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文以凤凰古城为案例研究区域,以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研究了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的维度结构及潜在旅游者的感知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包括旅游环境、地方特色与自然风光、建筑与古迹、居民友好、历史文化特色、休闲度假等六个维度,潜在旅游者对不同认知成分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具有一致性。其中,潜在旅游者对建筑与古迹、历史文化特色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较高,对旅游环境、居民友好的熟悉度与认同度的感知较低。本文研究成果将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的实证积累并为古城景区旅游形象管理与市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景区形象是指风景旅游区通过自身行为得到社会认可的景区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即景区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景观品位、环境设施、公共关系在社会上和旅游者心目中总的印象。对内,以唤起职工主体精神的新觉醒——群体强者意识和强者心态的萌生与强化,对文明行为的主动追求,正确处理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从而让职工释放出最大之潜能,同心同德,为景区美好未来去奋斗。对外,以确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鲜明的景区特色,优质的旅游服务,科学的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人力及景观资源,近乎  相似文献   

3.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文旅深度融合推动背景下,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旅游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以互联网旅游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整体”理论模型,采用词云词频统计、语义网络分析及扎根理论编码方法,对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旅游地形象感知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旅游者以旅游吸引物和地方氛围认知内容维度为主,认知形象呈现出以“敦煌-历史-关城-长城-嘉峪关-景区”为核心聚类的层次结构模式,认知形象演化由人文资源移向“人文+自然”的综合维度.(2)旅游者情感评价以积极情感和中性情感为主,历史文化底蕴是影响积极情感主要因素,而景区门票捆绑销售是产生消极情感的重要影响因素.(3)旅游者整体形象显示出以旅游吸引物、旅游基础设施、休闲和娱乐、旅游环境和地方氛围维度显性影响,以文化记忆媒介功能隐性构建的感知体系特征.研究结果对遗产旅游地形象塑造、文化传承和地方认同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以国内旅游网站的用户评论文本为数据源,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情感分析方法,对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情感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游客对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积极情感高于消极情感;无论是原生态的、还是商业化运作下重构的"传统建筑",只要游客认为其具有"地方特征",均可促进游客的积极情感;游客的消极情感主要源于景区门票偏高和街区管理不当。该研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意象与旅游地竞争力关系密切,从旅游地意象感知的视角研究旅游地竞争力是旅游地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旅游者对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草原旅游地竞争优势属性主要为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价值、草原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环境、草原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三类,劣势属性为涉及旅游购物场所和商品、草原旅游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草原生态和物种的认知项目。在旅游者最想去的草原旅游地的感知中,存在着明显的旅游地意象竞争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85-89
旅游意象作为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增强游客感知、提高识别度、扩大影响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借鉴"游客凝视"理论的基础上,以游客网络评论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游客评论中所凝视到的三亚旅游意象进行分析,总结出沙滩、海水、阳光是旅游者感知最为强烈的旅游资源,除本地旅游景区外,邻近市县的著名旅游景区也成为游客涉足的范围,对三亚的情感整体以正面、积极为主.  相似文献   

7.
现今网络已经成为旅游者出游前最重要的信息搜索形式。网络上的景区点评和综合评价对旅游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游客出游前对景区的认知主要是通过网络获取的。文章对在线景区评论如何影响旅游者认知的过程,以及对认知内容的分析做了一定的探索,得出相应的评论。有利于景区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湖光岩玛珥湖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118-119
本文概述了玛珥湖的概况、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开发策略从保护景区资源,确保科学研究;加入地方文化特色,丰富旅游内容;以附近山岭为背景,开发山岭特色旅游;做足火山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合并周边景点,建立湖光岩观光农业区;加强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开发成都周边古镇的文化景观,应以古镇文化特色为依托,以承载古镇文化为目的,传承古镇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情态。开发中应注意:保护性地开发具有川西特色的古镇聚落景观,让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突出古镇文化特色;传承和开发古镇建筑景观的功能,加强其文化承载性,丰富古镇旅游的文化内涵;重视以设计景观突出古镇的文化特色,营造古镇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每年接待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作为外宣材料的语言景观应准确地呈现其历史文化内涵,但目前景区特色类语言景观英译版本不规范,各类错误现象频发,难以实现语言景观的功能,更无法有效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景区英语语言景观存在的问题,力求推出标准化版本从而推动公共文化场所的语言景观翻译逐步统一化、规范化,推动五台山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五台山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山西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周边水体的改造日益受到重视,并打造成城市特色景观和旅游胜地。临沂市丰富的河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人文传统文化为滨河旅游带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临沂市滨河旅游带开发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一道美丽的滨河风景线,但是在开发建设中依然存在设计雷同、管理缺位、可进入性较差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中应注意丰富地方特色旅游建设、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开通滨河景区公交路线、实现滨河生态系统与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地品牌个性是指与特定地方相关联的一组类似人的性格特征。鲜明独特的品牌个性有助于目的地实现差异化优势定位,帮助旅游者建立起对目的地的强烈情感联系。但是现有研究中,基于品牌个性视角对特定目的地类型进行的深入研究还较为少见。本文基于拟人化认知理论,借助内容分析法和对应分析法,考察我国世界遗产地中10处山岳景观在品牌个性维度上的具体体现。结果表明:(1)网络游记的内容分析证实了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拟人化认知;(2)在中国旅游者的认知经验中,"泰山雄"、"峨眉秀"等高度概括化意象经过现场体验后会变得更丰富和具象化;(3)山岳景观可以借助目的地品牌个性完成有效区分和定位。文章基于中国文化情境,考察山岳型旅游地在品牌个性维度上的对应结果,并提出一种新的营销定位视角,为旅游地打造品牌个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新会乡村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目标导向行为理论与推拉理论,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双视角共同分析游客的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因素起到影响旅游者乡村旅游行为意向的内部推力作用,通过主观规范、正向预期情绪、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欲望4个影响因子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者乡村旅游行为意向;目的地资源条件起到影响旅游者乡村旅游行为意向的外部拉力作用,通过景区服务质量水平、宣传和推广力度、基础配套设施、景区环境质量水平以及旅游产品总体特色5个影响因子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者乡村旅游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4.
以莱芜颜庄居住区为例,通过对历史建筑文化特质与内涵的发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地段保护区;通过对现状建设条件和建设环境的分析,结合周边水系等自然环境,对采空区不适宜建设的区域安排绿化和活动场地,打造富有地方文化特征的景观节点,在规划中充分尊重现有建筑的布局,使规划区成为一个具有浓郁地方文化氛围、规划建筑与原有建筑肌理相同、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新时代新农村居住社区.  相似文献   

15.
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之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优秀历史传统教育.一是借助地方特色文化的优秀文化历史资源,宏扬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二是发挥地方特色文化的德育载体作用,优化德育路径;三是借鉴地方特色文化的生活性特征和启示,德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6.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通过探究旅游者对金石滩旅游形象的感知,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及IPA分析法,对金石滩景区的携程网评价及马蜂窝游记进行高频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景区形象感知分析和IPA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金石滩整体情感呈现积极的情绪,游客对金石滩旅游环境、旅游景区及旅游体验都较为满意,但在公共交通、景区管理等方面都有待提升。最后通过分析整体游客感知形象评价结合研究结果,对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文章以苏轼诗词中的意象为研究对象,以林语堂译本为例,通过分析意象背后蕴藏的文化与情感,来讨论该译本中意象的传递效果,以求对诗词的意象翻译提供参考。文章发现,意象背后的文化与情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传递,因此译者要灵活采取翻译方法,最大化地再现其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文化景区的旅游开发中,引入基于体验旅游的开发理念,通过挖掘其自身独具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者打造一种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文化体验。以兴安县灵渠景区为例,探讨体验旅游视角下历史文化景区深度开发的思路和方法,这将有助于景区提高吸引力、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休闲旅游是一种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它强调旅游者的心理体验,是一种能够使旅游者感到放松、闲适和悠然自得的旅游活动。在对万佛湖自身旅游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周边地区湖泊型旅游景区的比较,文章认为万佛湖风景区可以发展休闲旅游。基于对万佛湖风景区发展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文章根据分析发现的问题给出了优化休闲度假布局、创优休闲度假环境、推进休闲度假建设、丰富休闲度假内涵、树立休闲度假特色、打响休闲度假品牌、强化休闲度假管理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旅游客观真实性和旅游动机等相关理论,在对国内七大类著名代表性景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旅游者的旅游客观真实性结构情况以及旅游客观真实性与旅游动机的相关性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七类不同类型景区的旅游者对客观旅游真实性的认可方面,文化类景区和自然类景区高于海滩度假景区,说明在自然景区和大多文化景区,多数旅游者对旅游客体的关注较高,对旅游客体的客观真实性很在意,而度假型景区的旅游者更多关注旅游者自身的身体放松和主观体验。另外,客观真实性与旅游动机的相关性表现为客观真实性旅游者更注重知识功能动机,对自尊动机、最小化惩罚动机、奖励最大化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则反应平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