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教学现象与教材问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册教材相应的教师用书(第133页)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指出:"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吗?下面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两个课堂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2.
小学学习"小数"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是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三年级的老师经常抱怨:"小数的初步认识"不知道怎么上,上得太深,怕上成"小数的意义",上得太浅又感觉即使不学习学生也知道"3.25元表示3元2角5分,或者3元2角5分可以写成3.25元",不知道如何把握教学的"度",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新课标要求,"小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分两段进行编排,第一学段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那么,第一学段"认识小数",应该"初步认识"到什么程度呢?如何寻找从生活经验到数学理解的桥梁,如何沟通小数与整数的联系,如何更好地利用学生已  相似文献   

4.
"小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基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目标确定:1依托具体的直观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并初步学会读写小数;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一课是在三年级下册初步教学一位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小数的性质和计算打下基础。李晓梅老师和焦肖燕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参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概括、归纳和推理,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同时获得数学思考的一般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引出小数。(多媒体先出示好亿佳超市,引出文中超市购物的情景图,然后出示表示三种食品价格的小数)师:今天就让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在学生三年级已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会读写一位小数,能进行一位小数加减运算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对于"小数的意义"的认识,学生既具备生活中一些零散的经验和基础,也是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理性的思考构建更为完善的小数概念,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的支撑使学生在个性化的思考中自主交流、探究发现小数的意义,故老师在教学中要刻  相似文献   

9.
[备课花絮] 一次,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感觉这节课上起来比较吃力,素材比较琐碎,启发学生思考的并不多,而需要讲授的却很多.尤其,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已经通过米、分米、厘米的互化来感知了,而现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教材呈现的素材与方式都是一样的,感觉就是一次重复,只不过多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但学生要真正感知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也是很困难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与"小数的意义"教学应该在什么地方有所区别呢?"小数的意义"能跳出米制单位的换算来进行教学吗?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思考】"小数的初步认识"到底教什么?课程改革后,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是分两个阶段螺旋上升式地处理"小数的认识"。第一阶段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结合元、角、分和长度单位来初步认识小数;第二阶段大都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困惑于  相似文献   

11.
<正>内容本质小数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数的,这一方法使得小数能够像整数一样进行计数和运算。从数的意义上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这就是说,学生需要先认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小数的意义。但是,由于分数意义的多元性,在不同的情境中,分数可以从平均分物的结果、除法的商、两个量的比、运算的算子等角度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2.
[案例]"小数的意义"一课的导人片段. 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几个小数吗? (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根据回答有选择地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一个三位小数)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种材料:一张正方形纸,一把米尺,一条线段.请你选择一种材料表示出黑板上的其中一个小数.  相似文献   

13.
《小数加减法》是在整数加减法、小数的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的难点是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减小数。什么是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是整数运算,并明确"满十向高一级单位进一"或者"从高一级单位退一当十"。因此,算理可理解为:加减运算的意义,小数概念背后所蕴涵的十进制、位值制思想,运算的性质与定律,运算之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为例,围绕主问题:任意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会有新的数存在吗?从0~1以内的一位小数的探索,形成整体进入的牵引力;任意两个相邻的整数内一位小数的研究,形成认知结构的支撑力;生活中小数意义的发掘,形成课堂活动的凝聚力;关注发展,形成后续学习的推动力,这几个方面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感悟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于小数并不陌生。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16.
背景思考在五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以及应用意义来分析解释相关问题时,我们发现学生对小数与分数的具体联系比较陌生,常常需要教师提醒才能有效迁移。小数和分数之间看似简单的联系,为什么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怎样使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是对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学习"小数加减法"前的铺垫。通过分析学生在小数加减法的典型错例,教师在三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中利用"联系实际""先估后算"等策略,并将其与生活中的小数意义联系起来教学,有效消除了学生在小数加减法中的"牛皮癣",为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18.
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下面的反馈练习。 1.指出下面各数是几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0.7,0.05,0.98, 0.009。 2.用小数表示下面实物的单价:每个书包13元5角;每个文具盒2元5角6分;一幅小三角板4角7分。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片断一:铺垫理解师(出示13、35、34):怎么理解这些分数的意义?怎么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它们的意义?生1:把单位"1"平均分为3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用除法来表示就是1÷3,除法的结果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师:几个几分之一就表示成几分之几。师(出示16米、79吨):怎么理解这两个分数的意义?和之前的分数比有什么区别?生2:这两个分数表示的是数量,而不是比率。16米表  相似文献   

20.
一、思考,为了不重复平庸 1.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在"小数的意义"磨课之旅中,我一次次地追问教材,追问那些偶然碰上的数学、语文老师…… 教材这样回答: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