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用钨坩埚和玻璃碳涂层坩埚蒸镀金膜,采用EDS分析金膜表面黑色颗粒的主要成分。对比金膜表面黑色颗粒分布的密度;根据两种坩埚蒸金膜时的物理学特征不同,研究黑色颗粒产生的机理,解释碳玻璃涂层坩埚蒸金黑色颗粒较多的原因;并利用玻璃碳坩埚采取不同的工艺条件进行对比试验,成功减少了金膜表面的黑色颗粒,为教学实验、真空镀膜工艺和集成电路生产领域蒸镀高质量的金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MBE中坩埚的结构、坩埚材料的性质、加热原理.根据MBE的使用经验和工作特点,重点分析了可能引起坩埚损坏的原因,为使用MBE以及同类实验设备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用熔融石英坩埚氮化硅涂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熔融石英坩埚是生产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的必要容器,为脱模方便,需在其内表面喷涂一层氮化硅.采用高纯氮化硅粉在国产石英坩埚上喷涂,研究喷涂氮化硅浆液时石英基底温度和涂膜厚度对石英坩埚氮化硅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纯氮化硅粉喷涂石英坩埚基底,温度应在40℃以下且喷涂涂层厚度不宜超过80μm.  相似文献   

4.
为了说明空气中有氮气的存在,通常总是要求把镁带放在一个带盖的坩埚里灼烧。这样,通常会在瓷坩埚上留下黑色的污点。除非你把坩埚上那层釉毁掉,否则要除去黑色的污点是不可能的。为避免上述问题,兹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5.
1 实验装置如下图全封闭铁硫反应装置图2 实验仪器及药品  大培养皿、带盖的小坩埚、 5 0 0ml钻孔烧杯、带导线的橡皮塞、5 0ml注射器 ,4支 5号干电池及导线、NaOH溶液、铁硫混合粉末。3 实验步骤3 1 取铁硫混合粉末 (硫比理论量稍多一点 )一药匙于坩埚盖上 ,并压实。3 2 将坩埚置于培养皿中 ,再加入约2 0 0ml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3 3 将二片滤纸放入烧杯底部 ,加少量NaOH溶液润湿 ,再将烧杯罩在坩埚上。3 4 用带针头的 5 0ml注射器抽取烧杯内的空气 ,使液面稍低于坩埚盖 (该操作目的是防止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气…  相似文献   

6.
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人教版必修1中采用坩埚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而鲁科版则采用在石棉网上加热(装置如图2所示),两种方法均有许多缺点.用坩埚装置可视性差,实验之后附在坩埚底部的黑色物质较多,难于清洗;若在石棉网上加热,实验时间长,表面黑色物质附着多,燃烧刚完成时很难看到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氟硅酸钾法测定硅铁合金中的硅。试样用KOH和KNO3混合熔剂在镍坩埚中熔融,选取了最好的熔融条件,熔融温度420℃,熔融时间11 min。消除了铝钛的共沉淀干扰,避免了用Na OH和Na2O2熔样时的起火爆炸现象。同时也减少了对镍坩埚的损害,坩埚的寿命提高了10倍。采用自制的抽滤装置,抽滤速度快,滤纸不会穿漏,残余酸易洗涤、中和,无漏滤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提拉法晶体生长中,坩埚内的熔体受到多种驱动力的作用,主要包括:由熔体内部温差驱动的浮力、自由表面温度梯度导致的热毛细力、坩埚和晶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科里奥力,因而坩埚内的熔体流动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流动状态.通过数值计算,模拟熔体内的对流流动、温度分布及晶体生长界面的形态,研究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热质传输从对称到非对称的演化以及对流对固液面表面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初中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按义教教材(全一册)P.84的装置和教参所示的较为复杂。为此,我对碳还原氧化钢试验进行了改进.如图Ⅰ、图Ⅱ所示准备了两套装置.图Ⅰ装置是用刚点燃的喷灯(温度低些)加热约40秒左右,可见试管Ⅰ内黑色粉末变红,试管Ⅱ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气体产生.然后移去盛石灰水的试管,撤去装置Ⅰ中的喷灯.此时喷灯的温度正高,按装置Ⅱ用此喷灯对坩埚加强热(坩埚内盛放的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按教参的比例混合均匀且压实),不到半分秒,突然坩埚内象火山爆发一般,火光及少量粉末喷出,坩埚通红,剧烈…  相似文献   

10.
部编四年制中师化学教材关于“弹性硫的制取”实验,方法过于简单,效果欠佳。我们将实验方法作了改进,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操作步骤: 在一坩埚中加入少许硫粉(约5克),用坩埚钳夹住坩埚在通风橱内用微火加热,并不断振荡,待硫黄全部熔化并至沸时,按上图的操作方法迅速将液体倾入内盛冷水并有一个三角漏斗的烧杯里,即得似软橡皮筋状能拉伸的弹性硫。注意事项: 加热硫使其熔化并至沸,一定要用微火,不能过热。否则,一部分硫将熔化呈褐色,粘性增  相似文献   

11.
课本上铝热剂实验的缺点是:坩埚极易因高温而炸裂,或因粘连不能再用;看不见铁水流淌,把铁板焊在一起,没体现实际应用。经改进后的摸拟实验法的优点是:容器坩埚不会炸裂,可连续使用;更重要的是能直观地看清铁水流淌,把铁板焊在一起,摸拟了生产实际应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生动明快,能激发学生兴趣,充分体现本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一、实验前的准备自制坩埚:1.取空罐头盒一只(高约5~6厘米)在盒底部中央钻一小孔,孔径约0.6厘米为宜。2.将石墨粉与粘土按1:2混合调制成软硬适度的泥块,装入罐头盒抹成漏斗状,留出底孔,晒干备用。二、实验步骤 1.取薄纸一片折成漏斗状,套入自制坩埚,堵住底部小孔,以防试剂漏出。  相似文献   

12.
化学课本上要求在一个铁坩埚里放入锌粉0.5克,加入碘粉0.5克,混和后,加水1~2滴作为催化剂,观察实验现象。如此操作容易使锌粉和碘粉的混和物铺在坩埚底上,这样只有水滴到的地方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作用。另外,产生的碘蒸气有毒,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建议用试  相似文献   

13.
取6克白净的细砂和9.6克镁粉混和均匀,置于铁坩埚中,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0.5克KClO_3(或Na_2O_2)和0.5克蔗糖混和均匀,堆于细砂和镁粉混和物上。滴1—2滴浓H_2SO_4引燃,产生大量的热量使SiO_2和Mg粉发生剧烈反应并呈炽热状态,待冷却后即得灰黑色  相似文献   

14.
中学的三册化学教材都提到“镁在空气里燃烧”方面的知识。教材所讲述的内容是逐步深入的,因此教学要求应有所不同。镁在空气里燃烧的反应相当复杂,主要生成物是氧化镁和氮化镁。学生比较熟悉镁跟氧气的反应,实际上镁跟氮气的反应也很激烈。我们用瓷坩埚盛适量镁粉,用小块薄石棉板盖住坩埚,用针在石棉板中央穿一小孔。灼烧坩埚,当达到反应温度时,有耀眼的强光发出。由于镁在有限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很少。反应结束,镁基本上已转变成氮化镁。在反应中如有少量碳存在,更有利于氮化镁生成。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各年级的程度提出符合实  相似文献   

15.
铝热剂实验的改进西安消防指挥学校(710021)赵瑜各类教材中铝热剂的实验都要求在耐火坩埚中操作.由于有些实验室常缺少耐火坩埚,商店也不易买到,因此笔者将铝热剂实验作如下改进.用包装较好的香烟盒中的铝箔两张剪成和定性滤纸同样大小的圆状;然后分别折叠成...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实验教学用燃烧热量计的精度,对GR3500型燃烧热量计进行了系列改进。改进工作包括:为量热桶增加桶盖和加热器以减少水的蒸发和调节水温,采用石英坩埚替代合金坩埚以避免金属坩埚氧化造成的误差,给恒温夹套增加温度控制系统以保证夹套温度稳定;采用高分辨率的温度采集电路以增加温度测量的精度;采用电容放电点火电路以精确控制点火电能。按照精密燃烧量热实验的方法,采用标准物质苯甲酸对热量计的能当量进行了标定,并测试了萘的燃烧热。结果表明,改进后仪器的能当量的相对平均值标准偏差为±0.02%,萘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测量值为(-5 152.6±2.7)kJ/mol,与文献值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尽介绍了利用镍坩埚熔融法(烧结法)测定粘土中各类氧化物含量的方法、原理及步骤。  相似文献   

18.
偶然与科学     
从对偶然的研究探索而获得科学发明、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比比皆是。"烘"出的烈性炸药瑞士化学家桑拜恩做实验时,把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装在坩埚里,在炉子上加热。可一不小心坩埚被他打翻了,灶台上、地上到处洒满了混合液。桑拜恩情急之中,随手拿起妻子的围裙进行擦拭。擦完之后,他把围裙放在炉子上烘干。过了一会儿,却发生了爆炸,围裙瞬间化为灰烬。  相似文献   

19.
用瓷坩埚做硝酸钾在熔化状态时的导电性试验,是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化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这个实验的主要困难是硝酸钾熔化得慢,用酒精灯加热更慢。在瓷坩埚里硝酸钾即使熔化,学生也看不到熔化现象。我们改用自制U形硬质玻管来作硝酸钾加热熔化的容器,因为玻管容积小,硝酸钾用量少,就容易熔化。而且玻管是透明的,容易看到熔化现象。现在把这个实验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聚四氟乙烯坩埚代替铂皿测定水泥熟料及原材料中的碱含量经济实用,经试验表明其准确度与精确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