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及其意识形态的特点进行阐述,分析了科学与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合理化起到的操纵和维护功能,显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隐形的社会问题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对主观权利理论进行了民法学说和理性法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主观权利理论与客观法之间的矛盾。他对现代自由主义法律范式和福利国家法律范式进行了权利理论反思,指出两者在权利实现问题上的分歧。哈贝马斯采用商谈理论对权利、法律及其关系进行了理性重构,提出用一种程序主义法律范式化解权利与法律之间的矛盾。哈贝马斯建构了权利与法律关系理论的商谈范式。  相似文献   

3.
认识与兴趣是哈贝马斯创立其交往理论学说的依据。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学者,哈贝马斯继承了第一代学者们对现代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批判,尝试通过分析认识与兴趣的联系,重新定义认识论,建立以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他认为,只有解放的兴趣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他推崇的是建立一种没有统治压迫、平等对话的模式,倡导追求自由以及体现主体性的价值,达到平等对话的共识,从而将主体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中解放出来。但是哈贝马斯在探索的过程中扭曲了马克思的劳动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他旨在重建社会的批判理论,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西方民主政治中,许多西方思想家认为,民主政治应当是多数人的统治,他们认为多数统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一种制度形态.与此相反,有的思想家认为,民主政治应当是少数人的统治,多数人统治易形成专制;而事实上,社会自始至终是由少数人统治的.对于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然而,怎样协调多数与少数统治的关系是西方民主完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以国家干预活动增加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为特征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形式,为资本主义统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哈贝马斯指出,科技理性作为目的理性的表现形式,在压制人们交往理性的基础上,遏制了人类的解放需求。通过建立批判的解释学、实行协商民主和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恢复交往理性的功能,从而破除科技意识形态的束缚,建构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视角,但是也存在某些幻想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殖民化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病症。克服生活世界殖民化现象的根本办法是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有三条基本途径:一是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二是承认和遵循共同的规范标准;三是建立话语民主的社会。哈贝马斯的理论对应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具有启示性。  相似文献   

7.
技术统治论是本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宣扬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技术统治社会。在这个社会,经济对于社会制度、阶级结构、观念形态的决定作用让位给了科学技术,国家权力也由资本家手里转移到了技术专家手里,马克思主义的“统治阶级”概念“过时了”。技术统治论是一种虚假的社会意识,所谓技术统治社会只是少数技术统治论者的一种构想。但由于这种理论或构想客观上起着掩盖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的作用,对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反抗这种统治的斗争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所  相似文献   

8.
政治冷漠已经逐步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关注政治冷漠现象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政治参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分析政治冷漠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入手,阐释了政治冷漠功能,力求对政治冷漠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将政治冷漠的定义归纳为行为论、心理论以及综合论三种观点,将政治冷漠的特征概括为稳定性、可变性和复杂性三种。认为政治冷漠既存在不利于政治民主发展的消极功能,也存在保持社会稳定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的认识论是以反思批判为特点,以解放的认识兴趣为标志的。哈贝马斯通过回顾哲学史上从康德到马克思的哲学反思阶段,批判了实证主义拒绝自我反思要求、只对经验事实进行描述的客观主义缺陷,建构了以兴趣为基础、兴趣和认识相互交叉的认识论。他特别强调解放的兴趣在认识论重建中的意义,认为解放的兴趣达到了自觉的社会反思批判的层次和高度,是合理理解技术兴趣和实践兴趣的前提。我们应该批判地借鉴哈贝马斯的反思批判的认识论,改变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单纯描述性的理解,凸显其反思批判的社会性维度。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认为,自近代以来认识论的发展是实证主义的知识学取代认识论。认识论从事于认识的批判,解答认识可能性问题,而实证主义知识学则局限于经验科学的方法论,将知识与科学等同起来,取消了认识的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陷入了唯科学主义和虚假的客观主义。哈贝马斯从认识对自身的反思入手,揭示了认识与兴趣的关系,批判了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及其科学观,为奠定社会批判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