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众多论者的评说,焦点大多集中在悲剧的主人公麦克白的身上,对剧中的另一主要人物——麦克白夫人着意不多。而且在评析麦克白夫人时大部分论者都将其形象定性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表现了人性的罪恶的一面,是导致麦克白悲剧的直接因素和罪魁祸首。但是通过对文本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麦克白夫人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至少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麦克白夫人身上同样有着女性的善良、脆弱,她的残忍、无情也是有本而来,并非其天性。在悲剧的开始,麦克白夫人的表现构成了她丈夫…  相似文献   

2.
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众多论者的评说,焦点大多集中在悲剧的主人公麦克白的身上,对剧中的另一主要人物——麦克白夫人着意不多。而且存评析麦克白夫人时大部分论者都将其形象定性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表现了人性的罪恶的一面,是导致麦克白悲剧的直接因素和罪魁祸首。但是通过对文本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麦克白夫人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至少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麦克白夫人身上同样有着女性的善良、脆弱,她的残忍、无情也是有本而来,并非其天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麦克白》中剧中心理时间在主人公身上的表现手法,试图从麦克白的心理时间旅程中发现其人性悲剧性特点,通过两个人格意识层面和心理时间本质的剖析麦克白人性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在作品《麦克白》中创造了麦克白这个典型悲剧人物。主人公麦克白急切地想发展和提升自己,但是他无法克服所在时代和自身的限制,最后经历不可避免的失败。该人物的悲剧根源在于其自身性格、欲望和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中主人公麦克白的人生起伏及最终的悲剧结局一向为学界重视。其原因在于这个作品无法轻易地被归纳入悲剧分类的某种形态.也突破了诸如“义人受难”等悲剧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是它仍能够激发读者和观众对主人公的叹惋之情。  相似文献   

6.
《麦克白》一直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阴暗的一部,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不少的关注,研究它的文章也多如牛毛,本文试图根据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对《麦克白》中的主人公麦克白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王燕 《考试周刊》2007,(45):98-99
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麦克白是一个特殊的主人公。表面上,我们似乎应为这个弑君篡位的封建暴君的灭亡而拍手称快,实际上,其悲剧结局有深刻的社会原因。观众正是在他的堕落毁灭中感受到人在社会异化过程中的身不由己,在潜意识中产生共鸣,从而给予麦克白一定的同情和怜悯。  相似文献   

8.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最后一部,剧中主人公麦克白从一位王亲贵族和著名大将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除了他自身的野心和权势欲望之外,女巫及其预言的诱惑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如夸大女巫及其预言对麦克白所产生的影响和认为女巫们的预言代表了麦克白内心的罪恶愿望都是与剧情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9.
胡荣娟 《文教资料》2007,(34):151-152
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中的主人公麦克白一向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本文依据黑格尔的"情境说",将麦克白放在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中进行动态的考察,并认为,麦克白固然是一个弑君篡位的恶棍,但同时他的毁灭却显示出人格的伟大和崇高,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正是这种合理性和英雄品质使麦克白这个人物形象焕发出特殊的光彩,赋予他深长隽永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0.
《麦克白》一剧着重采用心理刻画的手法展示了主人公麦克白强烈的思想斗争,直至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本文将结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法,即人格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斗争来分析麦克白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经典悲剧《麦克白》中主人公麦克白的命运——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保全自我,直到最后在死亡中找到自我,及剧中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意象、反讽和内心独白,都具有鲜明的现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麦克白》悲剧的实质是贪念和不满足占据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但这个剧本最令人震撼之处并不在于主人公如何由一个伟大的英雄蜕变成千夫所指的独夫民贼,而在于主人公在不择手段追求权力顶峰的过程中内心的矛盾斗争,以及由作恶产生的强烈恐惧意识。最终,人性的堕落击溃了主人公内心的安宁,使之精神崩溃,在强烈的幻灭感中身败名裂。本文以麦克白人生的起伏为主线讨论他的心理变化,进而剖析莎士比亚对他的心理刻画。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欧洲悲剧人物相比,麦克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正面人物,而是一个从气势非凡的英雄沉沦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暴君。但是麦克白弑君、篡位、被杀的命运,却同样引起了强烈的怜悯与恐惧,并非恶人受惩罚引起的大快人心。麦克白作为悲剧主人公,其独特的审美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他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具有伟大的品质;第二,他在犯罪之后饱受痛苦的良心谴责和精神折磨,是一个具有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第三,他具有一种诗人的想象力,这更加剧了其内心冲突。  相似文献   

14.
陈曦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135-137
莎士比亚在其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描述了多个人物角色的睡眠,同时,他也把死亡比喻为睡眠.因此,<麦克白>中的"睡眠"意象具有双层含义:一般意义的"睡眠"以及"死亡".实际上,在该剧中,很多主要人物只能在睡眠中或死亡后得到精神上或心理上的解脱.因此,对该剧中邓肯、麦克白以及麦克白夫人的睡眠进行意象分析可以诠释该剧的悲剧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某些主人公为悲剧英雄,另外一些为反面角色.我们认为在《麦克白》这一剧中的主要人物麦克白是属于前者,即悲剧英雄.《麦克白》是一出有关残忍谋杀国王邓肯、大臣班柯、麦克道夫夫人及其幼小的子女,以及使国家和人民陷入灾难的悲剧.麦克白是导致这场惨剧的主要人物,而他自己也从至高无上的位置跌落于毁灭的深渊.既然  相似文献   

16.
李磊磊 《文教资料》2008,(14):20-21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本文引用了心理学上的术语"洁辟"一词,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了这个经典悲剧,分析了主人公麦克白的心理变化以及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最后用得出的结论反思了历史.  相似文献   

17.
创作于1606年的小说《麦克白》所描写的,是麦克白人性与良知的崩溃的故事。莎士比亚通过讲述曾经的英雄麦克白如何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批判了野心、欲望的侵蚀作用。主人公麦克白在他悲剧的性格的驱使下所做出的残忍行径不仅使身边的人感到恐怖,更加造就了他悲剧的命运。而他性格之中最令人生畏的是他强烈的权力欲、野心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害他人之后难以控制的罪恶感。而这一贯穿全文始终的主线,构成了麦克白采取行动的心理基础,也就决定了他最终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格雷玛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对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的分析,文章意在揭示剧作当中所交织的善恶力量和主人公内心的善恶两面,指出决定主人公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加深对剧作悲剧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麦克白》所以能将一个弑君篡权的杀人凶手做为悲剧主人公,是因为剧作家莎士比亚在这出剧作中,展示了麦克白由“巨人”蜕变到十恶不赦的大恶棍时的心路历程。通过对他心理道德、精神、信念沦丧过程的揭示,入木三分地将美好的东西一点一点毁灭了让人看,自然也就引发起了观众、读者深深地悲悯和惋惜之情。  相似文献   

20.
《麦克白》与《奥塞罗》是莎士比亚广为人知的两部悲剧。《麦克白》与《奥塞罗》同为悲剧 ,却有着不同的主题、性格各异的主人公及推动剧情发展的情节结构。两部剧本的比较将有助于探讨文学作品欣赏的多重角度和人性泯灭的悲剧所体现的人性与灵魂的挣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