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在我们的中学语文学界,“整体感知”的提法颇为时髦。但是,我们不可不注意到在这种时尚的掩盖下所产生的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君不信,请看事实。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是实验本高中语文第五册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的两句诗。对于这两句诗中的一些看似寻常而极易误解的词语,历代注家避不作解;而面向教学的中学语文课本,对这些疑难词语也避而不注;历代鉴赏家及《教师教学用书》又在避开或误解具体词语讲解的基础上架空地进行分析,去进行想像性的“鉴赏”。这些都无疑会给教与学蒙上一层迷雾。为了正确而透彻地理解诗句的本来含义,很有必要将这些疑难词语提出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杜甫作诗,字斟句酌,呕心沥血,力求做到字字精准,句句传神,写于晚年的《咏怀古迹》(其三)就是琢字炼语、惨淡经营的典范之作。全诗咏叹昭君怨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何从表现?诗中有几个关键词,尤其值得品味,笔者备教此诗时,着重引导学生结合历史事实、创作背景和诗人抒发的情感内核来品词论语,体味咀  相似文献   

3.
咏怀古迹(之三)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①,生长明妃②尚有村。一去紫台③连朔漠④,独留青冢⑤向黄昏。画图省识⑥春风面,环珮⑦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⑧,分明怨恨曲中论。注释①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②明妃:即王昭君。昭君是字,名王嫱,汉元帝时宫人,后出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最后死于匈奴。晋人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  相似文献   

4.
孙秀丽 《快乐阅读》2011,(20):179-180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是咏史诗中的名篇,该诗是对一个具有强烈的个人反抗性的青年女子的热烈歌颂,对她的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也是对造成这种摧残个人的恶劣环境的悲愤抗议,表达了杜甫很强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两句嘲讽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刘郎不敢题糕字,空负诗中一世豪。  相似文献   

6.
黄良持  高开红 《教师》2008,(5):25-26
据统计,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庾信、鲍照、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古往今来,把王昭君作为歌咏对象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在这些作品中,杜甫的“咏怀古逊(其三)无疑堪称绝唱。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征是熔咏史与言志于一炉,糅怀古与鉴今为一体,旨趣隽永,发人深省.《西塞山怀古》一诗,可窥得这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在教授《登岳阳楼》一课时,笔者细细琢磨课后北宋唐庚《子西文录》中对此诗的评价,"杜诗虽小而大,余诗虽大而小",豁然开朗。"小"与"大"这对反义词就是教学突破口。登上岳阳楼时,杜甫已56岁,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岳阳。杜甫少游吴越、齐鲁等地,胸怀"致君尧舜"的理想,可一生仕途坎坷,抱负难施。年少时就曾听说天下闻名的洞庭,时至今日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昔闻"与"今上"形成时间上的大跨度。大的时间跨度中蕴含的是个人难抒的愁苦。几十年的漫长人生  相似文献   

9.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在不同人的心目中,王昭君是不同的:“历史的昭君”在向我们微笑——深明大义;而“文学的昭君”似  相似文献   

10.
11.
薛艳丽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1):40-41,70
文章对《庄子》之"道"与《圣经.约翰福音》之"道"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者的"道"所指向的都是一个单一的既超越又内在的终极实在。道教的"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的化生、维系、调节,天下万物的生长、变化、发展,都完全依赖于它;基督教的道,就是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既是世界的创造者,又是世界的维系者,是自有永有的生命的本体。在"道"这一概念上,道教与基督教具有相似点,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促进对中西文化以及中西文明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一共有五首,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入了此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庄子》之"道"与《圣经.约翰福音》之"道"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者的"道"所指向的都是一个单一的既超越又内在的终极实在。道教的"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的化生、维系、调节,天下万物的生长、变化、发展,都完全依赖于它;基督教的道,就是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既是世界的创造者,又是世界的维系者,是自有永有的生命的本体。在"道"这一概念上,道教与基督教具有相似点,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促进对中西文化以及中西文明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杜甫《咏怀古迹》是一组怀古名作。这五首诗作虽不一定为一时之作,但编排次第前后关联,颇具匠心。细细品赏,可以更加深刻体会到杜甫身处衰世,尽忠无路,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同时,对一些注家的诠释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15.
《老子》一书蕴含了丰富的战争军事思想。老子对战争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战争是"不祥之器",根源于统治者的贪欲,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害,违背"无为"之道。但当战争不可避免时,应遵循征战之"道",要秉持"慈爱之心"、"贵柔戒刚",取胜之后也要做到"生而不美"。同时,《老子》中对为将之"道"也进行了深刻论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贯彻征战之"道"。"无为不争"涵盖了老子对将帅武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不争、不武、不怒、不骄等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肖爱招 《文教资料》2010,(26):71-73
《庖丁解牛》中关于“技”与“道”关系的思想内核使我们得到启发:语文教师应努力练就高超的教学技巧,遵循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使语文教学由“技”而“道”,从“有法”到“无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7.
六朝释“兴”为一种诗法。即“兴”为诗歌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与寄托方式。囿于六朝时期动荡而伤乱的社会政治环境,透过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兴”在六朝时所寄寓的多是伤时悯乱,人生无奈的生命悲感。  相似文献   

18.
有的老师在讲授杜甫的《望岳》时,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诸语引导内容的赏析,当为一处失误。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说仅属律诗,而《望岳》是一首古诗,借以分析诗作,实有不妥。律诗由古诗发展而来,两者具有严格的界限,不可不慎加区别。谨此,本文即就律诗与古诗的区别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选入人教版初语第三册。课预习提示中明确指出,这是作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对此我有异议,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20.
<正>发现一个无有叠加、"玄之又玄"的道,是老子思想极其伟大、极其精妙的地方。对于这一点,我们无论如何表达赞美、感叹都不为过!但是,"道隐无名",它无形无状,是不可思议、"不可致诘"、无从追问的;只有通过现象界(可道)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因此我们说,《道德经》的重心,其实并不在解说常道,而在阐发可道,因为只有可道—道表现出来的现象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