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某地市期末考试出了这样一道考题:王维诗《渭川田家》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答案是“归”字。其原因是该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晚归图,作者赞美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想起自己官场险恶,萌生退隐之意。阅卷老师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本诗的诗眼应该是“羡”字,不应是“归”字。因为羡字比归字更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退隐之意也得以恰到好处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王维!唐  相似文献   

3.
【原诗再现】渭川田家(唐)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难点注释】①渭川:即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田家:农家。②墟落:村庄。③穷巷:深巷。④雉雊(zhigou):野鸡鸣叫。⑤荷(he):肩负的意思。⑥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参考译文】斜阳照在村墟篱落,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村  相似文献   

4.
田园诗,恬淡静怡,令人沉醉.本文试通过分析罗杰斯的<一个愿望>和王维的<渭川田家>,对比这两首诗的诗意,以及两首诗体现出来的画境,最后比较了这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和志向.  相似文献   

5.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论文运用这一理论对Witter Bynner和许渊冲两位的《渭川田家》英译本进行分析与解读,剖析图形背景理论对唐诗的解释力,为古诗词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难点注解]墟落:村落。雉 :野鸡鸣叫。 ,ɡòu ,野鸡鸣叫的声音。式微:《诗经·邶风》中的一篇:“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意思是天色将暮。式,发语词。微,读为mèi 。此句用来表明作者意欲归隐的心情。[内容梳理]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歌一开始描写夕阳照着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凉的浓烈气氛,作为背景,统摄全篇。接…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首描写春末夏初美好时光的田园诗,王维不愧为田园诗的大家,这首诗以清朗亮丽的文字,写情写景,写物写人,把初夏时光的渭川田家描写得有声有色,好个其情也依依,其乐也融融的渭川田家啊!  相似文献   

8.
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赏析王维《渭川田家》的三种英译文,对唐诗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以及散体、韵体译诗问题做出思考,认为译者只有从整体上掌握原诗的命脉,在措辞和句式上进行精心选择,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独立意义和内在生命的译品.  相似文献   

9.
黄爱军 《文教资料》2011,(22):15-16
王绩的《野望》和王维的《渭川田家》都是表现田园主题的诗歌,它们在表现手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写作背景、写景抒情的不同,更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王绩《野望》和王维《渭川田家》的对读,分析他们俩的两首诗歌所具有的异同点:主题相同、题材相同、结构基本相同、用词相同或相似、写作手法相似;景色不同、诗人当时的感受不同、归隐的心情不同、作品的体裁不同,可以得出这么一些道理: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的;任何诗人都是承前启后,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古代文人都有儒道互补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以审美距离说分析王绩《野望》、王维《渭川田家》等作品,其中对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审美距离所致,其羡慕之情正好说明他们不能归去的处境或似归非归的状态。文人赞美的田园风光和田家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可观赏却无法进入的世界。当文人在潜意识的距离中或以超功利性的眼光来打量农家生活时,感到的是它们与官场和宦游生活相比而独有的单纯和自然,而当真的投身其间时,便无法忍受其间的单调和艰苦。可见,文人诗歌中所表现的田园之美和田家之乐,大多具有乌托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评《诗归》     
钟惺、谭元春选诗的特色是剔肥拣瘦,批豪纠俊。评诗的特色是抉隐阐幽,望道有见,触处洞然,评诗在悟。  相似文献   

13.
竟陵派是晚明继后七子和公安派之后的一个文学流派,在矫正七子与公安派末流弊端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诗归》是竟陵派钟惺与谭元春共同选评编辑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古诗归》和《唐诗归》两部分。《诗归》选诗独特的标准与钟谭诗歌评点的与众不同,使得《诗归》成为晚明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歌评选总集,对竟陵派诗歌理论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兴”也叫“起兴”。南宋朱熹解:“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范垂长先生在《先秦文学详解》中解释:“兴,特点是借助其他事物引出正题,常常触景生情,通过景物委婉隐约地寄托诗人的情意,具有含蓄暗示的性质。”这里不容忽视的是“其他”一词,因为它是判断诗词中是否起兴手法之关键。简言之,判断“兴”手法主要是看前后诗句所写的事物是否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如果有,则不应认为是“兴”的手法。  相似文献   

16.
《诗经·无衣》一诗,汉魏时有两种相反的理解。根据《诗序》说:“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郑玄的《毛诗笺》依照《诗序》再加以详细的解释。他说:“此责康公之言也。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共袍乎?’言不与民同欲。君不与我同欲,而于王兴师,则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往伐之。刺其好攻战也。”  相似文献   

17.
从《诗经》开始,泾水与渭水的清浊历来为人们所争论。根据相关材料,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在《诗经》产生的时代,应该是泾水清渭水浊。同时也将有关辞书及《诗经》注本上对泾水源头的错误表述予以更正。  相似文献   

18.
陈飞 《高中生》2012,(4):12-12
作为诗歌艺术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描写手法主要包括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色彩渲染、视角变化、白描和细节描写等。《田家》没有一句议沦和抒情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地剥削、压榨农民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归》体现竟陵派诗学审美主张,在明清之际遭受到主流诗学批评家的激烈的抨击,主要集矢于四个方面:立论偏狭、亡国之音、错谬百出与评点主观偏颇。而同时,非主流诗学批评家对《诗归》颇多回护之辞。明末清初士人对《诗归》的评议,是一种值得引起关注的诗学现象,体现了明清之际诗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陈飞 《高中生》2012,(12):12
作为诗歌艺术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描写手法主要包括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色彩渲染、视角变化、白描和细节描写等。《田家》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地剥削、压榨农民的主题。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