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为例,通过专业设置规模和重复性与常州市主导产业的对接性分析,以及新设专业与常州市新兴产业的对接分析发现,常州5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常州市主导产业的适配性较差,而新设专业与常州市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适配性。从而为常州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配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以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昆山市为案例地,分析昆山市2015—2022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以及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各专业招生数据,探究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适配性,发现昆山市高职院校存在办学规模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契合度不足、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发展趋势不吻合、第三产业热门专业招生数远大于市场需求等问题,并提出要实现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确保三大产业专业设置与其产值规模大体相当、紧随地方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布局工业类别专业、合理限制第三产业热门专业招生人数等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发现二者存在较为严重的错位问题,主要原因是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存在专业开设能力有限、管理者思维缺乏前瞻性、缺乏专业调整的数据信息等。建议设立产教融合型企业,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对接产业需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专业的扶持力度,强化政府引导与调控,形成专业设置审核体系,促进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湖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不强、专业布局与湖北重点发展产业的契合度不够、专业同构性明显等问题。通过分析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形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及就业现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等,从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等不同角度,提出湖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文章分析了苏州17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三次产业结构对接现状,发现专业整体布局不够合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度偏低、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改革方略。  相似文献   

6.
对湖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湖北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显示:第一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适应性较差,第二、三产业相关专业基本适应产业需求,但部分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高职院校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增设涉农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增设对接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控制布点过多、重复率高的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不断提高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对无锡市高职院校、产业发展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10—2020年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结构间的协调发展系数在0.7以上,且随时间推移先增后减,表明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专业重复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发展滞后、人才供需不匹配等方面。建立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的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8.
产业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和输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石家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的日臻完善,主导产业相关领域的人才呈现出能力需求专业化、联合培养意愿明显、技术服务需求旺盛等特征。要坚持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了解域内产业人才需求;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群,打造高职院校主体专业群;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形态,提升与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河北省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选取产业—专业偏离度、技术服务和非学历培训规模等多项数据指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服务贡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或区域特色,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专业群面向产业的服务还存在设置不均衡、对接不紧密等问题。需要从对接地区重点产业、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区域功能定位、对接社会服务需求和对接高质量发展要求五方面,提升专业群服务区域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2018年至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4个市(区)高职院校专业数和专业布点数相关数据,发现区域三次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数及专业布点数与对应产业结构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磨合阶段;部分专业同质化严重,出现热门专业扎堆现象;支柱产业相关专业供给不足,滞后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建议健全专业—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专业结构区域适应性;找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消解同质化办学迷局;对标区域重点产业,强化相关专业设置薄弱点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宿迁地区为例,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讨论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必要性,并对宿迁地区两者的吻合度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区域需求为依据,集中各高职院校优势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建设品牌专业群,培育适应宿迁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新专业。打造以宿迁地区酒行业为依托的特色专业,实现宿迁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对接。  相似文献   

12.
刘荣 《职教通讯》2022,(3):69-75
在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使教育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合理利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契合至关重要。从总体上看,辽宁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良好;但是存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部分专业开设不足,第三产业部分专业开设偏多、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等问题。为此,辽宁省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制定专业结构调整战略、建立多方参与的共商共建机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进行合理预测、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作用日显突出。扬州市高职院校建设了10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个校级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了部分扬州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放大了产业集聚效应。而与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相关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专业群与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本文以扬州为例,在对扬州地区"十二五"九大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群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产业结构直接决定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面向三次产业的专业点分布比例与区域三次产业生产的总值构成比例差异很大;专业同构性较严重,特色不突出;重点(建设)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不高;环保类专业及专业点的设置数量较少。因此,武汉城市圈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信息服务和宏观调控,高职院校应依托区域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加大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打造高职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5.
李隽  吴波 《教育与职业》2021,997(21):52-56
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大多专业比较齐全且有一定的特色,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基本吻合,但专业特色不够鲜明、与区域产业集群契合度较低、专业群资源利用率较低、专业群管理机制落后.因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科学规划,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多方共举,实现资源集成共享;以群建院,创新院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需求是实现供需对接的关键环节。在高职专业设置实证研究中,民族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研究较少。因此,以云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云南民族地区高职重点专业设置数量上基本符合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需求,但是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专业质量方面存在着区域特色专业有待强化、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导致办学效益低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策略,以期实现云南民族地区高职专业数量、结构、质量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产业需求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动力源泉。将国民经济行业细分、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与高职招生大类进行匹配分析,针对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进行相关计算分析,从中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专业布点数量、招生规模等存在的现实问题,由此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的三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厦门市高职院校为样本,在分析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动静态对厦门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进行研究,发现在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航空等新兴高端制造产业上,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都存在不足;在财经商贸等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却存在“供给过剩”和“办学趋同”的情况。整体上,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有待提升。以产教融合为视角,从“学校对接企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课程对接岗位”等三个维度,系统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对接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杨璐  邓华 《教育与职业》2021,(10):60-63
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要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面对"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发展的实然困境,"十四五"时期高职院校应从增量优化、存量调整、构建数据"探测—分析—共享"平台、打好扩招工作"组合拳"等方面着手进行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湖南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显示,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在整体布局及整体的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前,湖南应利用现有的优势,推广好的经验,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