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康有为(1858-1927)是中国近代著名改革家、思想家和学者,出生于广东南海,后人因此尊称他为"康南海"或"南海先生".康有为所处的时代正是"西学东渐"的年代,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已极端腐败,西方资本主义正呈上升势头,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竞相开始对中国实施其殖民战略,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内忧外患.  相似文献   

2.
孙建中 《兰台世界》2013,(19):102-103
<正>鲁迅先生出生在封建士大夫家庭,从小就系统接触了诸如十三经等中国封建文化典籍。18岁时,他不顾他人的奚落到南京求学。接触了小仲马、柯南道尔、赫胥黎等西方作家的作品,也通过维新派报刊接触了卢梭和孟德斯鸠等西方思想家,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1902年至1909年,他又远赴日本留学。这段留学经历对其文学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日本近代文艺思潮、日本近代文学中对于西方文学的介绍都影响了他的文学思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作家林语堂,将中国古典名著翻译到国外,取得了较大成就。在他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探讨环境对林语堂文化观的影响及其具体的中西文化观。  相似文献   

4.
所谓中西方文化观,指的就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的历史文化与西方的先进以及新潮的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评价和选择,在这些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想观点、主张、观点以及方法.中西方文化观回答了我国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之下的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应该向什么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国宝  张敏 《兰台世界》2007,(3S):57-58
李大钊作为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楷模和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不仅在中国思想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以唯物主义观点科学缜密地评忻了中国传统化、近代西方化及其相互关系,而“化调和论”又是李大钊中西化观的延伸,[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和文化大师,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后改名胡适,字适之,该名取自当时非常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典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提倡文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的中西文化观的形成与他年轻时的成长与海外留学经历息息相关。他的中西文化观在中西文化交流日新月异的今天仍具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钱穆从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成长为执教北大、名贯学术界的知名学者,靠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领悟与研究。对于西方文化,他采取博采众长的态度,最后又落脚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自强,为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独树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与教育家,特别是在中西文化观上,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黄鲁娟 《兰台世界》2012,(13):11-12
钱钟书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其古文底蕴扎实深厚,外语水平娴熟高超,其倡导动态、多元、开放的中西文化观,期冀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恢宏的发展视野下建立起中西文化的有效沟通桥梁,实现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与双赢。一、扎实深厚的中英文功底  相似文献   

11.
顾育红 《兰台世界》2012,(19):75-76
严复,生于1851年,福建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文学家。曾翻译《天演论》等名著,将西方先进思想理念传播到中国,极大程度上开阔了当时国人的视野。严复中西文化观的产生与其早年赴英国留学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其中西文化观的产生也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本文将从严复中西文化观产生的背景与嬗变两个方面对严复中西文化观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2.
胡娟  张志春 《兰台世界》2007,(12S):59-60
宋美龄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土壤中产生的一个中西合璧式的人物,中西方文化在她身上均有所体现,她时而表现出中国文化情结,时而又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目前我们看到国内外学术界对她的研究多停留在历史及政治上,而服饰,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宋美龄西方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折射出了中西服饰文化观念的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讲题涉及的是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国家治理模式如何起源的问题。我们可能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在西方文化传统下,为什么会发展出现代的宪政民主的治理模式,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下,却发育形成了持续几千年的专制政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问题,可能有许多解释层角度,本讲通过比较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差异,尝试着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绍环 《兰台世界》2012,(10):17-18
蔡元培(1868-1940),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1916-1927年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倡导革新,追求进步,在学术自由、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实践,对近现代中国教育和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吴凡 《陕西档案》2013,(5):52-52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人,是以“开明正直,笃厚诚挚,博大谦抑”而著称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杰出的学者。他曾数度赴国外留学、考察,研究范围颇广。1916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提倡学术研究。他不仅在教育文化事业方面卓有远见,成就巨大,就是对档案的发掘和利用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建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伦理、道德、文化、理念,培养兼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代代新人,是高校图书馆人理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摆在高校图书馆人面前的现实课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陈文忠的《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和尚学锋等人的《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问世以来,国内从事中西接受理论比较研究的学者一直翘首期待一部与之相对应的本土接受文论史的产生。邓新华教授的《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以下简称《接受诗学史》)出版,标志着本土接受诗学体系建构取得了崭新的进展。邓新华自始至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的判断力坚信,在文学接受论域,中西理论都有许多共同的思考结晶和相通的话语命题。在我看来,邓新华教授的这种学术努力,并没有陷入有人担忧的“以西套中”或“以西代中”的陷阱,恰恰相反,它为解决当下文论界颇感焦虑的“失语症”打开了一个有效的理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徐洪伟 《大观周刊》2013,(2):245-245
随着我国网络的快速发展,游戏产业在这几年得到了飞速的成长。高校针对社会的需求,纷纷开设了计算机游戏专业。.游戏角色设计作为市场中的新兴行业.国内专业人员的工作阶段还处于摸索实践中。随着我国网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网民人数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游戏角色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我国本土游戏角色的设计还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虚拟人物的要求,许多”进口人物“受到了本土网民追捧。针对日益发展的游戏市场.国产游戏角色如何才能将本土文化同消费群体的要求相融合,完成角色设计的进步.成为了游戏角色设计人员需要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本土文化特点的整理,对角色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阐述,针对角色设计过程的步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璐 《大观周刊》2011,(32):40-40,54
质疑非著名学者方孔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只有糟粕没有精华的观点,笔者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批判方孔先生的观点,提出秉承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剔除其障碍性因素,传统法律文化构成了法律发展的历史前提与宏观要素,并对当代法律发展所面临的发展模式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田兵 《中国索引》2010,8(2):18-27
4“索引”与现代术语和普通词语 18世纪以来,得益于启蒙运动所营造的新的知识信息平台,西方的科学和技术愈加突飞猛进,科技交流也愈加广泛和频繁。新的学科、新的技术如雨后春笋,新的概念、新的术语势如浪潮汹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