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中新兴的理论,它在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社会资本为开展园本教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视角。重视和积累社会资本对园本教研活动有如下积极影响:在宏观层面上,它可以为园本教研活动提供文化和制度资本;在中观层面上,可以为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在微观层面上,则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参加园本教研的动力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秩序始终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探讨“社会秩序何以成为可能”的问题上,信任进入了社会学家的视线。社会资本在本质上讲是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人际关系;而社会学视野下的信任是根植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一种社会关系,信任关系的建立普遍以人与己之间的“关系”为前提来做出的关系判断和行为选择。“关系”是信任和社会资本的结合点,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视角对信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领域中以理性选择为基点的社会资本理论与政治学领域中以阿尔蒙德(Gabriel Almond)为先锋的政治文化研究遭遇,一方面使政治文化研究获得快餐式的热销性发展;另一方面造就了政治文化研究与理性选择理论的碰撞,进而在理解文化生成的论题上呈现出矛盾性的双重进路:社会化积累进路与理性选择进路。尽管罗伯特·帕特南尝试以历史选择视角整合两种进路,但实证研究抽离了理论的历史厚度。政治学领域中的社会资本研究如若继续前行,必须明晰社会资本的文化主义转向造就的内在逻辑谬误并着力解决之。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经济学领域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学领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论述了大学生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内涵及其对大学生未来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意义。大学生参加相应的社团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能够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发展,对职业生涯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中的新兴理论,为我们研究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和理论视角,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学者布尔迪厄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但真正对"社会资本"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并使之产生较大影响的则是美国的科尔曼(James Coleman)。之后的很多的研究者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应用到多各领域来分析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并且取得了一定得成果,显示了社会资本理论的巨大威力。大学生就业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大学生就业工作牵涉着千家万户,拨动着整个社会的脉搏,因此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意义重大的课题。本文就是试图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以期为大学生的就业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思考,探索新的大学生就业思维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演进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视角下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网络和信任,经济学视角下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核心是提高社会资本效率,而管理学视角下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核心则是社会资本对组织学习、技术创新和组织源动力形成的作用.基于已有理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今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要进一步厘清和规范社会资本的概念,统一社会资本的测度方式,加强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结合,引入代理和信息问题,这样,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将会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陈宇秦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23-25,32
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已经成为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所普遍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社会资本概念也被广泛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虽然社会资本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社会资本也有其固有的、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本文拟就社会资本的解释力与困境做一些探讨,旨在使人们对社会资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期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理论是新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种崭新的解释方式,是介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资本所倡导的信任与合作无疑可以唤起人们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培育良好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域、资本、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 ,这三个概念的提出 ,使社会学的研究呈现新的视角。布尔迪厄力图通过场域、惯习这两个概念连同各种各样的资本来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 ,从而超越社会科学的二元对立。本文思考焦点即为社会实践理论的这三个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整体论和个体论的对立、行动和结构的对立、微观和宏观的对立。社会资本理论反对整体论或个体论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先在性,强调关系的首要地位,从而摆脱了整体论和个体论的桎梏;它既承认社会结构的制约性又承认个人行动的能动性,克服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状态;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资本区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次,强调它们之间的连续性,防止了社会学宏观理论和微观分析之间的脱节。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学中,社会资本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一种引进的社会理论新成果,首先必须对其代价和风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结合我国体制转型、权威和诚信度有待更新的实际情况中,进行新的构建和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本"这一概念及理论诞生于社会学,广泛应用于教育社会学.后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亦产生了经济学领域中的文化资本理论.在"美育"与"文化资本"之间建立一个超链接,可以同时对美育理论与文化资本理论进行创新.探究美育与文化资本的关系,可以对美育作出新的理论诠解:美育的实施依托于多元文化资本的存量;美育的目标在于促进文化资本产生增量与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资本通过审美经济发挥社会美育作用.重构链接美育的文化资本概念与理论,可以对文化资本作出新的理论诠解:以美育为津梁整合跨学科的文化资本理论;以美育为适用域重新界定文化资本概念;将文化资本理论嵌入美育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3.
教育社会学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可以让教育管理者跳出教育内部,从大社会回眸教育系统,通过社会学与教育学跨学科研究,在"把学习打开"中"盘活社会资本",实现教育工作者知识共享,帮助老师提炼教学主张,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社会学困境为背景,简要阐述了法国著名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产生的背景、社会实践理论及其重要概念的内涵与关系,认为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超越了现代社会学的方法论危机——二元对立思维的困境,为我们摆脱社会学领域内的各种对立,进行社会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是当代西方新经济社会学最重要的概念工具和分析范式,它的产生为人们研究经济与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它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把其应用到我国的学术研究时,不能完全地加以借鉴,应充分考虑到中国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学中 ,社会资本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一种引进的社会理论新成果 ,首先必须对其代价和风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 ,才能在结合我国体制转型、权威和诚信度有待更新的实际情况中 ,进行新的构建和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资本一直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国内的研究基本上是对个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的研究,在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尚处于相当零碎、不系统和不规范的阶段,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本研究常常混淆两种视角的社会资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而实际上,后者的研究在国外学术界和国际组织中更加受到关注.本文阐述了该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其定义、特点、类型、途径、社会意义以及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最后,概括测量这类社会资本的主要指标内容.希望借此来促进国内对这一社会资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西方终身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丹  邓涛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2):14-17
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本对学习型社会的垄断地位,为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西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理论回顾,对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比较,以及介绍一种以英国北爱尔兰岛的实证研究为依据的类型学模型,探讨了社会资本和西方终身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资本过度化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是具有先赋条件的人际网络体系。这一概念由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上个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后,历经科尔曼、帕特南、波茨等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资本理论体系,并与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并称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四大资本。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在我国持续升温,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一些学者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其中也应用于大学生就业研究,并鼓励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本来就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明显“差序格局”和“社会圈子”的人情社会,社会资本过度化将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构建的理论大厦中,“社会”都被赋予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旨趣不仅仅在于解释社会,更重要的是改变社会,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始终作为其理论主线而存在;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更是旗帜鲜明地声称“社会”即其理论建构与公共实践的根本立场和价值旨归。以“社会观”为核心视角,围绕“社会”的涵义、价值、变迁、解放四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做出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比较,并从现实层面解释两者差异的生产,最后指出两者的理论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