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时为选题、报道和版面忙碌着,别说“双休”经常变成“单休”,连奢侈的年假也因加班而放弃。  相似文献   

2.
3.
听 到我国新闻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穆青同志逝世的消息 ,深感悲痛。虽然我与他“相距”甚远———他是新中国一代名记者 ,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记者 ,但我还是有幸几次见到他 ,聆听了许多亲切而又深刻的教诲。当然 ,更多的“接触” ,乃是我一遍又一遍地拜读他那一篇篇笔力千钧、震撼人心的新闻杰作。可以说 ,他的人格 ,他的襟怀 ,他的境界 ,就象他的作品一样 ,光前裕后 ,令人敬仰。现在这位老前辈走了 ,我对他的怀念之情时时萦系心间。我第一次见到穆青同志 ,是一九九六年十月下旬中国记协召开第五届理事大会期间。当时 ,他是中国记协名誉…  相似文献   

4.
1997年10月,我到欧洲去看儿子。在北京等签证的一周,穆老又给我分出三个上午,主要谈“化大革命”时期。同时我与杨贵取得联系,到他家作了一次长谈,谈他修红旗渠时穆青对林县的采访和他对穆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穆青住院和病逝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探望和送别时动情地说,穆青同志跟人民很有感情,尤其是跟农民很有感情.他是新闻界的旗舰、楷模,是"三贴近"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10日,在北京医院812,病房,我守护在抢救中的穆青同志身边。呼吸机遮住了穆青消瘦的脸庞,血氧饱和度时而“80”,时而“84”,始终达不到正常值“95”。深夜,新华社秘书长鲁炜同志提前来替我,因为第二天我还要在总编辑室值班。我缓缓地绕过病床,退出812病房,返回总社。大雨如注,寂寥的长安街上,风雨  相似文献   

7.
王昉采访了个专题:穆青日记。1996年秋的一天,穆老领我们到他家展示了他的全部日记。  相似文献   

8.
1997年3月31日,穆青、冯健到豫南采访20多天折回许昌、扶沟,我们就到扶沟迎接。他们从扶沟到开封,回到郑州,又于4月3日赶到卫辉市唐庄乡,见到老朋友郑永和、杨贵,一起参观了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的桃花源。这一次我们亲自体验到了穆青采访和指挥的激情,见识到常说的“激情社长”的“一景”。那天下午风很大。飞沙走石,气温骤然下降,车一出新乡市往北,进入卫辉的牧野之原,即武王伐纣的古战场,七拐八拐,风沙弥漫中我们的车掉队了,司机迷了路,只剩下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凛冽寒风。同车的冯健、赵德润和我只好踅进比干庙拜谒了比干。回到卫…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11日,当我从广播中惊悉新华社原社长、82岁高龄的穆青同志溘然长逝的噩耗,不禁潸然泪下。我和穆老虽然只有两次短暂的接触,但是他那慈祥的笑容、平和的话语仍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  相似文献   

10.
敏锐  华平 《新闻三昧》2004,(9):54-54
今年7月6日,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的儿子穆晓方在河南新乡日报社院内的于7月1日揭幕的穆青铜像前凝思。他说,目前这铜像在全国是惟有的一尊。穆青生前多次到新乡采访,写下了与新乡有关的《北干渠的故事》等新闻名篇,并与全国先进典型郑永和、吴金印、张荣锁等以及《新乡日报》的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新乡日报社为穆青塑铜像,让全体从业人员能“每天看到穆青,每天学习穆青”,人人争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穆青同志青铜像7月1日在河南新乡日报社落成。  相似文献   

12.
红旗渠畔,情与流水长1996年的9月20日,我们从辉县向北穿过太行山到林州,一路旧地重游感慨万千。1972年初冬,我在红旗渠畔采访了半个月,从北面的总干渠走到最南的支渠毛渠。总干渠缠绕在太行山侧的逶迤气势,青年洞的雄奇险峻,曙光洞穿山的神秘,桃园渡槽凌空飞架的雄姿,群英汇流的大气磅礴,都令人荡气回肠。后来我从穆青口中得知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原来是周总理严厉批评了河南军管的负责人否定红旗渠的错误,质问他:“你说‘一条小小的红旗渠有什么了不起’,小小的红旗渠你修了几条?”周总理亲自制止了造反派在林县的倒行逆施。于是各家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3.
穆青同志生前特别钟爱郑板桥那首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自己书房里挂着这张条幅,而且有来要字者,他最爱写这首诗赠人。他经常对人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通。你想想,封建时代一个县太爷,还能关心民间疾苦,我们共产党员,人民的记者,更应该时刻不脱离群众,一字一句总关情啊!”  相似文献   

14.
穆青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泰斗和巨星。他以他60多年的新闻实践、影响了几代人的精品佳作和感人至深的人格魅力,成为中国新闻上作学习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15.
穆老一生热爱农民。他不止一次对我们说:“农民最可怜,也最吃苦,最淳朴、厚道。什么时候占人口80% 的农民富了,中国才真正富了。1965年冬,他采访了宁 ”陵县万庄林场的省林业劳模潘从正,写出了影响全国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潘从正种树坚决,外号“老坚决”。从此他就  相似文献   

16.
易文 《新闻与写作》2002,(12):31-32
在目前新闻工作者的队伍里,有不少中文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中文和新闻有很多部分是相交的,尤其在写作上,都要求对语言熟练运用,但中文和新闻的区别却也是显而易见的。学中文的人如何尽快适应新闻工作,最终在新闻这个行业里大显身手,回顾一下穆青的成才之道,研究穆青如何从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准作家,转变为一个成功的新闻工作者,会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首先,新闻要求所有的素材、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这就给学文学的人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学会采访、重视采访。“真实性”是文学与新闻的最根本的区别。文学需要幻想,形成于虚构,而新闻则来不得半点虚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如果采访经验不足,素材收集的不够,而又不能凭想象虚构,那么在写作时就有可能出现素材不够或是细节缺乏的现象。穆青开始也是这样。他的《雁翎队》写于1943年,是第一次展现穆青才华的作品,穆青在回忆这篇通讯报道的写作时说,那时去采访,他真被那优美的环境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采访结束后,“我兴冲冲返回报社,当晚就构思这篇报道,我觉得雁翎队的事迹真是太好太生动了,无论如何要把它写好,可是写着写着材料不够用了,采访本纪录的大多是雁翎队的群体形象,和他们的斗争方法和智慧,还缺乏一些突出的人物和具体的事例”,等  相似文献   

17.
近来,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全国新闻界正在进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向穆青同志学习是其中内容之一。在传媒已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提出向穆青同志学习,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针对性,而这也正是向穆青同志学习和学习什么的最根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平时为选题、报道和版面忙碌着,别说"双休"经常变成"单休",连奢侈的年假也因加班而放弃. 能趁报纸春节期间减版偷得浮生数日闲,回湖南老家与父母兄弟一起过年,对我这样在广东揾食的新闻民工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相似文献   

19.
卢氏地处豫西伏牛山的西端,而我的家乡双槐树还在县城西南的百里之外.这里可以说是河南省的西部边陲了.  相似文献   

20.
穆青在他60余年的新闻生涯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一个个凸现着时代精神和风貌的典型人物从他的笔端跃然纸上。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拼上性命大干的“铁人”王进喜、一辈子为绿化荒山默默奉献的“老坚决”潘从正、百折不挠的植棉模范吴吉昌、为建设红旗渠不怕流血牺牲的任羊成……他笔下的人物典型,写一个、活一个、响一个,震撼了几代读者的心灵,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