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在绝对零度时热力学体系混乱度的值,目前出版的教科书中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即“在绝对零度时,分子的热运动可以认为完全停止,因此可以说体系的无序度等于零”;也有的叙述为“没有混乱度”;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此时“体系的混乱度最小”。我认为第三种说法较为妥贴。因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同位素的比例及核自转都不改变,所以在 OK时,完全晶体中的各粒子都处于最低能级而其  相似文献   

2.
“教学密度”的提法在教学和教研中经常出现,但对“教学密度”的理解却出现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教学密度”是教学量的增大,单位时间内教更多的知识,使授课知识点增多;有的认为是怎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多的训练,是方法问题,有的教师也许还搞不清“教学密度”是什么,总之,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出现混乱,必须用更好的提法,才能有利于教师统一认识,提高教学质量。本人认为“教学密度”提法有失偏颇,容易造成教师理解的偏差,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误导作用,不利于对课堂教学的探讨。如能把“教学密度”替换为“教学效度”,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问题,从1978年以来,史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先后发表约40余篇文章。各持己见,众说不一,但归纳来看,有三种提法。即封建政权说;两重性政权说,农民政权说。所以存在意见分歧,我们认为:一是在阐述问题时,有所脱离农民阶级的具体事实;二是在于分析该问题时所持的标准不同;三是立论点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一致。现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提出以下粗浅的意见。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学文献中,“经济制度”、“经济形式”和“社会经济形态”这三个不同的概念经常产生混乱,引起人们的激烈争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更好地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我们有必要对此三种不同的经济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经济制度”、“经济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三种不同序列的经济范畴,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种不同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第一个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是经济制度方面的范畴体系,可概述为“原始经济制度——奴隶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共产主义经济制度”;第二个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是经济形式方面的范畴体系,可概述为“自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学文献中,“经济制度”、“经济形式”和“社会经济形态”这三个不同的概念经常产生混乱,引起人们的激烈争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更好地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我们有必要对此三种不同的经济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经济制度”、“经济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三种不同序列的经济范畴,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种不同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第一个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是经济制度方面的范畴体系,可概述为“原始经济制度——奴隶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共产  相似文献   

6.
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人民内部有没有阶级斗争?这一问题的讨论涉及如何客观估计当前阶级斗争的形势,如何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如何正确开展阶级斗争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个人不同意“人民内部不存在阶级斗争”这种意见.对于“人民内部存在阶级斗争”这种意见则感到提法过于笼统,容易造成误解和混乱.我认为比较确切的提法应当是:“人民内部存在阶级斗争因素”.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二册对“顺叙、倒叙、插叙”有两种不同归类的提法:在教材332页《记叙文的阅读》里说:“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该册课本84页作文训练《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中又说:“记叙文常常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记叙(记叙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要了解这些方法的特点、作用和要求。顺叙是基本的方法,在文章中,它与其他方法经常配合使用。”在同一册教材出现两种截然相反归类的提法,自然会给语文教学带来麻烦。笔者认为,教材84页对“记叙顺叙”和“记叙方法”的归类提法是正确的,而332页将…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有机化学讨论对映异构现象时,对有机分子的“不对称性”、“非对称性”和“手性”诸概念,现行的教科书提法较为混乱。有的认为,手性碳原子也叫不对称碳原子。有的也倒过来。这就好象把手性和不对称性等同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看法,认为班主任专业化的提法不妥。因为凡是做老师的都能当班主任,班主任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或者认为当前所谓班主任工作还“不专业”,还没有达到专业化的水平,专业化的提法为时过早。这两个问题实际上说的是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班主任专业化问题。下面我和班主任朋友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了现代汉语教科书中关于词的本义与基本义的提法的混乱,并提出了廓清这种混乱的某些主张。文章分四点来讨论:一、现代汉语教科书中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的提法尚有未知因素;二,在谈词的本义这个问题时,要不要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如何理解现代汉语词的本义问题;四、就现代汉语而言,词能不能分本义与基本义。  相似文献   

11.
“熵”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通俗地说,“熵”就是“混乱度”,所谓“熵增”就是指混乱度增加,而且熵增过程是可以自发进行的,而熵减的过程则不能自发进行。例如:潦倒的人,常常是头发蓬乱,这就是头发的混乱度增加了,这个过程是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2.
所有教科书及参考书中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HX中只有HBr有过氧化物效应。其原因一般书中回避了这一问题,但现行“高等学校教材”“有机化学”及邢其毅等编“基础有机化学”中说是热含OH为负。作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对,(文中是“提法不妥”)。其原因应是活化能(E)。并用活化能(E)对HX中只有HBr有过氧化物效应作了阐述。文章从下面几个问题阐述的: 1、过氧化物效应的提出。 2、HX中只有XBr具有过氧化物效应。 3、为什么HX中只有HBr有过氧化物效应。 a、有关文献中提法 b、作者的提法及原因 (文中标题没有列出)。  相似文献   

13.
“李杜优劣论”是个老问题。这个问题一般有三种提法,即“杨杜抑李论”,“杨李抑杜论”、“不可分优劣论”。笔者认为,第三种提法较为公允。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看,李杜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不应强为优劣,妄加抑杨。随着李杜研究的深入发展,将会进一步对李杜的不朽成就作出细致深邃的开掘。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是谁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十年,毛泽东、郭沫若等人在世时,通过不同形式指认“友人”为周世钊。然而,1982年乐天宇五次“回忆”了“友人”是指乐天宇、周世钊、李达三人,这就是后来的所谓三人说,随后萧永义、易孟醇等又有了新的“友人”说。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可谓越来越混乱。但是,事实上,毛泽东不可能答诗李达、乐天宇,只能是答诗周世钊。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新课题,教育理论界对这个课题有不同的提法,如:“教育要面向市场”、“教育要进入市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等等。无论提法如何,问题的实质与核心,归根结底都要聚焦到引入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这一点上。笔者认为,这个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涉及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层次。  相似文献   

16.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很多学生往往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观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秩序混乱;小组汇报时,经常是说“我觉得……“”我认为……”,而不是说“我们觉得……“”我们小组认为……”等。造成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的培养无法进行。2.合作学习缺乏深思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明确自己的任务,有时也缺乏自主学习的基础准备,不进行深入思考,不进行充分酝酿,出现了矛盾和问题时,没有经过讨论的协商,马上…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由“应试教育’响“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模糊观念,兹列几种于下:①根本无异论。认为“应试教育’概考试也讲素质,“素质教育”讲素质也要考试,根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表面提法不同而已。②大同小异论。认为“应试教育”比“素质教育”少了美育课、劳动教育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修点、补点、加点就可以了,无须大动、大改、大变。③互相渗论透。认为“世事无绝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你中有找,我中有你,互相渗透,不易分清,你说它像什么它就像什么,难以一刀两断。④同等重要论。认为“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正确贯彻教育方针,必须克服“三脱离”做到“三结合”。这是教育能否为政治、生产服务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中两条道路的斗争。我认为语文教学做到“三结合”有两方面的含义:最主要的一方面是把当前政治斗争、生产建设的具体生动的事实、先进的生产方法、科学知识充实到教学中去,这可以说是改进教学内容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正确了解分析教学对象,以便教学时根据不同学校、  相似文献   

19.
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新版本中关于连词“则”的用法的解说有不当之处:第一,举例有问题;第二,第二种关系与第三种关系分开固然有道理,但教材表示“情理上的联系”的提法作为划分的标准不科学;第三,“则”从训诂上没有“原来已经”的意思。还存在“先秦以前的上古汉语”提法不妥当,教材部分注解存在施训不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拙文说:“‘外臣’国的情况同文、景以前的‘内诸侯,国相同。(不过法律比较落后)”,又说,“汉代的‘外臣’是与‘内诸侯’相区别的名词”。陈庸龙同志认为,这在提法上是前后矛盾的。依我看来,两种提法并不矛盾。拙作已经指出:“外臣”国和“内诸侯”国之间有“异”、有“同”。“在文、景以前的‘内诸侯’国,其国王要受封,不能称帝,自丞相以下的官吏由国王任命,有自己的法律”。在这几点上“外臣”国和“内诸侯”国是相同的,如果没有这几点相同,则一、西汉政府争取南粤和朝鲜等国作为“外臣”国,便没有多大意义了;二、南粤和朝鲜等国也不愿意成为“外臣”国了。它们的“同”,不仅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争实,而且饶有奥妙的作用在内。“外臣”国和“内诸侯”国除了“同”之外当然还有“异”。这里所说的“异”,是指法律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我的两种提法在具体内容上各有所指,是不矛盾的。在“属国”问题上,陈同志只承认西汉的“属国”是行政组织,而不承认它是行政区划,认为《汉书·地理志》没有把“属国”列为郡一级的行政区划,也不是班固的遗漏。对此,我有如下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