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高校毕业生的面试能力,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当代大学生需要一个模拟面试平台,以亲身实践方式积累面试经验,在实践中完成学生角色意识向职场角色意识的转变。面试模拟教学法,通过搭建逼真的模拟平台,加强面试常见问题训练,设计多样化的面试形式,注重求职者行为及心态的调整训练,来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激发自身潜能,积累面试经验,提高面试技能。在面试模拟中,毕业生不仅能从模拟体验中获得应对面试考察的技巧,更能认识到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面试模拟能通过促进毕业生求职能力的提升、职业角色转变、良好求职心态的塑造等几方面实现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率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面对竞争和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初涉职场的毕业生表现出的心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论述了心态调整在求职择业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常见的心态误区及原因,并探讨了如何调整心态,从容应对职场风云,获得成功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职场中总是不乏让人羡慕的成功者.纵观他们的求职历程,不难发现,尽管他们的求职经历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往往能够在职场中亮出自己最美的羽毛,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笔者通过和宁波大学几位已经签约的同学交谈发现,他们的求职目标往往都很明确,实践也很丰富,并且充满自信,这使他们能较大程度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找到一个充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空间.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他们求职成功的关键,在求职时尽量把心态放平来认识和把握自己.也许只有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才可能找到真正让我们全力以赴的职业,为人生增值.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分析为求职导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前者是因为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过于自信和自负;后者是因为高估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过于消极和自卑.两种心态对大学毕业生求职都极其有害.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学会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技巧策略,对于克服上述两种倾向,保持平稳的心态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
陈琼 《出国与就业》2011,(11):35-37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同时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的就业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可以促进大学生求职成功提升就业率,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入职后建立良好的职业适应,更好的在职场发展.大学生除了本职的学习任务之外,参与学校团学工作可以很好的在求职能力、部...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扩招后大批毕业生进入职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要摆正心态,去除浮躁的情绪、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理智地分析自身实际情况,在简历制作、面试应对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高校毕业生在自己求职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面试,面试往往成为毕业生能否成功走向职场的关键。毕业生经过简历关笔试关以后接到面试通知的时候,往往会很兴奋,但是在经过面试后,却往往被淘汰,要想攻克面试需要很多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就从专业的角度来剖析一下面试的各个环节,教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何攻克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张慧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28-42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如火如荼,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显得较为广阔。然而由于高职高专毕业生自身较少接触社会,再加上"眼高手低",导致求职时四处碰壁,进而产生焦虑、恐慌的心理,有的甚至使得自己掉入失望与自卑的怪圈中。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加强高职高专就业指导的紧迫性、重要性,当前要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规划;了解学生就业情况,逐步掌握求职技巧;同时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正式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只有广泛而深度的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才是使毕业生在职场上走的更稳,更远。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既不利于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也对企业和高校不利。大学毕业生求职不理性、心态浮躁、实践能力不强,对企业关心不足是造成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对此,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让高校、企业和毕业生三方能够有效沟通和互动,相互了解,掌握实情;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心理素质教育,稳定心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职场适应教育,让大学毕业生能够准确定位,稳步适应职场初期发展,从根源上减少应届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最大的就业群体,研究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形成机制,有利于在职业准备期帮助大学生进行充分的就业准备,并在职场中取得长远发展。文章结合后疫情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从大学生就业心态、择业观念、求职技能、经验实力四个维度,针对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21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想法,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变化趋势,提出就业帮扶举措,助力大学生有效就业。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同时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的就业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可以促进大学生求职成功提升就业率,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入职后建立良好的职业适应,更好的在职场发展.大学生除了本职的学习任务之外,参与学校团学工作可以很好的在求职能力、部分核心就业力方面得到锻炼或提升,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就业力.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参与团学工作对相关就业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阵痛的成因(一)心理负重减压难心理负担过重,特别是一些不良就业心态导致高校毕业生饱受职场煎熬,加剧了就业阵痛.首先,理想与现实的脱离导致高校毕业生心态失衡.虽然当前的毕业生很清楚就业形势严峻,但在实际求职中仍然过于理想化,要求用人单位管理规范、知名度高,所求职位体面,薪酬又高.然而现实中的用人单位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那么完美,并且更多的毕业生需要进入基层,从基层做起,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与想象中的理想工作存在很大差距,巨大的“落差”使毕业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热潮,在这个乍寒还暖的初冬开始了.大学生涯的几多抱负几多豪情,几多光荣与梦想几乎已经注定着成了每个远征者行囊里的精品.到了这个季节,每个大学生都不得不面对“就业“这个简单的字眼和复杂的问题.求职需要的是实力,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需要智慧,怎样划定自己的求职范围需要的是技巧.然而,实力、智慧、技巧皆备者在求职中屡屡失败却并不鲜见.所以,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遥望漫漫的社会征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理性的思考.本文拟就以上几个问题谈谈一些看法和体会,希望对后来的求职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种种矛盾心态的分析和研究,归纳出毕业生出现的几种矛盾心态及其原因,最后针对这些矛盾心态提出几点见解,希望能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求职择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8,(14)
思想力"原点"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借助团体心理训练技术,可以有效地从积极的心态、求职面试技巧、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合作能力、抗挫能力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毕业生求职,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但是假如你有很多的各种人际关系,那么也可以去试试。说不准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职场求职,拥有实力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够巧用身边的各种关系,那么我相信你找起工作来会更加轻松,事半功倍。也许面试你的就是你老乡身处异乡,久不闻乡音,突然听到乡音,那感受自是难以言表。一般说来,出门在外的人,当遇见自己的老乡时,自然会觉得很亲近。此时如果你要求职,而恰好负责招聘的人是你的老乡的话,那么你的机  相似文献   

17.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准确找到职场定位,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进行职业选择,调整择业心理,做好择业准备,以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良好的心态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增强大学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使大学毕业生能顺利就业,成功地走向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大规模招生,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对求职成功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在分析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必要性及其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了对毕业生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每年毕业季,都有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人们把他们称为职场新鲜人。这其中,如果你是来自名校的高材生,无论是求职、还是职业发展,那一张名校的毕业文凭都会给你平添重重的砝码。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仅仅依靠一纸文凭,还是不够的。那么,作为名校毕业生,如何应对职场,轻轻松松地做个职场新鲜人?以下案例,或许可以给人以启迪。案例一:名校高材生也应有高情商  相似文献   

20.
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心态,一个人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虽然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在求职前也精心准备了相关材料,掌握了一定的求职技巧,但在心理上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