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现代文学的起点,学者们并未达成共识,大致有1840年、1898年、1915年、1917年、1918年、1919年、21世纪的某个时段等几种观点.相比之下,以1917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更合乎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他观点都有其自身的不足.要阐明现代文学起点还应在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建立一个桥梁——近代文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新文学为开端,五四学人在“科学、民主”旗帜的引领下,将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发挥到极致.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知识分子精英意识,构建积极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和现代文学是高校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其学科定义和发展历史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由于它们在表达信息时都用到了文字这一工具,因此两门学科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联系,这种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密切.本文通过对新闻与文学特点的分析,来阐述新闻与现代文学相互融合的可行性,并明确了新闻传播与现代文学融合的意义以及新闻传播与现代文学在未来融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是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运动。现代文学从“文学革命”发展到了“革命文学”,以创造无产阶级文艺为奋斗目标的左翼文艺运动,成为本时期的中心内容。于是,描写工农觉醒的题材增多了,新文学的笔触范围扩大了,向时代的中心靠拢了。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代的文学与一个时代的文艺思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和现代文艺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分不开的。处于收纳新潮、脱离旧套中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西方的各种哲学和文学思潮,各种流派的作品,十月革命以后的新的哲学思潮和文学思潮,几乎都介绍到了中国,这些都对中国文学界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使得新文学运动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6.
林徽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除去个人创作外,也是一位文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其在20世纪30年代推动新月派、"京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中国社团流派史上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原始主义曾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深刻影响,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原始主义主要表现为历史原始主义、田园式原始主义、父亲式原始主义、英雄主义原始主义以及文化原始主义五种类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原始主义具有启蒙意义,其主旨是在重塑民族性格,再造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东西方文化互相撞击影响的产物,它记载着我们民族大觉醒、社会大变动的足迹,对中国文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文学史界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段辉煌历程的研究,也始终伴随着文学史的发展而发展.迄今专家的著述已浩如烟海,不少人已臻自家之言.我们这里仅就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并具特色的七部文学史作一粗线条比较,以期对初涉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同志有所裨益.我们选出王瑶先生的《新文学史稿》、刘绶松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唐弢、严家炎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林志浩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修己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四位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香港司马长风先生编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简略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茅盾是我国现当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笔触涉及到了现代文学中的许多领域,其中也涉及到了寓言。他与“五四”以后的白话文寓言的兴起及中国现代寓言文学史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对茅公的这一方面的研究和认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人生文学是一个泛化的不具原生性的概念,但人生与文学关系的新的关学建构是实现中国文学观从古代。“致君尧舜上”的教化正统观走向现代的根本性转变的标志之一,由“人生文学”衍生出的不同阐释和理解贯穿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演绎出现代文学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是能体现中国现代文论之现代性与本土性特色的一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又进入新的编写重构期,“现代国家文学史观”、“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民国文学史观”及“民国文学机制”等是其间引起较大关注的建构理念。在众多建构理念的研讨中。人文史观或人文视角不应该是被漠视的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科属性规定着人文应成为决定一部作品价值和入史地位高低大小的重要参考标准。人文史观摆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中已有史观线性思维的局限,具有更强的涵括力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涌现出为数不少的历史小说,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从目前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有限研究来看,研究成果大多散见于单个的作家作品论中,少有系统的整合研究。从形态学的角度切入研究,一是想基于作家们对"现实关怀"的不同理解与追求上,通过梳理各种形态历史小说的成因、思想内涵、叙事策略,展现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复杂状貌,营构出多样的审美形态。二是试图在"历史小说"这同一概念下,寻找不同形态间紧密相连的精神特质,为其整体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作为现代文学理论建设领域的奠基人,他不但以文学即“人的文学”享誉理论界,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宽容是文艺发达的必要的条件”,主张还文学以自由、以宽容的眼光来对待文学的发展以及反对文学的统一等,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很深的指导意义。同时,他在中西文化问题上所秉持的“中庸”的态度也为解决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面对爱情与现实的抉择,该怎样做出选择?依笛·贺普,一个普通的女子,却有着坚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面对浪漫爱情与奢华生活的两难选择,依笛充满困惑与动摇。布鲁克娜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分析和刻画,用她优美的文笔,敏锐清新的思维,细致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全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与当时的社会相悖,与道德相悖,但却令人欣赏与敬佩。本文全文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用一种独特的写法为我们诠释了一种崭新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图形所散发的无穷魅力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海报设计的形式与思想,而海报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审美观念以及创新再造。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海报设计中的体现,着重指出现代海报设计中流露出对传统图形中"意象"运用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海报艺术。  相似文献   

16.
近代报刊的出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与古代文学截然不同的媒介与载体,直接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形态性质、文体类型和审美特征。以贵州出现最早的《黔报》、《贵州公报》等近代报纸为考察对象,从“文学场”的生成角度,探讨在由报刊开拓的文化语境中贵州现代文学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诸因素通过不同途径渗透到作品中,影响创作者的创作心态、接受者的审美心态,进而带来地域文学此地特有、彼地所无的特色。贵州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贵州山地文化、世俗文化、通道文化以及边缘文化特征的分析,深入探讨贵州地域文化对民性的濡染,成为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重要的沟通中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契合与冲突,以及他者文化对中国新文化构建的启示,指出中国文化的复兴在于中国自身文化的现代化、他者文化的中国化,所反映的内涵是既要关爱个人,也要关注人类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是中国第一次文学翻译浪潮(1840-1949)的前奏曲,翻译小说又是这次浪潮的中坚力量,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小说翻译对目的语小说的刺激度和革新度是空前的,深远的。本文欲在伊塔玛·伊万·祖哈的假设(Itamar Even-Zohar's hypothesis)基础上论证清末民初翻译小说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