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烙饼的机智一个星期六的晚上,难得贝塔米、爸爸、妈妈都休息。爸爸建议吃一顿特别的晚餐。妈妈想了想说:“难得今晚一家人团团圆圆,让你们尝尝我最拿手的烙饼吧!”贝塔米和爸爸都表示同  相似文献   

2.
星期天,小聪聪拉着爷爷的手去逛街。路过一家香喷喷的烙饼店,爷爷买了两张烙饼,祖孙俩边走边吃。爷爷说:"一张圆形烙饼,切1刀只能切成2块,切2刀,最多能切成4块。切3刀最多能切成几块呢?"  相似文献   

3.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被公认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至今仍为书法爱好者酷爱。“坦腹东床”的故事说的就是王羲之。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个门客到丞相王导家去选女婿,王导领着门客“就东厢遍观子弟”。门客回来复命,对郗鉴说:“王家的年青人都不错,但是听到有人选女婿,却变得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坦腹吃饭的,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位女婿就是王羲之。这就是“坦腹东床”代表择婿的典故。遂  相似文献   

4.
一字千金     
书法圣人王羲之身患重病,气息奄奄。他觉得自己劳碌一生,却没有给儿女留一点财产。于是他强打精神,写了一幅字画,然后嘱咐儿子说:“把我写的这幅画卷好,拿到丞相府门前叫卖,外面只许露出王羲之三个字。记住,非千金不卖。”王羲之死后,儿子王献之便遵照父亲的遗嘱,拿着字画到丞相府前叫卖。这天,李丞相去早朝,在府前,见到王献之拿着一卷字画正在叫卖。字画只露出一个头,上写王羲之三个字。李丞相走近前一看,果然是王羲之的亲笔,很是欢喜,拿起字画刚要打开仔细看看,王献之一把夺下字画说:“家父临终有遗言,这是墨宝,要先买后看。”李丞相无奈,…  相似文献   

5.
烙饼     
方丹敏 《大学生》2013,(3):24-24
“你不会烙饼?!你不会烙饼?哈哈哈哈……”王阿姨惊天动地的笑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她不会烙饼!她不会烙饼!哈哈哈哈……”王阿姨又惊天动地地来了一遍。  相似文献   

6.
糖烙饼总督听了甲鱼蛋警长的汇报,又召来阿宝船长了解情况。阿宝船长将丝瓜络镇长借审案之机泄私愤动手打人的事说了。糖烙饼总督不信,说:"有这等事?"阿宝船长说:"您看了就知道了。"他挥手命二条去传夏美瓜太太。  相似文献   

7.
王羲之出生之际,正是西晋王朝亡国之时。其时,是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年),王氏家族与司马家族新亭对泣、仓皇辞庙,退守江东。史称“永嘉南渡、衣冠过江”。王氏家族南迁后,他们的居住地问题,一般都用“西晋末年移居江南”一说来一笔带过。经考,王氏家族西晋末年移居地为晋陵(今江苏常州)。王羲之生年,学界有5种推定,《辞海》选的是“公元321年-379年说”,依此说,王羲之应生于晋陵。《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选的是“公元303年-361年说”。依此说,王羲之长于晋陵。  相似文献   

8.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百二十七页在叙述王羲之的书法时说:“东晋的王羲之吸取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立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隶书的形迹,达到独立完美的境地。他还善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说王羲之的字象浮云那样在天空飘荡,象受惊的龙那样矫键地舞动。如果仅从字面来看,似乎很贴切。其实,“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并不是赞美王羲之的字。因为: 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一语出自《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云:“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出处就可以看出,它是作者用来赞美王羲之的笔势,而不是用来赞美他的字的。在中国书法理论中,笔势和字是有根本区别的。“笔势”一词中的“笔”是指用笔;“势”  相似文献   

9.
秘诀何在学习也有秘诀吗? 有的人总希望它是应该有的。古埃及皇帝波多芬梅问几何的发明者欧几里得,能不能把几何给他解释得简单点,欧几里得回答道:“几何里面没有为皇帝准备这种办法。”欧几里得难为情地说出了一句老实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向父亲询问学习书法的秘诀,王羲之指着家里的十八只水缸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十八缸的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羲之讲得似乎太具体了,这算得上什么秘诀呢? 可是,也有把自己的“秘诀”出诸于世的。俄罗斯天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全部秘诀在于我每天准确地工作,我给自己订  相似文献   

10.
对联故事     
王羲之的半截联东晋时,年节将至,大书法家王羲之挥豪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料儿子刚贴在门口,就让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谁想贴出不久,又被酷爱他手迹的人“盗走”。眼看就要过节了,家人很是焦急。王羲之略一沉思,笑着又写一联,然后叫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下子没人“盗”了。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两个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福  相似文献   

11.
“羲之之书晚乃善”语出唐宋八大古文家之一曾巩之《墨池记》,意思是说晋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此句陈述简洁、明了,可谓“语貌不扬”,然此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却非同小可。一、世人皆云临川城东新城之池为王羲之学书的墨池,荀伯子《临川记》亦记载如是。曾巩不为旧说所囿,敢问“岂信然邪”,理由是“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的王羲之“岂有倘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江西临川)邪?”倘徉肆恣的游历造就了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笔势。而临川至多是王羲之青少年时期客路中的一处,对成就书法家王羲之有…  相似文献   

12.
春节前,李明的爸爸买回两瓶同样重的色拉油,买回的当天烙饼用去了甲瓶油的3/5千克,爸爸说甲瓶色拉油不如前几次买的好,妈妈说哪天烙饼再用乙瓶的油看看怎样。过了两天,用去乙瓶油的3/5,李明的爸爸.想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就问李明:“你说这两瓶色拉油哪瓶用得多?”  相似文献   

13.
“岔说”是指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某种需要,故意岔开话题、避开矛盾的一种说话方式。这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中较多见。笔者到陕西临潼参观民俗馆时,导游介绍说:“陕西有四怪:房子半边盖,烙饼像锅盖,面条像裤带,陕西的姑娘不对外。”这前三句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说明了陕西民居和食物方面的特点,最后一句是岔说,纯属幽默逗笑,想必陕西的姑娘不仅有嫁  相似文献   

14.
吴连根 《海南教育》2014,(18):44-45
“优化”思想是在多种可行方案中通过比较挑选出最优方案的思想,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笔者在市优质课比赛中执教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这一内容,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烙饼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本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优化”思想,比较是一种切实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比较策略在“烙饼问题”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在比较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优化”思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写字的秘诀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他七八岁时就能写出一手好字,大家都十分喜爱他。有的说:“献之,你真了不起!”有的说:“他简直是神童!”他被夸奖得骄傲起来,练字也没有以前那样认真了。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师:(在黑板上写了"烙饼"二字)请同学们猜一猜,这节课我们会学习"烙饼"的什么内容呢?生:老师可能是教我们怎  相似文献   

17.
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小时候练字十分刻苦。可每当他高高兴兴地把自己写的字交给老师卫夫人时,老师总是摇摇头说:你的字写得太死!王羲之为此十分苦恼,但  相似文献   

18.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向父亲求教学习书法的秘诀。王羲之指着家里的十八只水缸说:「你把这些水缸的水写完  相似文献   

19.
提到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潇洒飘逸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兼采众家之长,论者称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有“书圣”之美称。其实,王羲之在诗文写作方面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名士41人(一说42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这些诗做的书序《兰亭集序》,以文采书艺双绝而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计说明:本文叙述了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刻苦练字、笔力“入木三分”的故事,本篇课文结构采用总分法,先总述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然后举例分述,一例是讲王羲之从小刻苦练字,另一例是讲他的笔力入木三分,从而激励学生向王羲之学习,学习他苦学苦练,坚韧不拔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