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动训练监控释义及其目的意义与内容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结合训练实践,对运动训练监控的定义、运动训练监控的目的和意义及运动训练监控的内容进行了论述。认为:运动训练监控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记录、测量、测试等手段获取运动训练的反馈信息,以此评价运动训练安排与运动员现实状态的关系,进而对训练计划进行调整、修改,从而控制训练过程的活动;运动训练监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运动训练监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从PIN结合的运动训练理论即PIN结合论的新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运动训练的性质、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运动训练的变量以及运动训练的原则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本研究,旨在加深人们对运动训练活动基本问题的认识,丰富开放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和提升运动员的综合制胜力。  相似文献   

3.
训练学,又称训练科学或运动训练学,是近代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顾名思义,训练学是研究训练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改变人体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的规律的体育科学学科。由于不同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过程既表现出深刻的共性,又各具鲜明的特性,因此,训练学的理论也就相应地被划分为一般训练学及专项训练学两大分支。前者研究运动训练中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或某一大类运动项目(如周期性运动项目、技巧类运动项目)共同特点的普遍规律;后  相似文献   

4.
训练理念的滞后折射出运动训练对科学性的探寻,训练的科学化是提高训练质量的唯一有效途径,创新意识是运动训练科学性的凸显,表明当前运动训练科学性的现实需要。系统性、综合性和实效性是现代科学训练的主要特征;贯彻以专项为核心的训练理念是运动训练科学性的重要要求。运动训练科学性不仅注重对运动“过程”的控制,而且重新审视“比赛与训练”和“比赛与恢复”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5.
关于运动训练原则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训练原则是人们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正确认识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提高与表现的规律,是确立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依据。在我国竞技运动发展进程中,基于教育学理论建立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与基于跃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建立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都对我国竞技运动训练活动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也各有不足。考虑到竞技体育高挑战性与高风险性等特点,应高度重视运用辩证协同思想指导运动训练活动。依此归纳梳理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更好地反映着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提高与表现的规律。辩证协同训练原则理论体系包括: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来自于优秀选手的运动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并已有力地指导着竞技运动训练实践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持续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积淀。新世纪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经历了量变的积累过程,建立健全了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确立了运动训练原则,并在组织建设、争创比赛佳绩、理论成果研讨等方面奠定了运动训练理论的质变基础。面对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新一轮发展,需要提升运动训练理念,改进研究方法,发展特色优势的运动训练理论,进一步深化我国体育运动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运用系统分析和逻辑思辨的方法,概括介绍了当代行为科学和运动训练科学的发展,探讨了建立运动训练行为学的客观依据及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并就运动训练行为学理论框架中的基本命题和运动训练行为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指出:(1)运动训练行为学的研究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运动训练情境中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运动训练行为学要着重研究运动训练行为系统的整体性;(3)运动训练行为学研究方法要系统化、定量化.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形成至今 ,一直是运动训练界关注的焦点。多年来 ,各国从事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家学者 ,不断对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 ,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通过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的回顾与评述 ,作者认为 ,对不同项群年度训练分期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己经根深蒂固,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否定它,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发展它。历数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经历了训练理论曲折发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与完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学理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项群训练理论"、"一元训练理论"。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训练实践积累的经验及特定的社会因素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外部因素,训练实践危机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内部动力。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不断革新及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全面发展,我国运动训练学呈现出"广泛的学科交叉"、"深化的理论回归及应用"、"注重训练和比赛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道"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论运动适应特异性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训练可诱导肌体生理性适应性变化。在运动训练中,普遍采用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运动适应特异性原则。力量训练、耐力训练以及力量和耐力相结合训练可诱导肌体产生不同生理性的适应过程;不同运动计划方案可诱导肌体产生生理特异性适应;不同训练方式可引起不同疲劳,取决于训练本身特性。选择特定训练方式与特定运动项目所需要生理性的要求相适应,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运动训练中两侧性迁移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对开发运动员的大脑潜力,提高运动智能,促进运动技术能的形成,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运动员“高原现象期”、肢体一侧受伤期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为运动技术的更新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多年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和科学训练的实践已经积累起来丰厚的体育信息资源.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将隐藏在数据之中的、真实体现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信息"开发出来,已成为当前科学训练的迫切需要和体育信息技术研究的重点."特征模型"从原理和方法上提供了一条在我国现有运动训练机制条件下,充分发挥教练员作用的数据挖掘途径,可以有效地解决因项目训练理论不完备而无法实现数字建模的问题,对体育信息资源的数据挖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发展迅速,冰雪体育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备受关注。三阶段六方向雪花式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当代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为背景,以2018版《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坐标,根据G-S理念设计形成。该模式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三阶段分为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北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冬季-夏季运动项目双(项)专项课或三(项)专修课(夏季专项、冰上项目专项、学生项目专项)课程设置方向及冰雪体育通才与冰雪体育专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摘要:休闲体育专业是高等院校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专业。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则是高校确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基于能力本位视角对所选的20所院校的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都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且各校的课程设置都包括了应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但也看到培养规格中的人才培养类型未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忽视综合素质养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和培养方案的规范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能力本位构建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才能解决现有问题:应围绕市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分析休闲体育专业能力需求,明确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构建以能力为导向和本位的课程体系,实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课程的整体优化;突出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既注重专业素养的培育又要注重综合素养尤其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以2000-2009年间运动训练学学科论文为研究对象,对10年间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历程、学科论文地区与机构分布特征、学科文献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等方面展开研究。试图对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整体发展建设的成就进行系统总结,揭示运动训练学学科演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体育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为体育情报学的实证研究提供重要案例。  相似文献   

16.
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教育人才,为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不仅要着眼于学校,更应该面向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建设和运行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辽宁竞技体育长期保持优势的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其关键原因在于能够在竞技体育训练上持续创新。这主要体现在:训练理念的创新、训练过程管理的创新和训练理论的创新,归纳总结了各个方面的若干创新做法,勾勒了辽宁竞技体育训练创新体系,旨在总结经验,为其他地区的竞技体育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21世纪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促使选择一种合理而有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凸显其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目前国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国家模式、个人模式、高校模式和俱乐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迫切希望找到并建立针对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更为有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但事实情况却是每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促使中国竞技体育应对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取长避短与优化整合,才能逐渐形成适应中国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