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的禁书现象徐华献禁书,就是禁止刊刻、抄写、传播、阅览的图书。历史上禁书的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难计其数,现择古代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禁书,对其内容加以分析、归纳:一、政治原因:禁书是一种人为的现象,它的出现既是一个国家,一个特定时代文化政策的反映,又...  相似文献   

2.
唐代金银器皿上有很多禽鸟图形,本文重点对鸳鸯、鹦鹉、鸿雁和仙鹤图像进行了梳理,并探讨它们的流行原因、发展轨迹和文化寓意。唐代金银器上的禽鸟图像注重形态特征的刻画,形成了写实与装饰并重的造型风格,呈现出时代的特色。这些禽鸟图像一方面映射了唐代上层人士的富裕生活,见证了唐代文化的交流融汇,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唐代花鸟画独立成科的历史进程。因而,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代公主再嫁现象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公主的再嫁现象是公主婚姻里备受关注的焦点,研究者们多认为唐代公主再嫁人数为27人,并认为唐代公主的婚姻具备一定的自由开放性。其实。唐代再嫁公主应为32人,如果把和亲公主加上则达到34人。唐代公主再嫁的主要原因是由帝王家室的特殊政治性造成的,而非唐代公主主观上的对待婚姻的自由开放态度。  相似文献   

4.
曲彦斌 《寻根》2013,(1):93-98
唐代李商隐的《义山杂纂》中,“入境问风俗”被视为“有智能”;“入境不顺风仪”则是“不达时宜”。其所本,则是《礼记·曲礼上》“入竞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的古训。文化是个复杂的事物,尤其是处于深层结构层面的底层文化或说是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提唐代游记,似乎就是柳宗元。实则唐人游记上承六朝,下启宋代,作出许多有益的探索: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厅壁记,有宋代游记好议论的萌芽,也涌现出了象柳宗元这样的游记大家,铸就了唐代游记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黜陟使是唐代中央对地方进行行政监察的重要官吏。本文通过论述和分析黜陟使在唐代的职责、其监察官吏的标准及其在唐代中央对地方统治中的作用,揭示了唐代地方行政监察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于蜀汉的爵制关注较少,本文以封侯为中心,对蜀汉封爵制度展开全面的讨论。笔者认为,蜀汉王爵人数较少,王爵分封均为虚封,受“科禁诸王”等政策的影响,诸王受到了严格限制;蜀汉县侯人数应为九人;蜀汉的侯爵分封应多是实授;关内侯的授予与列侯分封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8.
唐代金银器与唐代社会生活乾生虽然早在商代中国就已出现了金制品,随后的春秋战国又出现了银制品,但金银器的大量出现和使用,则是在号称中国古代黄金时期的唐代。在唐代,金银器是皇室贵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因此,唐王朝对金银器的制造极为重视,在少府监...  相似文献   

9.
唐代选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变化和影响之荦荦大。历来研究多重于官的选拔制度,而轻于武官入仕途径的研究。本对唐代武官入仕途径做了深入的探索,揭示了唐代武官入仕途径的概貌和趋势,阐述了具体时间的不同,“上之好恶、有司选士之法、因时增损”之不同,仕途相互间的主次有所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内外因素。认为片面地理解唐代“武不殊途”是不能揭示唐代选举制度全貌的。  相似文献   

10.
道举制度与唐代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举制度是出现于唐代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即修习《老》、《庄》、《文》、《列》等道家经典并以此开科取士。本文首先考察道举制度的设置、举送、开科状况及其具体实施过程,之后具体分析了道举制度的设置对唐代士人的影响,认为道举科设置不仅为唐代士人增加一条入仕道路,推动唐代士人研习道学经书的热潮,也使士人结构发生改变,还为唐代士人文学创作增加新的题材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唐代儒学研究长期以来遭到忽视。但唐代儒学作为汉学与宋学的过渡,儒家学术思想上的重大转向正是在这一时期酝酿发端的。笔试图通过对唐代儒学历史演变的梳理,来探讨隋唐儒学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2.
唐代夫妻分葬现象论析——以墓志铭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墓志材料,探讨了影响唐代夫妻分葬的文化现象,大致因素有:宗教信仰、妇女结婚后无子嗣、打搅亡灵禁忌、再嫁、占卜和时辰禁忌等。可见,唐代在夫妻合葬这一主流文化背景下,仍然存在着诸多次文化潜流,它们对主流文化的冲撞,形成了唐代夫妻关系和丧葬文化的多元性局面。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较开明的时期,官员积极劝谏帝王,以期辅助帝王成为有道明君,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目前学界对唐代谏书、谏官制度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唐代官员劝谏帝王出游方面的研究多仅为涉及而已,并未专题研究.因此,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试做分析,以期深化对唐代帝王游猎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管他近不近黄昏吴崇厚唐代诗人钱起说: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李商隐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仆射陂头疏雨歇,夕阳山映夕阳楼。”此景是凄丽的,又是壮美的。不必感叹,更不必悲伤。重要的是抓住今天,珍惜今天。还是朱自清的反调唱得好:但得夕阳无限好,何...  相似文献   

15.
雍容华贵 仪态万方──唐代妇女的风采姚敏杰一唐代妇女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的风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饰的开放性特点。但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唐代妇女服饰的开放性,也经历了与社会、时代同步协调的发展变化过程。最能表现唐代妇女时代风采的是裙衫的翻新变化。高宗...  相似文献   

16.
从衣食住行看唐代文化的过渡性黄正建提起唐代文化,人们脑海里不免浮出"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等众多词汇。这些词汇形容得都不错,但它们还是只注重了唐代文化形式上所具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忽略了它的一个本质特征。我们如果从唐代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所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唐代帝王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旅游活动不可能完全与政治脱离,旅游时仍然要处理繁忙的政务,因而帝王旅游活动往往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鉴于此,本文从唐代帝王众多旅游活动中选取狩猎游、古迹游、封禅游这三个倍受帝王喜爱的旅游活动略加论述,以期对唐代帝王旅游活动的内涵和历史意义有所认识。一、狩猎游唐代帝王在狩猎时不仅专注于娱乐身心,而且带有政治目的,使得狩猎活动的影响和意义更加扩大。如贞观五年(631年)正月癸酉,太宗带  相似文献   

18.
镇墓兽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人信奉“灵魂不死”观念,认为人死后进入幽冥之都,也是有善恶之争,一方面鬼怪横行,一方面又有法力通天的各种鬼怪的克星。所以我国很早就有为死者驱祟避邪的风俗。镇墓兽的出现就是这种风俗的体现。在幽冥之都对死者威胁最大的是罔象。《风俗通》载罔象喜食死人肝脑,人莫能禁,唯方相氏可以制服,这和《周礼》的记载是一致的:“方相氏入墟驱魍象,魍象好食死人肝脑,人家不能当,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禁御之。”与此类似的说法是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获一怪兽,其状若羊,此人欲将其献给官府,途中遇见两童子,童子告诉他,这种怪兽叫“”,常在地…  相似文献   

19.
唐代僧尼人数增加迅速,造成僧尼出家的非信仰因素不可忽视.总括而言,这些因素有:一、逃避赋役;二、回避政争或逃避制裁;三、遭遇祸乱;四、婚姻变故;五、谋求生计.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探讨,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佛教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非宗教功能,也可以看到,佛教对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书体皆备,名家辈出。如唐初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盛、中唐时期的张旭、怀素和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等。唐代书法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群星,除了与大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生活的活跃有重要关系外,也与唐代历代君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