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信念观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树立和建构社会主义科学信念观,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信念观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树立和建构社会主义科学信念观,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秦新芝 《河北教育》2003,(11):37-37
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是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人活着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生命旺盛的驱动力。江泽民同志曾要求我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四个“信”的要求构成当前人生信念教育也就是正确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为我们青年教师人生信念指明了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新时代我们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信仰为纲、信念为轴、信心为目,把握"三信"的理论逻辑和整体意蕴,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对党员干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是应对当今社会信仰选择多样化的需要,也是应对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需要。对党员干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分为三部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理论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育以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要在认识和把握先进化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从多角度的比较中,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要反思历史,直面现实,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信仰教育与当代大学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仰在信念体系中具有总体性、支配性、普遍性的地位和作用,统摄着人们的整个精神生活。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在正确把握信仰内涵的基础上,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理性分析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原因,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科学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增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怀,才能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中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要求全体人民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信念的内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字面上看,理想信念这一概念是由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但其内涵决不是这两个概念含义的简单叠加,它把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并赋予其丰富深刻的独特意蕴,从根本上同与其相近的理想、信念、一般意义的理想信念以及信仰等概念区别开来。与理想和信念相比,理想信念强调了理想和信念中两个基本方面的统一;与一般意义的理想信念相比,理想信念是最高层次的理想和最高层次的信念的统一;与信仰相比,理想信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使用,更加科学、更加适合中国语境。  相似文献   

11.
"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组合构成的新术语,它与"理想""信念"以及"信仰"有着不同的内涵。对这几个术语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分析,是深入探讨"理想信念"概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前提。"理想信念"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就当前而言,理想信念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息息相关。因而,探讨"理想信念"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现实必然性将有利于促进人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和使用信仰概念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认为,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系统中的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宜放弃这一概念的使用.信仰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方面的概念,更是一般哲学层面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概念,而是一个中性的学术概念.信仰概念可以用来指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信奉和追求.信仰、信念、理想、理想信念是同一序列的概念,其中信仰是上位概念,应摆正四者的关系,使之各安其位,相互配合,共同反映人类这一复杂的精神现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经过革命战争年代的演变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逐步完善,为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于建构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此外,如何更加正确而充分地理解宗教信仰自由,也需要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信仰状况调查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把握农民信仰的现状,分析农民信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做好农民的信仰教育是我国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通过提高农民的政治信仰、加强农民的法律信仰、增强农民的道德信仰、坚定农民科学的宗教信仰、夯实农民正确的人生信仰,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5.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也是大学生安身立业之本。在当今所面临的种种社会诚信危机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尤为突出;加强高校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加强诚信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容置疑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特别是广大青年大学生为之开拓创新、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为实现这一宏伟大业,高校应该肩负起培养祖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切实做好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本文就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mall scale study,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faith belief on parental engagement with children’s learning. The literature surrounding parental engagement and the impact of familial belief on children’s outcomes is examined. It is clear from work in the US that familial faith belief has an impact; however,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is almost entirely quantitative in nature and does not reflect the faith make up of the UK. The article then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online survey of parents, examining parental perception of the impact of belief, of faith/belief group and other issues on their engagement with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and contextualised for the UK.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仍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但在主导信仰的背后,也存在诸多信仰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选择的关键时期,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信仰是社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应有责任。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道德规范,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水平。本文从诚实信用原则在伊斯兰文化中的内涵及体现、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学中的理论基础、伊斯兰文化与民法学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共性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伊斯兰文化中诚实信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宗教信仰自由是由绝对的信仰宗教自由和相对的宗教活动自由构成的权利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中国的宗教得以恢复和发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和改善之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