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高三数学复习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主要强调对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注重"双基"的复习,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第二轮模块复习.主要是知识点的整合,注意各个章节知识点的联系,把第一轮中分割讲授的知识点、知识片段组织成知识链,注重知识点  相似文献   

2.
正复习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涉及概念复习的内容时,往往知识点多,若在复习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将知识进行重复,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整理和存取都是非常凌乱的。综观现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着如下情况:以知识点为中心;以做练习为途径;以师整理为主体;以改错题为目的。为此,笔者以为能否把"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让学生来整理"概念图",在收集和整理概念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系;在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甚至发现  相似文献   

3.
高三语文总复习既有"面"的铺展,也有"点"的突破。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对大多数知识点基本上能够掌握。但仍有一些模棱两可、得分不高的地方,这些知识点就是我们总复习要解决的难点。难点一:准确翻译文言文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作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的主线索,将知识点的复习纳入实验中,让学生在实验中领会、掌握有关知识,完成对知识的重现、提升和强化。  相似文献   

5.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由于知识点繁琐复杂,近年来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以各种形式出现在高考理综试卷中。通过对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的整理与总结,分析如何开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的有效复习,在笔者看来首先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知识点的串联奠定复习的基础,之后再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根据不同题型开展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则将宏观知识点微观化,通过这三点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复习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回忆,也不是教学重演,而是一个系统、全面的知识点梳理过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综合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复习,顾名思义,是将知识点反复温习。通过复习,学生可以对以往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可以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数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关键性作用。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在进行复习教学时,往往都是把书本中的知识"过"一遍,这样会使得成  相似文献   

7.
在"物态变化"复习中,运用课程整合能进行系统、深入的复习。课程整合打破了章节的界限,将相关的知识点按照内在的联系放在一起,使它们系统化、整体化。学生通过这样的复习能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把它们融会贯通,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英语复习课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复习课堂,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把握单元知识点,开展实践,构建新知,让复习课成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高考"卤代烃"复习为例,指出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必须加强研究,更新观念,重视对基础知识点的落实以及化学学科思想的融合,从而提高高三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统一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能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复习课不能简单地复习知识点,一定不能是零散的,复习课应该以"考试说明"为根据,以"教材"为准绳,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紧跟考试说明,梳理知识网络,注重与图形结合,精选习题。  相似文献   

11.
一、"点"的显现数学教材中的每一单元都包含着许多知识点,复习课之前,要事先告知学生复习的范围,让他们整理好复习要点。这样,学生通过归纳、概括、思考本单元的知识点,达到理解、形成知识链的目的。这一阶段的教学环节是:  相似文献   

12.
以"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课"的设计与反思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初三化学二轮复习中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把相关零散、单一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归纳、整合并有机地联成知识网络,以期变传统枯燥乏味的复习课为生动有趣的探究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学生经历一时段的学习后,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个知识点和方法点。但这些"点"是零散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图(题)一课"式的专题复习将之连成线、融成面、合成体。这种专题复习是以核心知识点为线索展开的,通过变式教学,将核心思想方法穿插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经过第一轮章节复习之后,初三化学教学进入综合性的专题复习阶段.在以往的复习过程中存在一些教师简单罗列知识点,用习题练习代替知识点等教学方式,学生机械记忆知识点,不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效率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锻炼,更谈不上提升科学素养.教师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要与新授课一样有明确的教学设计,确保复习课效率.下面笔者以在培训中开设的观摩课"我们周  相似文献   

15.
一般的复习课多是以教师主讲、学生练的形式来完成复习任务,但效果甚微,教师疲惫,学生沉闷.以一节"概率初步"复习课的两重改进教学设计为例,阐述通过激活学生复习热情,合理设计教学流程,用问题串联结知识点来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效率,达到复习课堂高效、学生学习快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总复习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复习内容繁多、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等因素直接影响总复习课的效率,很多复习课就是"炒冷饭"、"题海战"。怎样才能让复习课更高效,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呢?  相似文献   

17.
杨永明 《成才之路》2010,(27):43-44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是以复习知识点为主并对旧知识重新认识后产生新认识的过程.应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侧重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为第二轮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但如果让学生简单被动地参与复习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单元复习课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找准内容、制定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适度提升,发展提高"。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是复习课最核心的任务。因此老师要先弄明白所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正确认识各个知识点的本质,清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3,(67):73-75
<正>一、教学设计说明《图形的相似》是初三一轮复习第五章一节课的内容,安排在"图形的变换"之后的一节课。图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在几何学习上用处很广,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本节课知识点较多。传统的复习模式通常有两种:1.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点,再安排相应的例题和练习。2.从纠错范例入手来复习数学知识点,再安排例题与随堂练习。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比较稳妥地复习知识点、讲解例题和练习巩固,其不足之处是在课堂上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往往是被老师牵引着进行回忆、巩固和练习,过于被动。为了让初三复习课突显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复习课于学生,本节课在设计时重点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第1轮复习2013年9月~2014年2月目标:课本为主、基础能力过关第一轮复习的目标任务是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对《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内容逐一复习、各个击破,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掌握考纲要求的实质内容,打好扎实的基础。一、细读教材全面扎实,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力争全面了解教材所列知识点,不留遗漏。细读教材不能心存侥幸,不能存在某个知识点可能不考的念头,全面、细致、扎实研读教材要贯穿于复习过程的始终。要牢固树立"抓知识点的落实,过好基础关"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