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科书插图是教科书设计的必备要素,应自觉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彰显时代审美取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科书插图具有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科学美的审美特征;具有促进学科育人、承载文化育人、辅助心理育人、落实审美育人的功能,以达到图以启智、图以载道、图以育徳、图以尚美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汤珺 《广西教育》2011,(17):53+61-53,61
在学校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以美育人,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品德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物学教学在进行审美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音乐是瞬息万变、推陈出新的领域,是社会敏感的神经,在其身上集结、纠缠了丰富、复杂的政治、文化、时代信息。流行音乐所反映出的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远远超越了流行音乐本身的艺术之美。本文从美学角度分析、研究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对其美学特征、审美趣味变迁历程及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作了详实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过于强调艺术理性,把学生音乐审美框定在认知结果的认识论层面,忽略学生音乐感觉与审美经验培养的生存论和价值论等问题。基于“感觉唤醒”的小学音乐教育指向学生生命能动的美感能力、生命发展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本真的价值意义。教师应在具身、沉浸、生成“感觉唤醒”的教学路径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回应学生音乐审美的现实需求,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5.
杨润林 《考试周刊》2015,(25):119-120
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学知识渗透,实现以美育人,达到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的目的。本文着重阐述如何将美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地理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转变为自觉的行为,实现以"美"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首先是情感的教育。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职教音乐欣赏课要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主线,借助精选流行音乐元素,在欣赏感悟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进而实现培养完善品格、高尚志趣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7.
美育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围绕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和育人目标,学校以美学校园环境营建,引领师生学会发现和感悟美;以审美为核心建构美育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在个性审美中提升美学素养;通过课本剧大赛、艺术社团活动等,引领师生体验与展示美育成果,促进师生教育生活的审美化。由此,以美学精神构建校园生活,成就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美、体悟美、创造美。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从而进一步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陈铁梅 《江苏教育》2015,(10):56-59
美术教学的目标和价值,是在帮助学生掌握美术技能的同时,提升审美素养,养成良好习惯,获得创造能力,涵养人生品格,成就审美人生。构建"宽度、密度、向度"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以美育人,以美养德,以美启智。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是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历史教学审美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人类历史是受美的驱动并不断克服束缚人类的各种阻碍走向自由和解放的过程,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历史教学审美是基于历史学科的美学本质和育人本质提出的教学主张和操作范式。历史教学审美的核心要义是彰显历史的真善美价值,在充分满足学生感性经验、具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教学样态,构筑丰富的审美意象,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实现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的统一。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具有鲜明的审美特质和育人导向,充分发掘其育人价值,以唯物史观把握历史方向之美、以审美需要涵养崇高人格之美、以审美体验彰显学习过程之美是历史教学审美意象的实践路向。历史教学审美的实现需要依托主客体互动机制、感性与理性平衡机制、历史与现实的认知映照机制三种教学审美机制。  相似文献   

11.
打造美育的办学特色,以美育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首先,要构建德育审美、知识审美、艺术审美形体审美的"四美"网络。其次,要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提升育人功能。最后,要建设一支师资队伍和制定一套制度来保障以美立校、以美育人特色工作的运行,真正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言语审美,通过言语审美来引领学生感受文本言语的价值美、意义美和形式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把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课堂上,教师可从言语价值的审美、言语意义的审美及言语形式的审美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感悟文本的艺术魅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言语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加强对当代学生音乐审美的熏陶。这就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指导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参与音乐生活、接受音乐熏陶、享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4.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积极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选择地引入流行音乐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育人内涵。可以通过“培育爱国情怀,挖掘精神内核;彰显时代背景,体现教育意义;重视纵横对比,突出爱国主题”的方式有选择地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15.
吴敏 《新教育(海南)》2023,(20):119-120
在“家国情怀”视域下教师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从艺术欣赏走向图像识读、艺术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以及创造实践。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于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因此,挖掘小学英语教学中美的因素,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以美的眼光和心态来享受、体验英语学习,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对于强化英语学习的心理效应和课堂学习的注意程度,在美的陶冶中提高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有着很大的潜能,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种潜能,做到以美悦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艺术教育以形象的力量与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初中美术教师需加强美术教学管理工作,立足现状分析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进。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美术教学管理薄弱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初中美术教学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给学生一个自由体验的空间,创设出适合学生音乐素质发展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教师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核心是审美教育,通过校园育人环境建设和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的育人功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强对学生长期的音乐熏陶,能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巨大变化,会让他们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