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明朝中期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是以生命为基点的教育,这集中体现在他以“明人伦”为中心的德育诠释中.通过对其德育思想中生命化主体观、生命化价值观以及生命化实践观三方面的探讨,在分析了其生命化德育特色的同时,阐明其对现代德育思想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德育回归生命,是对学生主体的认可,是对生命的尊崇。百年名校如皋中学坚持以“崇实求是”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以“生命化德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了“尊崇生命”、“彰显个性”以及“生命与德育相融合”的生命化德育的实践理性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从德育的科学性出发,校长须对学校德育进行战略思考,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机制、德育评价、德育文化等方面整体构建“校本德育”体系,培育校本“德育文化”土壤。用机制的力量引导、激励全员实践德育,探索德育规律和操作路线;用文化的力量提升师生的道德生命和精神活力。班级是德育的“实践基地”。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结伴成长。以一颗关爱生命、呵护生命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和欣赏的眼睛,发掘和利用日常教育活动中蕴藏的德育要素和契机,培育学生做人的品质和能力。要从班级建设入手,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发展、充分激励的班级管理运行机制和活动平台,为每个个体生命健康成长营造“班本化”的德育生态环境。德育是科学,需以教育智慧,进行“校本化”、“班本化”的系统建构;德育是艺术,需要在生活细节中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从德育的科学性出发,校长须对学校德育进行战略思考,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机制、德育评价、德育文化等方面整体构建“校本德育”体系,培育校本“德育文化”土壤。用机制的力量引导、激励全员实践德育,探索德育规律和操作路线;用文化的力量提升师生的道德生命和精神活力。班级是德育的“实践基地”。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结伴成长。以一颗关爱生命、呵护生命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和欣赏的眼睛,发掘和利用日常教育活动中蕴藏的德育要素和契机,培育学生做人的品质和能力。要从班级建设入手,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发展、充分激励的班级管理运行机制和活动平台,为每个个体生命健康成长营造“班本化”的德育生态环境。德育是科学,需以教育智慧,进行“校本化”、“班本化”的系统建构;德育是艺术,需要在生活细节中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构建班级德育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 《四川教育》2004,(5):15-16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从德育的科学性出发,校长须对学校德育进行战略思考,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机制、德育评价、德育文化等方面整体构建“校本德育”体系,培育校本“德育文化”土壤。用机制的力量引导、激励全员实践德育,探索德育规律和操作路线;用文化的力量提升师生的道德生命和精神活力。班级是德育的“实践基地”。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结伴成长。以一颗关爱生命、呵护生命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和欣赏的眼睛,发掘和利用日常教育活动中蕴藏的德育要素和契机,培育学生做人的品质和能力。要从班级建设入手,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发展、充分激励的班级管理运行机制和活动平台,为每个个体生命健康成长营造“班本化”的德育生态环境。德育是科学,需以教育智慧,进行“校本化”、“班本化”的系统建构;德育是艺术,需要在生活细节中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师情感染、文本对比、氛围陶冶”三种教学方法,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找好德育与智育的平衡点,以智育促德育形成,以德育推智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本德育是以“生本”为理念,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存德育.生态德育为重要内容,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贯彻“生本德育”,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是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作者在数学实践教学中,从数学内涵的多个层面和途径实施“生本德育”的体会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德育工作难做吗?难!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要么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要么是把德育片面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更有甚者,把德育知识当作条文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 有没有快乐的德育?有没有“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有没有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德育?泗洪县中小学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立足于生命整体,在社会公德、心理健康、理想志向三个维度,广泛开展以“诚信、自信、信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诚信是立身之本,自信是成才之基,信念是力量之源。由此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和谐发展,为生命奠基,小活动做出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德育工作难做吗?难!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要么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要么是把德育片面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更有甚者,把德育知识当作条文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有没有快乐的德育?有没有“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有没有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德育?泗洪县中小学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立足于生命整体,在社会公德、心理健康、理想志向三个维度,广泛开展以“诚信、自信、信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诚信是立身之本,自信是成才之基,信念是力量之源。由此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和谐发展,为生命奠基,小活动做出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10.
“三生”德育整合模式跳出单一理念.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三者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目标.旨在通过探索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的有效整合,最终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三生”德育整合模式跳出单一理念.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三者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目标.旨在通过探索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的有效整合,最终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走出德育困境,德育必须走向“生本”。生本德育“激扬生命”,是在生活中让学生自由生长的德育。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以生命、生活、生长为本这个中心。生命、生活和生长的“整合”联系,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完整性。生命、生活和生长的“向度”区别,构成了生本德育的实践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陈天容 《教师》2015,(9):12
三生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的概念,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如何将“三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分析“三生教育”的特点,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出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场馆,作为重要的教学补充场所和学习实践场所,其德育价值随着场馆学习的深化逐渐得到彰显。场馆德育有利于破除中小学德育环境隔阂、凸显德育真实情境、增进德育情感体验和落实德育实践教学。将场馆德育落到实处必须进行整体设计:以“通”为前提,打通学校与场馆,融通学科与学科,拓宽场馆德育之路;以“特”为依据,兼顾地方特色、场馆特色、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以“真”为载体,重视真实情境、真实事例与真实问题的运用,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三境界     
教学有三境界——“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授之渔场”。“鱼”即知识技能的结论,是教学的第一追求;而“渔”即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渔场教育”是以场境创设为基础的“场境教育”,是“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与“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建构”为核心,构建“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态化”的学习场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一线三管理”的班级管理策略,即以德育为主线,管理目标递进化、管理形式多样化、管理操作落实化。“一线”以德育为主线在班级管理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班风。一个班级若有了良好的班风,也就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势必收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以德育为主线的班级管理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突出创新性。突出德育内容的创新性,也就是说德育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主要包括做人教育、合作精…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14,(18):F0003-F0003
西航三校——亲亲乐园,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园里,师生们践行着“阳光教育”理念下的“阳光德育”。这里以培养队员的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规范队员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生命教育;这里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推崇学生快乐、健康、和谐、个性化的发展,关注生命成长;这里以创设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教育生态、创建适合学校及大学区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为目标,培植德育特色,打造德育品牌,促进生命和谐发展,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8.
瞄准“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建设对军校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的使命要求,融合思政元素构建“三全育人、三方协同”的教学体系,更新育人思路,重塑“一核双融、三轨多点”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转化中提升“教学相长、辐射岗位”的教学实效。实践证明,该教学体系有助于促进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和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备战打赢、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建设提供思路启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
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通过广泛调研、总结、分析了目前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在对德育课程、“三贴近,,原则内涵等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内容、“三贴近”教学观、职业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笔者所在学校进行广泛实践,本文着重介绍了德育课程体现“三贴近”原则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以求与同仁们共同讨论.从而为提升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通过建立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科研三个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施基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223”模式:构建以行业和专业方向的二级平台,实施学历和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两种证书的“双证融通”制度,实行课程教学的阶段化、项目化、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将党组织建设、教学教研和学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教研室按专业设置,支部建立在教研室实体上,支部管理班级.生产、教学、科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包容,做到“以学出研,以研促产,以产助学,以产养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