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杰,江苏省通州市人,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震地质》杂志编委,中国老年科协地震分会理事。196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1978年师从马杏垣和马宗晋院士,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徐杰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地震构造、新构造、地质构造、石油地质和工程地震等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3.
陈毓川,矿床地质学家。1934年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市,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陈毓川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4年赴苏联顿涅茨理工大学地质勘查系学习,1959年归国,在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地质研究所工作。1981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自1983年起,先后任原地质矿产部地矿司副司长、司长,兼全国金矿地质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原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地质调查局局长。2006年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常委、副主任、主任。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兼职教授,973计划第四届专家顾问组成员。  相似文献   

4.
马宗晋院士。长期从事地质构造、地震预报、地球动力学的研究。1964年完成节理定性分期配套等小构造研究,在国内构造地质教材中广为选用。提出长中短临渐近蕴震模式,成为中国预报强震的主要思想和工作程序。提出现今地球动力学,建立了3个全球的现今构造系统,论证了地球变动的韵律性和非对称性,从而提出以壳、幔、核细分层角差运动为基础的地球自转与热、重、流联合的动力模式构想,对全球构造动力模式进行了新的分析与综合,为灾害和矿产与油气研究提供了部分基础。提出了综合减灾的减灾系统工程设计。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现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主任。。  相似文献   

5.
卢耀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地质科技二等奖、全国科技图书二等奖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荣誉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河北省特殊贡献院士奖。  相似文献   

6.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李四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创建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提出古生物蜓科化石鉴定方法与分类标准,此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学;在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孙枢,著名沉积学家,沉积大地构造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随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他从事地质教育事业近60年,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地矿人才。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0项,1997年获第五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9年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9.
马宗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组长。1933年1月4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5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0.
连俊 《金秋科苑》2011,(24):23-26
刘嘉麒,辽宁北镇人。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地质科学》主编。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义 《今日科苑》2008,(3):46-47
牛树银,197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同年到河北地质学院任教,分别于1991、1994年被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6年首批入选"地矿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入选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3年被评为首届"河北省教学名师奖"。2007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特色专业"学科带头人。1991~2006年获部、省级二、三等奖11项。1996~2002年任资源环境与工程系主任,2003年至今任资源学院院长。出版专著8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科技译文10余篇。先后在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天津等地为地勘部门作过学术报告和野外现场指导,为地质找矿及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被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华北地质勘查总院等单位聘为技术顾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基金》2004,18(2):65-67
主任:陈宜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4年出生; 1964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 1988年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 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91~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 1995—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国际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11,(12):5-5
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1934出生,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4.
正邓起东,男,1938年出生,湖南双峰人,构造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曾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邓起东长期从事活动构造、地震地质和工程地震研究,对我国华北、天山、阿尔泰山和青藏高原的活动构造和大地震区地震构造有深入研究。对走滑、挤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基金》1996,10(1):2-3
主任:张存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28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等。1991年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6.
裴荣富院士于1948年获清华大学理学院理学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他曾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1AGOD)主席兼协会大构造与矿床专业委员会(CTOD/IAGOD)副主席。世界地质图类委员会(CGMw)“世界大型一超大型矿床成矿图(25M)与全球成矿”、“全球海洋矿产资源图(1:25M)”、“亚洲成矿图(1:10M)”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致力矿业工程勘查和科学研究六十多年,取得了诸多成就。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14,(12):F0002-F0002
李德仁,男,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1981年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得苏黎世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88年获称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10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协第五、六、七届全省委员会副主席等。  相似文献   

18.
刘光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12月29日出生,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1980年任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3日,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共有16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西藏地质矿产开发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夏代祥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我国地质界的最高荣誉奖。  相似文献   

20.
科坛精英     
<正>院士名片成功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两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李德仁,男,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1981年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得苏黎世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88年获称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10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协第五、六、七届全省委员会副主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