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被著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之后,通俗与经典这两个词再次造访读者的心田。现在的传媒一次又一次地演绎着张爱玲40年代初出名要趁早呀的个  相似文献   

2.
1990年初冬的一天下午.在济南火车站以看自行车为生的李桂英和丈夫董善兴路过一处僻静的地办,隐约听见婴儿的哭声,他们在草丛中发现一个蠕动的包,打开一看,竟是个弃婴。李桂英急忙脱下外衣将孩子包好,抱回家一称还不足3斤。  相似文献   

3.
真情是一股清风,清凉我们的心;真情是一米阳光,温暖我们的心;真情是一盆清水,洗涤我们的心。真情是上天赐给我们最美的东西,真情是上天送给我们最纯洁的爱……请品读这几篇关于人间真情的美文,感受人间至爱真情。  相似文献   

4.
阅读导航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寂寞的角落.也有爱的阳光。生命原本孤单、艰辛,但只要有爱在心与心之间流转.生命的花园就会芬芳绚烂。有爱的地方.就有幸福的天堂.有爱的地方,就有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说,一个女大学生,每天只吃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和咸菜,凉了就在暖气上烤一烤,你相信吗?如果我说,一个女大学生她每个月所有的生活费加起来不过百余元,你相信吗?如果我说,一个女大学生穿的都是别人送的衣服,她每个月还要从仅百元的生活费里拿出一部分,给年近八十的父亲买点水果,你相信吗?  相似文献   

6.
李柳君  邓赛  张理现 《辅导员》2009,(11):22-22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在各种文体样式中,人间真情类题材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有关人间真情的文章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绝不是选编者的心血来潮,而是有意为之。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人间真隋文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是我国十八世纪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力作,其现实性除了表现在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的批判和讽刺外,还表现在书中所蕴含的各种诚挚的人间真情中。我们应充分认识这部分积极情感在全书中的作用和其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总是极力组织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师生处于生活真实细节的交流,整个课堂都使得孩子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思,有乐可寻的轻松氛围之中,话题符合孩子的心智,内容的传授新鲜自然,孩子脑力劳动参与性处于被吸引的积极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荧屏激烈竞争的今天,情感真人秀栏目作为独特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充斥着观众的视野。该文试从电视叙事学的角度,将中国最初的情感类栏目《真情》和当今情感秀首屈一指的《人间》栏目进行对比,通过两者的异同来探析该类节目的叙事策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放弃工作机会,开始支教生活 2005年大学毕业时,我作为全校唯一入选的毕业生志愿者,被团省委选拔安排到闽西北最边远的山区县——建宁,开始了我充满激情的支教志愿者生涯. 在支教生活的两年中,我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兴趣和需求,虚心向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求教,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设计教学方案,力求达到教学标准,满足学生需求.  相似文献   

11.
宋代朱熹用《观书有感》一首诗,恰如其分地表白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如我们把一本好书比作“半亩方塘”那“天光云影”热闹非凡的景象是从何处涌来?是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活水”就是人们的生活,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李俊 《文学教育(上)》2008,(19):127-129
1943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应该让中国文学史记住的一年。因为就是在这一年,中国文学史上横空出世了一颗璀璨的明星——“孤岛”时期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其上世纪40年代的作品不仅在时为孤岛的上海迅速窜红风靡,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又于华语文坛再度成为阅读与研究的热点,影响并造就了一批与她有着相似创作风格的现当代作家,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不可不谓之深远。更为有意义的是,张爱玲以她的作品建构了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家常现代性”。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一个20世纪40年代红极一时的女性作家,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于沦陷区的“孤岛”上海。张爱玲以小说登上中国现代文坛,在日寇入侵、国土沦丧之际,编织沪港百余年来男男女女悲欢离合的密密情网,展现给世人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传奇世界;而在散文中,张爱玲以她女性特有的柔性眼光,平铺的笔调构勒真实而鲜活的生活层次,在战火腾飞,血与泪的抗日救国时代背景下却谈吃穿、谈女人,谈哲学、谈艺术、谈理想,构成了一个随意琐屑的世俗世界。给人的感觉似乎多的是对物质生活的沉湎享受、津津乐道,因而长期以来为人诟病。本文试从沦陷区的写作背景和张爱玲的人生历程来理解她在尽情渲染世俗繁华的背后所潜藏着的深深的悲凉的家国情结。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元月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50年来罕见的雪灾、冰冻天气,农业、交通、电力等遭受严重损失,截至2008年2月15日,雪灾造成107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全国人民在这场抗击雪灾的斗争中,齐心协力,涌现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感人的事迹,传颂在祖国大江南北,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王晓玲 《学语文》2007,(3):5-35,38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以四十年代初战乱连连的旧上海为背景,叙述了被封锁的电车车厢内上演的一幕凡俗人生风景图。整个作品中的人物,故事,表面看起来显得漫不经心,简简单单,然而经过作者卓越的艺术穿透力,却变的精致而又细腻。  相似文献   

16.
李雪 《东吴学术》2023,(3):115-122
在1970年代的主流文学内部,小说仍有各种回应时代的策略,并具有有限的发挥空间。通过对1970年代文艺期刊、报纸和短篇小说集的整理,本文将1970年代的短篇小说分为三类讨论,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了它们与时代、政治、文学资源等的关系,在呈现这一时期短篇小说的总体面貌的同时,也强调作品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邓媛媛 《考试周刊》2009,(13):17-18
张爱玲对女性的书写是独特的,通过对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作为一种“第二性”的存在的真实生存状态。在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的存在固然有值得同情与怜悯之处,而张爱玲却用一双犀利的眼看到她们身上所存在的源自女性自身的内在悲剧。张爱玲清醒地看到女人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写出了女人的焦灼与无奈,扭曲与沉沦。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致胡兰成的信,委婉,决绝,如雪般覆盖爱恨情仇,“杀”人于无形,正是绝交信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将批判的眼光转向民间,批判传统化在现代洋场与西方化所孕育的怪胎;她在殖民地语境下为“个人性”张目,与在同样语境下的郁达夫、戴望舒等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未来,你将成为怎样的人”,这一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从“你”的视角直接切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以“未来”作为叙事说理的前提,以做“怎样的人”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能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充分地展示,因此,这个题目是一个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