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俊婕 《科教导刊》2023,(8):112-114
劳动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基于此,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实践落实应从开发优质劳动项目和劳动资源、设置固定的劳动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家校社协同开展劳动教育、正确运用课程评价等方面切实发挥好劳动课程的独特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协调育人价值,是“五育”的主要突破口和“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是融通五育的粘合剂,劳动教育需与其余四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汪瑞 《文科爱好者》2022,(3):241-243
“五育融合”是小学教育的目的与归宿。“五育”中的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五育融合”背景下,落实小学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学校研究创设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合,实现劳动教育的全方位开展;家庭为小学生学习和体验家务劳动提供生活场所和环境,使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为小学生学习和体验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提供广泛的平台,让小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文章通过深度解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此为依据确立小学科学课程德育目标要求,进而提出以目标为导向,从课程内容、教与学活动以及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共同形成学科德育实现路径。基于实践经验梳理出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找准德育结合点、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和注重探究实践以确保学科德育实效性的四个策略。  相似文献   

5.
“双减”背景下,探寻国家体育课程校本化建构及实施路径,实现以体育人目标。以“无体育,不三小”品牌建设和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创新发展。以体育为龙头,谱写百年老校创新发展新乐章,以体育为突破口,激发学校教育强劲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改革在任何时候都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当前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 ,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进行?笔者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对当前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分析 ,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为考试而教。特点是 :题海战术 ,支离破碎。在这样的课堂里 ,教师组织教学工作的着眼点是为了考试。“考点”决定课堂教学中的“教点”和“学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是要把考试可能考到的内容教到位。因此 ,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了整体感 ,显得很零碎。有一位教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  相似文献   

7.
8.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价值导向,在五育融合的大背景下,以项目式学习为实施方式,小学劳动课程项目化实践要从增进劳动认知、培养劳动情感、磨炼劳动意志、养成劳动习惯四维度目标入手,探索以驱动性问题奠定项目素养导向、以项目化学习建构五类课程结构、以模块式串联打造三域协同跟进、以嵌入式评价反思前置“表现”评价标准的实施路径,同时建立四主体保障机制,以凸显劳动教育新样态的本体价值,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应对未来新的劳动形态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王冉 《辽宁教育》2022,(24):64-67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下重新审视劳动教育,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地理解其内涵与意义,真正把准劳动教育的脉象,切实发挥育人作用。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从劳动教育的内涵要义、价值回溯、路径探索三个方面开展论述,旨在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劳动教育真正实现“真劳动”“真教育”。  相似文献   

10.
胡培源 《英语广场》2024,(11):124-128
新课标提出,中职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在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探索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已成为时代需要。本文探究中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考察中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双减”与劳动教育共同指向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育人目标。“双减”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外部支撑,劳动教育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内在动力。在现代教育中,劳动教育采取一切有益于劳动素养培育的教育载体,关注学生价值性、精神性劳动品质的生成,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在教育教学中对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重要作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精准定位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理念,探索“劳动+学科”的融合途径,促进政府、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多方联动,优化开展劳动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是新时代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与劳动教育具有双向促进的关系。“双减”背景下深入发掘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内涵,优化与探索劳动教育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与转型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将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构建学科教育共同体,是增强语文课程思想性、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为指导,探究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建构与路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跨文本组合、板块化组合、实践性活动等路径实现两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王晓晨 《考试周刊》2024,(12):17-22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要与时俱进,语文教师要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语文教学的互动性、时效性、科学性,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语文教师还要遵循“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文章针对新课标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路径以助力语文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陈东飞 《考试周刊》2023,(39):151-156
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教师的使命。在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每个学生内在的音乐潜力,引导他们充分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真正融入艺术的世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注重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他们走进音乐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静 《天津教育》2024,(5):31-33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逐渐从传统的知识评价转变为注重能力发展的综合评价。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能力,从注重基础知识转向全面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加强领导,着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统筹协调发展;注重课程开发,着力挖掘蕴含于专业课程中的显性及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认知,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着力突出育人功能,让课堂教学更有厚度四个方面阐述了"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技+”劳动课程是以科学技术学习和科学实践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和创造性劳动能力为目标的劳动课程,具有科学性、基础性、阶梯性、实践性、社会性等特点。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在劳动任务中体验和磨炼,在科学探究中思考和创新,能发展劳动情感、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劳动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韩英 《天津教育》2024,(6):34-36
<正>“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图形及所生存的空间环境,促进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思维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指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通过测量时间以及对度量单位的探究,逐渐形成空间观念、量感及推理意识等综合素养。新课标还明确指出,通过对图形位置与运动相关知识的研究,学生需要逐渐形成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及几何直观素养,整体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新课标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也获得了极大的改观,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教育改革,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科学理论知识与资源教材高度符合,深入探究理解理论与实际,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形成小学数学系统性知识体系,切实促进课程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