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让教师养成读书、思考、研究的习惯,学校图书室为教师订阅了几十种报刊,添置了几百本教育专著。经过一段时间后,学校管理者发现,走进阅览室读书看报的教师并不是很多。针对这种现象,管理人员制定了一项“签时”学习制度,即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至少抽出2~3小时进阅览室看书学习,并由阅览室管理员负责记录。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决定教学成效的核心力量。不少教育界的同事都认同:要学生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乐于学习。所以今天我想将寻找课堂真谛的镜头聚焦于“教师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另类的课堂真谛——教师学习的有效性。与传统抽离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师学习模式相比,现在  相似文献   

3.
校本研修的重要视角之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然而,我们却常常听到教师们这样感慨:校本研修不能彰显教师的个性:研讨的专题没有系列。没有深度;成长的路上缺乏榜样与集体的力量;研修总是正襟危坐,没有“习惯成自然”……校本研修成了很多教师挥之不去的“负担”和“包袱”。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培训中的“项目学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健 《成人教育》2008,(4):60-61
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是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传统教师培训的“课程学习”模式,由于忽视了培训教师知识和经验的差异性以及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效果不明显。通过借鉴管理学的思想和方法,采用“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师培训,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的“交互性建构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与环境处于互动平衡中,互动的中断会引发作为探究的“识知”过程。“识知”创生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支持人继续行动。“识知”的过程作为一种经验,被感知后具有了“意义”而成为认知性经验,有引导未来行动的功能;将其转化为符号时则构成杜威所说的知识,有助于创生未来更明智的行动。这一认识论内含杜威的“双重学习观”:一是基于个体的“行动—反思—行动”逻辑而呈现的“个体性学习观”,二是其交流理论中强调的个体社会性“参与”所呈现的“集体学习观”。对教师发展而言,前者为教师个体的反思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后者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学习共同体这一具有民主精神的集体学习模式。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传统的中小学教师群体存在专业发展“单兵作战”、理论与实践难以融通、职业幸福感持续走低等问题,导致教师专业成长低效。“四有”好教师团队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致力于突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封闭路径,关注教师生命成长和职业幸福,构建跨越大中小学教师群体边界的学习共同体,激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团队综合育人、学科育人的教育价值,探索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对“唯是”的训释长期停留在随文而释上,不符合先秦两汉古汉语的语言实际。本文汇集考证了《左传》、《诗经》、《墨子》、《楚辞》以及《吏记》、《尚书》中的“唯是”、“唯时”的用例,指出:处于句首或句中的“唯是”、“维是”、“惟时,,除极少数用例外,通常是先秦古汉语中有一定使用频率的双音合成词。它是由介宾短语发展凝固成的囚果关联词语,训释时不宜分裂,方是符合语言实际的确解。  相似文献   

8.
校本研修的重要视角之一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然而,我们却常常听到这样一些感慨:比如校本研修不能彰显教师的个性,研讨的专题没有系列、没有深度,成长的路上缺乏榜样与集体的力量,研修总是正襟危坐、没有"习惯成自然"……校本研修成了很多老师的"负担"和"包袱"。试想,一线教师把最多的时间和心力都倾注在了一节一节的课堂上,如果不能在课堂这个"第一场所"找寻到愉悦、尊严和成功感,又如何去萌生内在的专业发展自觉呢?  相似文献   

9.
海静 《教书育人》2005,(9):60-60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日:“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旨在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回归育人新常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双减”政策之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推动深度、有效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学生学习提质赋能。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双减”政策为研究背景,对中小学教师深度学习的价值诉求、现实困境、发展理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助力“双减”更好落地实施,充分体现学校育人功能,最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被界定为服务业。这一行业要求学校和教师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家长和学生则有权选择学校和教师。置身于这种“服务”和“选择”的双向互动背景下,教师要做到“优质服务”,一方面要坦诚合作,因为它有利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会有良性竞争,因为它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氛围,以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提速。  相似文献   

12.
变脸,乃中华之国粹,随着改革浪潮的日新月异,教师也应该学习这门艺术了,这主要关系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师教学策略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性学习”课程正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有机构成,它的“通过转变学习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本质与“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根本特征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态度、方式及内容上有相应的策略转变,其中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态度转变与情绪控制、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等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后方法教学理论使人们认清语言教学的本质,有助于语言学习和教学,它要求外语教学要进行变革和创新,其特殊性、实用性和可能性三个参数和宏观策略框架给外语教师指明外语教学的方向,也对外语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后方法背景下,外语教师需具备自主性能力、创新能力、全新的外语教学能力、行动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梁栋 《生活教育》2015,(4):110-111,125
"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童心"不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品质,也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种忠诚,更是教师"圆梦"所需要的品质与操守。  相似文献   

16.
非正式学习是中小学教师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当前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面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式单一、城乡教师非正式学习存在较大差距等现实困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主体、内容、时空等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在这一影响和推动下,混合学习、跨界学习、网络社群学习必将成为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德银 《教书育人》2002,(11):37-38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和与教师共同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每一个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权威性到平等参与,共同研究合作;从知识的传递到学生学习的促进、组织、指导。在探究性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那么,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发挥哪些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贵刊2006年第5期刊载了於德甫先生的《我对自主学习的自主解读》一,就“自主学习”从本内容选择、学习方式选择、答案选择、作业选择四个方面做了很有创见的分析,读后颇受启发。我们觉得章对自主学习的解读还可以扩展开来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中所提到的自主学习操作措施还有可推敲之处。这里说说不成熟的意见,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就是把学生当成探究者,把数学学习活动转变成学生“做数学”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人的认识并不是外在的被动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文化—活动"理论源于维果茨基的研究,现已在西方得到了很大发展。该理论反对简单思维,以对于心智的重新理解为突破点,认为心智既涉及内心活动,又涉及外在行为,由个人观念和他人经验或公共知识等文化要素共同构成;心智既属于个体,也分布在群体之中。学习是主体跨越其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当代"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已经从儿童学习拓展到成人学习,从单向流通拓展到共同建构,从能力差距拓展到概念差距。学习可相应地理解为不断重构实践模型的过程、生成个人理论的过程和参与共同体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