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珍为清一代著名的学者,其学融汇汉学(考据之学)、宋学(义理之学)于一身,其成就代表了贵州学界的最高水准,有"西南巨儒"之誉。然因其丰硕的文字学、考据学著述成果,与风格特出、情辞兼到的诗歌造诣,其汉学家、诗坛大家的身份广受学界关注,而其学术中重视义理之学的一面常被遮蔽。故厘清其学术思想中汉、宋两种取向的发展轨迹,全面衡量宋学在郑珍学术世界和人生践履中的地位,梳理他精研宋学的师法渊源,尤其是与明清之际世称"杨园先生"的大儒张履祥的关系,对于更全面了解郑珍其人其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其父莫与俦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受教于纪昀、阮元等汉学宗师,友芝幼承庭训,很早便以学问渊博、并与郑珍合撰《遵义府志》而名震西南;友芝多才多艺,当世颇以诗名,其诗歌锻造精工,并每于其中夹杂或夹注考证文字,被视为宋诗派或学人之诗;版本目录学和书法亦令人称道(《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宣统元年始出,即售到每部六两,民国二年,每部更达十六金重价;他独标高格、颇带  相似文献   

3.
郑珍 ,字子尹 ,晚号柴翁 ,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一八○六年三月十日出生在遵义西乡天旺里一个仅有几亩薄田的农家。他自幼勤奋好学 ,记忆力过人 ,寓目辄能背诵。为了给他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 ,他的父母在一八一八年放弃了西乡的田产 ,把家搬到东乡乐安里的湾 ,靠近其外家居住。他的舅父黎恂 ,曾任浙江桐乡县令 ,藏书甚多。郑珍常走读于舅父家。他的舅父每次都满满地装了一箱书给他 ,郑珍从早到晚肘不离案 ,衣不解带 ,一天要读若干万言。后又专心致志地攻读宋朝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的著作 ,仔细研究程朱理学。如此…  相似文献   

4.
西南剧展是抗战时期在桂林文化城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当时海内外对其评价:“中国西南八省戏剧工作者于一堂,检讨既往,共策将来,对当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实具有重大贡献.”新西南剧展是广西师范大学打造的一个大学戏剧文化品牌,以重排、重演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优秀剧目为主要内容,旨在以青春激活历史,用学术引领时尚,既重现桂林文化城的辉煌壮烈,又体现今日大学生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5.
西南剧展是抗战时期在桂林文化城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当时海内外对其评价:“中国西南八省戏剧工作者于一堂,检讨既往,共策将来,对当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实具有重大贡献.”新西南剧展是广西师范大学打造的一个大学戏剧文化品牌,以重排、重演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优秀剧目为主要内容,旨在以青春激活历史,用学术引领时尚,既重现桂林文化城的辉煌壮烈,又体现今日大学生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6.
“西南巨儒”郑珍的母亲黎三姑,精通我国古代的保傅之教,且刚断有卓识,育子有方,和睦乡里,言传身教,堪称母教典范。其孙女郑淑昭,承传祖母及母亲的遗法,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口授经文,画获教字,使三个儿子均成才成名。这两位没有坐过讲台的女子,成了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郑母还入了《清史稿·列女传》,事迹感人。  相似文献   

7.
明代诗人杨慎后半生在西南地区度过,对区域文化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山学院学报》2014,(4):19-23
西南地区是指包括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和广西在内的5个省区,这里幅员辽阔,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30多个少数民族,占我国少数民族总数的半数以上。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和服饰纹样,成为西南地区民族族群的文化标识。从民族服饰纹样上,可以看到各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也能反映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文章从民族服饰纹样的仿生设计、审美意识以及图腾崇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以苗族、彝族以及壮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为例来透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对帝国主义时代基督教在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的传播情况加以论述,从而进一步探讨基督教在西南民族的传播轨迹以度对西南民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民间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西南地区,民间艺术是对儿童实施社会化训练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的教育特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道德品性,是培养儿童传统美德的精神家园;它的启蒙特性多角度开发儿童的智力,是发展儿童多元智能的生动载体;它的美育特性全方位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是进行儿童审美教育的天然基地。在全球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民间艺术与儿童社会化进行着成功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对西南袍哥进行了积极的联络和发动,吸收袍哥加入资产阶级革命组织,运动袍哥策反滇黔新军,依靠袍哥开展武装斗争;在辛亥西南光复中,袍哥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但同时其固有的缺陷和陋习也不断暴露,给西南辛亥革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西南光复后,随着西南当局对袍哥态度的转变,西南袍哥很快从兴盛转向衰落,其性质也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住居中体现了丰富了化资源。其“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均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化精神和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南地区在数千年的发展变革中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包括民族聚居与多元文化、民族迁徙与包容文化、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融合文化、语言系属与语言文化,其主要价值取向为重义轻利的处世哲学、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文化交际、生态取向的文化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柱、整体协同的文化互动、神本精神的价值认可、中华文化的沿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健康老年化、积极老年化的视角,讨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祝寿习俗、民族艺术、民族体育、民族艺术等生活文化事像与老年健康的关系,从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探讨了西南少数民族老年人口的健康观及健康现状,认为西南民族地区老年健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内涵为:建立在和谐、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老年人口的健康需求满足为基本内容,以健康、积极、和谐为特征,以实现老年人口群体健康基础上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全面发展,使以健康、积极、和谐为主要内涵的老年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许多学者认为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也非常重视整合文化与旅游的战略性资源。文化体验是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而文化的表现需要一定的载体恰当物化并呈现。探讨了旅游文化载体的几种表现形式,提出民俗旅游是文化表现的重要载体,并对浙西南的实例进行分析,就浙西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44年2~5月在桂林市举办的戏剧盛会———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在上演179场戏剧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戏剧评论活动。评论活动文章数量多,参与人员层次复杂,文章形式多样。对抗战以来的戏剧运动和西南剧展上演的剧目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卓有成效的讨论和研究,肯定了举办西南剧展的重要意义,探讨了艺术规律,促进了抗战戏剧运动的深入开展和戏剧艺术的提升。总结西南剧展评论工作的经验,对于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长2000多公里的"西南丝绸之路"从四川成都到南亚印度,所经之地全是高山峡谷,激流险滩。这条中国西南面向南亚进行贸易、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既横穿了岷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几大水系,又翻越了大小凉山、博南山、高黎贡山等几大山脉,文化带也不断从中原文化向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及异域文化过渡,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对保山文化发挥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浅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文化类型是民族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现象造就了多样的经济文化类型,大体可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新兴的工业经济文化类型并不适应,充分发挥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的优势,是加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以重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西南彝族传统体育活动历史久远、丰富多彩、全民参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彝族群众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既有共性,同时也各具特色。彝族体育竞技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突出的特色是产生于现实生产劳动与社会互动实际,并具有健身、教育、娱乐、交往、凝聚、道德与历史熏陶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澄清“基础教育”、“草根文化”等基本概念为出发点,从维系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成员的生存、培养其道德习惯与审美情感、促进其民族认同等三个层面,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各民族“草根文化”所具有的基础教育意蕴。最后对落实“草根文化”的基础教育功能提出了三点建议:确立新的民族基础教育观、整理加工“草根文化”、加强校内外教育的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