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要实现教学情境的优化,其创设的时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文章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情境创设应把握的几个时机: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在学生价值观出现冲突时;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满足学生探究心理时;满足学生好胜心理时;满足学生情感需求时。  相似文献   

2.
《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第十条中的第2小条讲到了“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对这一条,我们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郭振磊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冰花,小朋友们都很好奇,围着郭振磊问个不停,我们发现后,引导幼儿猜一猜:这个冰花是怎样冻成的?幼儿想像的闸门打开了,他们讲述了很多种冻冰花的方法,最后,又请郭振磊小朋友当“老师”讲述了他制作冰花的方法,小朋友听的可认真了,有的小朋友还用各种标记符号将制作冰花的方法记录了下来。于是,大家约定,晚上回家…  相似文献   

3.
<正>让孩子学会交流,能够把心中所想写下来,是小学语文最重要的学习任务。要想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首先就要大量积累语言,在积累中模仿和运用,才能形成自己的语感,写出通顺有条理的句子。积累语言,就需要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鲁迅先生在提到写作时,曾经说过:"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鲁迅的话看似简单,却告诉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除了大量阅读之外,别无他法。每一版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4.
1.当学生提出与教师设计意图不同但又有联系的问题时,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与课本或教师设计中不同的观点和做法。这时候,教师不要忽视、忽略或者搪塞掉,一带而过,而应及时作出反应,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凸透镜》一课时,当从凸透镜中看到远处物体成倒像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提出“怎么成个倒像,而不是个正像”,有的提出“怎样让像正过来”,还有的提出“如果把两个凸透镜重叠起来,能不能把像正过来”。  相似文献   

5.
张海涛 《科学课》2008,(12):51-51
1.当学生提出与教师设计意图不同但又有联系的问题时,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与课本或教师设计中不同的观点和做法。这时候,教师不要忽视、忽略或者搪塞掉,一带而过,而应及时作出反应,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凸透镜》一课时,当从凸透镜中看到远处物体成倒像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提出“怎么成个倒像,而不是个正像”,有的提出“怎样让像正过来”,还有的提出“如果把两个凸透镜重叠起来,能不能把像正过来”。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则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对立而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开放的课堂:问题学生提,结论学生探究,方法学生摸索,结果学生评价,甚至让学生上讲台讲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挑战知识权威,于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事实上,开放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增强,更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步骤、有艺术的激励、引导、调控,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引导时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反映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与教育艺术水平.在教学中,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是按照原定计划继续授课,还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有精准的判断力与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文章从学生思维的疑惑处、错误发生处、课堂节外生枝处以及学生思维的肤浅处等方面,具体谈谈如何把握好引导时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表现,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利用活动、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与事,再设置一些特别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感受就会很深刻,学生才会有事好写、有话好说.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从某个角度来说,就要把握好引导学生的时机,因势利导,打破思维的僵局,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从某个角度来说,就要把握好引导学生的时机,因势利导,打破思维的僵局,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课堂是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数学学习是互动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交流、碰撞、生成、发展中,学生孰能无惑。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课堂会因教师的及时引导而生成层出不穷的精彩,也会因教师错失引导良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要把握好时机。在学生困惑不解时引导,在学生思维偏离时引导,在学生意见分歧时引导,在学生浮于表面时引导,打开学生的思维,就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入,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问题情境教学的设置与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阈限、有针对性地创设疑问,以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钻研新知识的欲望,推动积极的课堂思维。同时,问题情境教学也是一项艺术,其技巧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怎样根据课堂情况来设置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地思维, 是数学教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是使学生越学越聪明的根本出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思维活动的教学,就要充分展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充分展开发现解法的过程,依托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让数学思维在这种展开了的过程中附着在典型的知识和问题上,从而不断地提  相似文献   

16.
把握时机     
在西方传说中,有个西比拉的女巫,善于预言,曾作书九卷献给罗马王,欲索重金,但遭到拒绝。后来,西比拉烧掉三册,仍向罗马王索原价,罗马王感到奇怪,读其书发现所言之事极重要,便买了下来,但已不全,罗马王便因此后悔不已。诚然,好的时机可遇而不可求,而时机却人人都拥有,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具有那份执着与果断。事实证明:大凡事业有成之士,都善于识别时机,并且能够当机立断把握时机。以上千亿资产荣登富豪冠军宝座的比尔·盖茨就是个极好的例子。他本人没有继承什么遗产,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将洛克菲勒、梅隆等家族远远抛在后面,这在充满机遇…  相似文献   

17.
18.
课堂教学中把握讨论时机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两千多年前的《学记》早就认识到学生之间可以“相观而善”的道理,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解决简单问题时,独自面对比众说纷纭的效率高;但是,面对复杂问题,群策群力却比孤军作战更有效,群体讨论产生的解决方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胜过个人。在新的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开展课堂讨论的内容贯穿了每一个章节,那怎样展开讨论教学,用好教材资源呢?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就如何把握讨论的时机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肤浅时、模糊时、错误时进行潜心诱导、耐心疏导、悉心引导。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何家良 《云南教育》2003,(16):31-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