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第三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科学怪人”》是苏教版一篇入选较早的课文,讲述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也译作“卡文迪什”)几件生活琐事,表现了开文迪许默默无闻、潜心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的牺牲精神。该文语言平白如话、事例简单、结构清晰、文字干净。从1994年至今,我先后执教三次,每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怪人”》是苏教版一篇入选较早的课文,讲述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也译作“卡文迪什”)的几件生活琐事,表现了开文迪许默默无闻、潜心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的牺牲精神。该文语言平白如话、事例简单、结构清晰、文字干练。也许是“同命相怜”,被主人公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痴迷”所感动;也许是对课文“不精彩”,历来被公开课“无情抛弃”的挑战,从1994年至今,我先后执教三次,每一次都因教学理念的不同而产生迥异的教学效果,它就像一个个脚印,见证着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真实地记录了我在语文教学改革征途中走过的蹒跚的脚步。  相似文献   

3.
<孤独之旅>,曹文轩教授敷衍的一个少年在"孤独"的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 孤独,很大程度上是对人心灵的一种惩创."孤,独也."(<广雅·释诂三>)孤与独互释."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荀子·王霸>)这里说的是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孤独,还有其他的义项,如:孤立无所依附;独自一个人、孤单;不合群、不喜欢跟人来往,等等.无论是哪一种解说,都是人所难以承受、难以忍耐的情感之痛.  相似文献   

4.
《“科学怪人”》是苏教版一篇入选较早的课文,讲述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也译作“卡文迪什”)的几件生活琐事,表现了开文迪许默默无闻、潜心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的牺牲精神。该文语言平自如话、事例简单、结构清晰、文字干练。也许是“同命相怜”,被主人公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痴迷”所感动:也许是对课文“不精彩”,历来被公开课“无情抛弃”的挑战,从1994年至今,我先后执教三次,每一次都因教学理念的不同而产生迥异的教学效果,它就像一个个脚印,见证着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真实地记录了我在语文教学改革征途中走过的蹒跚的脚步。  相似文献   

5.
《“科学怪人”》是苏教版一篇入选较早的课文,讲述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也译作“卡文迪什”)几件生活琐事,表现了开文迪许默默无闻、潜心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的牺牲精神。该文语言平白如话、事例简单、结构清晰、文字干净。也许是“同命相怜”,被主人公的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痴迷”所感动;也许是对课文“不精彩”,历来被公开课“无情抛弃”。从1994年至今,我先后执教三次,每一阶段都因教学理念的不同而产生迥异的教学效果,它就像一个个脚印,见证着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真实地记录了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征途中走过的步履蹒跚的脚步。 一教《“科学怪人”》:解读教材,带着学生走向教案 第一次教《“科学怪人”》是在1994年,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有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和杜甫<阁夜>两首诗.关于"荡荡空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材的注释是:"景,通'影',月光."(教材第19页)关于"日暮阴阳崔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材的注释是"景,影,日光".(教材第43页)这两种解释,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颍亭留别>),这是"无我之境".我们在这里看不到"我",只看到了事物的一种情态.那么"我"在哪儿呢?在寒波的"淡淡"、白鸟的"悠悠"中.还有一种"无我之境"则借物隐喻,托物言志.北宋中期以后的咏物词较为突出,比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选人<唐诗宋诃选读>第十一专题),表面写梅花的孤芳自赏,实际表达自己历尽坎坷依然痴心不改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桌一门科学的对象."(毛泽东<矛盾论>)任何学科都有一个明确的对象,对象不明确,就无法研究,也就不成其为学科.因此,课堂的所谓"学科味"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教学的"魂".  相似文献   

9.
戴燕 《生物学教学》2006,31(4):71-71
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第五章为我们介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其中"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0.
家,是中国入永远的"心灵之约".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这是王侯将相功名利禄的家."(雷)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这是寻常百姓快乐逍遥的家."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这是文人骚客伤时忧国的家.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思想.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义为"适合",但亦可作"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还是政治哲学."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这里的"动之斯和",就是能让公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对于"情"以及"情"与"乐"关系的认识层面上,关于<诗>与礼的论述中以及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上,它们的"<诗>论"都具有一致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诗>论"的相似性、<荀子>与毛鲁韩三家<诗经>传授联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相似性,则非常有力地印证并丰富了孔子--七十子--一七十子后学--苟孟--汉儒这一条先秦儒学经籍传授以及思想延续的主线.  相似文献   

13.
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1)  相似文献   

14.
2001年第2期<教育科学>,第8~9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分别刊发了拙文<阅读互动论>和<互动性阅读概论>.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孙亚杰、徐云知先生分别在<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载<课程·教材·教法>2003.6)、<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向研究>(载<语文学习>2003.10)中,把"互动性阅读"作为近十年来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加以推介.不少老师也积极撰文参与了"互动性阅读"的讨论,并尝试用这种方式教学.但由于现阶段大家对互动性阅读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不少人把"阅读互动"理解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文本展开的、横向的、多边的你问我答,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互动性阅读在教学中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本文拟以<我的呼吁>为例,再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曹权 《现代语文》2006,(1):109-109
王安石在其<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此句的翻译是:"……常常是在险阻偏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2000年11月第2版,第159页)在本课"课文说明"有关"词类活用和句式"部分的解说中,也有这样的解释:"险远,险远的地方."(2000年11月第2版,第156页)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李丕创 《现代语文》2004,(4):10-10,9
一、语言的概述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不管怎么说,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最主要的恐怕就是为了交流与沟通.正是依靠语言,人们彼此之间才能够把对世界的认识和内心的感受相互倾诉,才有了人类文化史上流传千古的<荷马史诗>和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吟唱至今的<诗经>.按理说,科学越发达,对于语言的掌握和使用就应该越准确.  相似文献   

17.
1.<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我的阅读主张>(<窦桂梅的阅读课堂>长春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主题教学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与儿童生命之中价值主题的扣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语文教学主题,都是具体的文本和具体的生命相结合的产物,二者相融合的地方,就是价值主题浮现的地方,就是教学应该寻求并到达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词的"味道"     
下午,主任让我代课.课还没备好,我便打算让孩子们先感性认识一下毛泽东的诗词,这也是为即将要上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酝酿情感.我拿出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注>,亮开嗓子朗诵了开篇的一首<沁园春·长沙>.  相似文献   

19.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目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根据本学科的大纲要求和学科特点,努力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哲学思想,并将其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课教学中,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学习中体验探索、关注、发现的快乐与幸福,打通学生与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离,让学生与社会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三个维度"的理念,本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急于体现所谓的"课改精神"而片面追求"第三维度",出现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轻视前两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