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运动一直都是高考命题热点,大多数此类题目涉及晨昏线.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晨昏线图的形式变化也较多.晨昏线图集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学科思维特色、地理学科基本技能训练于一图,成为近几年高考高频考点. 一、以晨昏线纬度最高点作为切入点 晨昏线纬度最高点即为晨昏线与极夜圈的切点、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相似文献   

2.
【判读内容】1.日照图中的关键线(1)赤道。赤道上的各地全年昼夜平分,每天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2)极圈。极圈是极昼和极夜现象最大范围时的界线,通过极圈与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关系,可以确定日照图所示的日期。(3)晨昏线。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交界线是晨线,反之则是昏线。晨昏线的特性:1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2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且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分赤道;  相似文献   

3.
一、判图中的技巧———左右规律1 .“左夜为晨 ,右夜为昏”。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在左右的位置可判断晨线或昏线。由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 ,晨线左边一定为夜半球 ,右边一定为昼半球 ,如图 1 ;昏线正好相反 ,如图 2。所以口诀是 :“左夜为晨 ,右夜为昏”。2 .“左倾左冬 ,右倾右冬”。地球公转图中 ,上下两个位置的节气为二分 ,但难以直接判断 ;左右两个位置为二至 ,只要判断出其中一个“至” ,根据公转顺序就可得出其它三个节气。图 3为地轴左倾的情况下 ,左边为冬至 ;图 4为地轴右倾的情况下右边为冬至 ,口诀为 :“左倾…  相似文献   

4.
一、晨昏线的判断晨昏线是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又叫晨昏圈。晨昏线的存在在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可分为晨线和昏线。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表现为自东向西移动。使地球上某一点由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分界线叫晨线,使地球上某一点由昼半球转向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昏线。也就是说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 晨线以东为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昏线以东为夜半球,以西为昼半球,即“东昼为晨,西昼为昏”。  相似文献   

5.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向昼过渡的为晨线,由昼向夜过渡的为昏线.晨昏线组成一大圆,为晨昏圈,如图1、图2所示.巧用晨昏圈的空间位置特征,可方便快捷地解决一系列日照图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季节的转换,太阳的升落方向也在不断的变化,并不一定是东升西落。本文结合太阳光照图,讨论一年四季太阳升落方向的变化。一、春秋分时太阳升落方向在地球仪上的方向是用经纬网来确定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要精确定位地球表面某点M的方向,可以经过该点分别作经线和纬线的切线,两条切线所指的方向即为M点的东、西、南、北方向。如图1。春、秋二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2,AOB经线即为昏线(即对于经线AOB上的所有地点来说太阳即将从地平线落下),图3中COD经线即为晨线(即对于经线COD…  相似文献   

7.
【精讲精练】考点1.光照图判读【精讲】例1.读图回答问题:(1)当A B为晨线时,是前后,判断理由是。(2)当D 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3)当A C为晨线,此日是节气。(4)若D E为晨线,此刻北京时间是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 F是线。(5)当H处于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G处区  相似文献   

8.
杜菊海 《文教资料》2006,(14):222-223
日照图判断和时间计算,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难点和考试的一个热点,许多学生感到畏惧。但据笔者教学经验,发现这里还是有一定技巧的,现分析如下;一、日照图的判读1.晨昏线的来历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故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即有白天和黑夜之分。而地球又不停地自西向东转,故有晨昏线之分,如左图:从上可看出,随着地球的自转,某点由1转到2,即由黑夜进入白天,即向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反之,是昏线。2.晨昏线的判读技巧由上可看出,晨昏线判读一个明显技巧是,向东由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向东由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由此判断下面…  相似文献   

9.
一、晨昏线的基本内容1.基本概念: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一个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都是半圆。2.运动方向:随着地球自转,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晨昏线以直射点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3.判读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线叫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转化的线叫昏线。4.拓展引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垂直;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小夹角为0°,最大夹角  相似文献   

10.
光照图的判读历来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失分点之一。晨昏线是光照图中的重要界线,从晨昏线人手,挖掘晨昏线中所隐含的判读光照图的有用信息,对掌握光照图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有极大的帮助。一、晨昏线中隐含的重要信息1.晨昏线的基本概念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晗 《地理教育》2015,(Z2):103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阳光照射下,面向太阳的半球是明亮的,被称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暗的,被称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界线就称为晨昏线(也称晨昏圈),它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的同时,晨昏线摆动于南、北两极点的两侧各23°26′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育》2010,(6):10-10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九中学冯秀珍、吕妍教师回答: 一、“图”破难点 地理图表学习是地理课的一大特色。地理图表的种类很多,如经纬网图、等值线图、剖面图、景观图、示意图、分布图、光照图以及各种统计图表等,对它们的判读一直是地理教学和高考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图表,以提高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据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图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3.
【精讲精练】考点1.光照图判读 【精讲】例1.读图回答问题:(1)当AB为晨线时,是___前后,判断理由是____。(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相似文献   

14.
王俊 《考试》2007,(12)
光照图集地理知识于一图,集地理学科思维特色于一图,集地理学科基本训练于一图。光照图的判读属于高中生应重点掌握的学科主干知识之一,历来都是高考考查的焦点。通过对它们的考查,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其高考命题要点主要包括:展昏线的判断、经纬线度数的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确定、时间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和变化规律的描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时空分布规律的描述、日影长短和朝向的判断等知识。熟练判读各种太阳光照图,掌握迅速、简便的解题方法,一直是教与学过程中必须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掌握用图的  相似文献   

16.
一、判读技巧点拨1.确定南极和北极(1)侧视图:通常是上为北极(一般用N表示),下为南极(一般用S表示),如图1。(2)极地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逆时针自转的,其圆心为北极点,如图2所示;顺时针自转的,其圆心为南极点,如图3所示;如果图中没有标出地球自转方向,有时可以先根据图中经度递变特点判断出地球自转方向,再确定南北极。若图4中没有标注地球自转方向,则可以根据图中经度递变特点判断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圆心为北极点。图1图2图3图42.确定晨昏线(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过渡到夜的分界线为“昏线”,…  相似文献   

17.
一题一议     
【题目一】如图1,图甲中的半圆弧是300N纬线的一段,O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纬线的两个交点,LMOX和LNOY均为7.5°,OY为本初子午线;乙图是甲图Q点(70°N)一日之内的太阳视运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相似文献   

18.
地理高考试卷中对地球运动部分内容的考查,经历了从光照侧视图到俯视图,再到斜侧视图、俯侧视图的变化过程,近年又有向线性方向考查的倾向。所谓“线性考查”就是简单的以某一条线为载体,考查相关的知识点。这条线可以是经线、纬线、晨线、昏线、昼夜半球的平分线等,看起来图形比较简捷,其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非常高,有的要通过画相应的转换图形才能解决。现介绍几种常见的线性考查问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 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回答卜2题。 1.该地球仪比例尺为() 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 2.在这个地球仪上演示太阳照射地球情况,则晨 昏线到太阳直射点的球面距离为() A.2  相似文献   

20.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第二语言,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地理教学离不开地理图表,适时恰当地运用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并能更轻松长久地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初中常见的地理图表有:分布图、经纬网图、剖面图、地理统计图表(如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示意图、景观图等。地理图表的识图主要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