它就会往哪里聚集。水下的腐烂植物、小虾小虫、水面的浮游生物、柳絮杨花、草叶、昆虫等,都是鱼儿经常追逐的对象,特别是水下草墩苇根处,是鱼儿较常觅食的地方。俗话说的“钓脏不钓光”,就是指在草墩苇丛处钓鱼。要把鱼钩下到它们的缝隙中或边缘,不要下到光亮的水面。这样下钩虽有可能挂底,但却有鱼可钓。鱼池经常投料的地方,也是鱼儿聚集的场所。还有海边的礁石、山湾回流、人工鱼礁、桥墩等处,都是鱼儿爱聚集的地…  相似文献   

2.
张怀彬  解群 《垂钓》2004,(2):52-54
鳗鲡、大麻哈鱼、青鱼、鲢鱼……哇!水下世界真是五彩缤纷!鱼儿们是怎样生活的,又是怎样洄游的呢?  相似文献   

3.
张雨 《钓鱼》2014,(22):21-23
二、前打钓法 1.前打钓法 "前打钓法"是由日本传入我国的一种海钓技法,其实就是"轻铅漂流直感钓法",指钓鱼人站立在位置比较陡峭但水下障碍物隐蔽物多的堤岸上,将钓饵轻轻地投放到离岸不远处,饵触底后不停地上下轻轻晃饵,吸引在堤岸边缘栖息或匿身于礁石缝隙中的鱼儿前来掠食。  相似文献   

4.
葛心仁 《钓鱼》2006,(8):35-35
由于萤光浮子色彩鲜艳,在钓鱼中遇上阴天或弱光时,浮子在水中仍清晰可见,便于钓友正确解读鱼在水下咬钩的真实状况,更好地把握提竿的时机。由于鱼塘、水库水下地形复杂,鱼钩常常被水下杂物挂住,线组上的浮子也因饵被废弃在水里,让人看了既可惜、又无奈。一次我和同事去本溪市观音阁水库钓鱼,由于天气不错鱼情很好,大家都连连获鱼,尽管水下杂物多次将钓线挂断,但仍没能影响到我们的兴致。半天不到的时间,带去的四袋萤光浮子都挂在了水里,我只好无奈地跑到同伴那里求救,当我跑到他那里才知道,他的萤光浮子早已用光了,正用一节小树枝绑在线上凑…  相似文献   

5.
吴临宽 《钓鱼》2006,(8):43-43
钓鱼队伍日益扩大,我国的钓法不下六七十种,粗粗分一分,大致有传统钓和现代钓两大派别,而习惯传统钓法的不乏其人,我便是其中之一。人们之所以对传统钓情有独钟,是因为它简便易学,钓具随手可得;还因为它价廉,多则上百元,少则几十元就可以组装一副理想的钓具,再就是方便携带,一只手就能提走全部家当。应该看到,传统钓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卧底钓,它有“守株待兔”之嫌,而缺乏主动性。现在看它的特点就成了弱点,此话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近年来河流严重污染,水下淤泥深厚,腐枝烂叶较多,钩饵落底后,很可能被泥浆等杂物所覆盖,鱼很难发现钩…  相似文献   

6.
夏钓三法     
徐国刚 《钓鱼》2012,(16):37-37
仲夏以后,天气炎热,水温偏高;鱼儿进入了所谓的“厌食期”,但是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时鱼儿有时不但不厌食,反而是积极觅食,只是由于白天水温过高,抑制了鱼儿的觅食欲望,只有在水温较低的早晚,鱼儿才开始正常觅食,鉴于这一点,钓早晚就成了夏钓的一个主要钓法。  相似文献   

7.
邱宏 《钓鱼》2006,(20):47-47
在海边,既有开阔的滩涂,也有复杂的礁群。水上危岩突兀。水下礁石林立。还生着许多藤壶、牡蛎和各种藻类,形成鱼儿觅食、栖息、藏身的天然环境,是舒展海钓技术的好地方。然而,岩礁石缝最易挂钩,处理不好.断线损竿……想要有个好的鱼获,钓法也有一定的讲究。  相似文献   

8.
王华良 《钓鱼》2007,(8S):28-28
众所周知,炎炎夏日,在有流动的水的地方钓鱼,鱼儿的咬钩率非常高。比如库塘的进出水口处。转动的增氧机的周围等等,雨打水面,风起波澜,也能使“死”水变“活“,这就是鱼儿在风雨天疯狂皎钩的原因。在活动的水中钓鱼。水温适直,氧气充足.因此鱼儿们也就像这活水一样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9.
鱼儿如是说     
鲁华 《垂钓》2002,2(11):10-11
钓鱼的时间久了,也会听懂水下鱼儿们的交谈。知道鱼儿都说什么吗?不妨一起听听吧!  相似文献   

10.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2X):14-15
手竿传统钓之标讯:判读标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与鱼获量。无论采用“传统钓法”或是“悬坠钓法”,人们都无从观察到水下鱼儿摄食的状况。鱼儿在水底的嗅、拱、碰、撞饵食至吞食钩饵都是通过钓线传导到浮标上的。而这些颤动、抖动、移动、上浮或下沉等讯息,正是垂钓者辨标识鱼,及时扬竿的关键。那么,在诸多信号中,哪些是我们扬竿中鱼的有效讯号呢?下面我们将传统钓法中较为典型的几种有效标讯介绍给初学钓鱼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常说“钓鱼要钓下风处”,这是因为:①风将许多杂物(食物)汇集到下风处水域;②与空气接触而含氧较多的表层水,在风的作用下也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了下风处。以上两点正符合鱼儿生存之所需,因此下风处鱼较多,确是好钓点。但也会有例外——鱼儿多在上风处。且看实例:  相似文献   

12.
赵玉堂 《垂钓》2009,(9):37-37
在流水水域使用串钩垂钓,由于水流作用使钓点很难确定,定点打窝更是难以实施。水下缺乏诱饵,鱼儿就不会在此逗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张雨 《钓鱼》2011,(23):22-23
鱼漂,又称浮漂、浮标等,它是钓鱼人的眼睛和帮助选择钓点的助手。凡是垂钓水域的深浅、水底地形、地貌、鱼儿索饵的情况,甚至鱼儿一进入窝点,都可以通过钩线传到鱼漂,使其发生沉浮、抖动、移动等不同的反应。使钓者对水下的鱼讯一览无余,从而为钓者提供最佳的提竿时机,同时它也是控制鱼钩在水中悬浮位置的重要配件。  相似文献   

14.
颜恒 《钓鱼》2010,(16)
面对江河湖海一派苍茫之水,钓鱼人不断总结出了许多观察鱼情、了解鱼情、认识鱼情的钓谚,如"鱼有鱼道,鸟有鸟路"、 "鱼星冒,鱼儿到"、"小鱼跳,大鱼到"、"鱼儿嚼水,顾命不顾嘴"、"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鱼在"、 "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 "河边水腥气,钓者好运气"、 "鱼儿露头,收竿快走"等等.通过学习这些钓谚,就能较好地指导钓鱼人作出垂钓时对鱼情的正确判断或取舍.现我选择两条作-简析,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相似文献   

15.
秋夜钓鳗     
徐发明 《中国钓鱼》2003,(11):15-15
海钓,最富有趣味的莫过于夜钓了。秋夜,天空繁星点点,海面凉风习习,在这静谧幽暗的夜幕下,你无论是岸礁扬竿,还是乘舟垂纶,都是别有一番情趣。 胶东沿海夜钓以海鳗为主。偶而黄姑、黑鮶、黑鲷等鱼儿也会来凑凑热闹。海鳗属水下底层鱼类,应采  相似文献   

16.
春末夏初的时候,各种鱼儿的体力刚刚恢复,摄食积极性有所提高。滤食性鱼类白花鲢的胃口随着水中浮游生物增多也越来越好,钓获量也随之增加。鲢鱼属滤食性鱼类,靠鳃耙滤过浮游动植物取食,在钓具、钓法等方面与钓取其他如鲫鱼等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钓五星     
金龙 《钓鱼》2004,(16):27-27
三伏四点天未明,钓友相邀钓五星。只见塘中鱼浮头,不见水下有动静。塘主开动增氧机,顿时水面起波纹。浮头鱼儿沉下去,原位钓卿五六斤。钓五星@金龙!南京~~  相似文献   

18.
薛磊 《钓鱼》2012,(23):28-29
浮漂,作为垂钓活动中传递水下鱼儿就饵信号的关键部件,一向被广大钓友誉为“钓鱼人的眼睛”。进入21世纪以来,悬坠钓法在我国大陆蔚然成风,而此种钓法中所使用的浮漂,一改传统钓法中散浮的单调造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形态多变的大家族,以至于许多刚刚接触悬坠钓的钓友,不由得在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浮漂柜台前左右徘徊、茫然失措。  相似文献   

19.
皮褶厚度法间接测定中国人身体脂肪含量公式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一般人群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皮褶法和水下称重法测定身体脂肪含量。结果发现,采用国外皮褶公式求得的体脂含量与经典水下称重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表明,测定我国人群的脂肪含量不宜直接套用国外皮褶公式。实验以水下称重法为标准,采用逐步回归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人的皮褶厚度推算身体脂肪含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阿牛学钓记     
手竿传统钓之标讯:判读标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与鱼获量。无论采用“传统钓法”或是“悬坠钓法”,人们都无从观察到水下鱼儿摄食的状况。鱼儿在水底的嗅、拱、碰、撞饵食至吞食钩饵都是通过钓线传导到浮标上的。而这些颤动、抖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