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相关的问卷、访谈、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银川市部分社区和街道的老年人参加健身锻炼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开展比较广泛,大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或闲暇时都会主动参加健身锻炼,以此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老年体育健身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活动场地、设施不足等原因,导致老年人参加健身体育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老年体育健身的社会舆论宣传,加大力度开展老年人健身活动,鼓励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完善老年人健身锻炼的场所和设施,为老年人健身娱乐休闲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现状,进而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健身处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不同性别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都较高,健身内容与手段呈现多样化,健身活动场所相对固定,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较为明确。但是,在健身科学化上还存在不足,缺乏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缺乏指导成为影响参与体育健身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老年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改善健身环境被视为改善健康的一项战略方案。然而,尚未清楚健身环境诸因素中哪些因素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体力活动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究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改善健身环境特征,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32个社区499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基本信息,三维加速度计和GPS测量老年人户外活动强度、时间和活动轨迹,利用GIS提取客观健身环境因素,使用AMOS 22.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人口密度和街道连通性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100、0.121;人口密度、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通过体力活动对老年人健康产生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041、0.067、0.086。研究还发现体力活动在建筑密度、人均道路总长度、交通站点数、至健身场所距离、至商业场所距离与女性老年人健康状况间起到中介作用,对男性无中介作用。结论:健身环境诸因素中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与轻体力活动相比,中高体力活动在健身环境与健康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较大。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至商业场所距离>交通站点数;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也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合肥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不同性别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都较高,健身内容与手段呈现多样化,健身活动场所相对固定,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较为明确。但是,在健身科学化上还存在不足,缺乏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缺乏指导成为影响参与体育健身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临汾市城区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临汾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健身手段较多,但是存在着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健身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为推动临汾市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发展,提高临汾市城区人口素质,提升老年人口健康生活的质量,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扬州市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的情况关系到农村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社会风貌的形成。调查显示,扬州市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健身知识缺乏,健身的内容单一,农村可供老年人健身的场所缺乏。地方政府应在农村体育政策法规的宣传、健身知识和技能的普及、老年人健身骨干的培养和健身场所的修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视角分析福建省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分别抽取福州、厦门、莆田、泉州、南平、三明6个地市的部分社区老年人群进行调研。结果显示(1)所调查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率高达58.76%;(2)老年人参与健身意识较强;(3)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积极性高;(4)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知识缺乏了解。结论:福建省城市社区专业健身指导员短缺、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知识了解匮乏、锻炼场地设施有限、家人支持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但陪伴不足等是影响福建省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就世界和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中老年人体育健身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了中年人和老年人体育健身的意义,并从年龄、心理及目的性与针对性三方面论述了中老年体育健身的特点,还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细述了体育健身对中老年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中老年人健身的方法和种类。  相似文献   

9.
探讨景区内中老年健身的特征.研究发现:景区内中老年人健身持续时间和周健身次数较高,主要是散步、慢跑、太极木兰类和舞蹈四种形式;景区内健身团体组织对中老年人的健身起着至关重要的组织作用;恶劣气候、体质影响、家务工作繁忙、缺乏指导、经济因素、场地器械等是影响健身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政府行政上的管理和扶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的培训,加大宣传中老年人健身的科学方法.景区管理部门需改善中老年人健身场所.  相似文献   

10.
两种不同健身方式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通过实验论证法,以60名男性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练功组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下降显著(P<0.01),慢跑组经过同期锻炼,智能生理年龄指标无显著变化,横向比较两组锻炼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练功组在降低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明显优于慢跑组(P<0.05)。提示:长期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推迟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与慢跑相比,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种更加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健身锻炼问题的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健身锻炼是老年人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老年人生理特点出发 ,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老年人的健身锻炼 ,是本文要探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不同健身方式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通过实验论证法,以60名男性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练功组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下降显著(P<0.01),慢跑组经过同期锻炼,智能生理年龄指标无显著变化,横向比较两组锻炼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练功组在降低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明显优于慢跑组(P<0.05)。提示:长期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推迟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与慢跑相比,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种更加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6个地市的467位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身意识较强,但是缺乏足够的健身场地和健身指导人员;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的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但是运动强度却很弱;健身的动机多为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和减缓衰老、延年益寿。鉴于这种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肃省幼儿(3~6岁)、成年人(20~59岁)、老年人(60~70岁)等三类人群健身及相关状况问卷调查结果的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民众健身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动机、积极性与普及程度、健身内容、场所以及健身指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河北省老年人体育的发展策略,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河北省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开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城镇老年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对吉林省内9个城镇60岁以上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老年人群体育与健身意识较强;体育健身主要是以增进健康和疾病康复为目的;跑步、散步、气功和体操等项目是吉林省城镇老年人最愿意选择的健身内容。  相似文献   

17.
海口市老年人参加健身锻炼的现状与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从健康状况、锻炼动机、锻炼场所、锻炼频率、锻炼时段、锻炼内容等方面对海口市老年人参加健身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海口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他们对健身锻炼的功效认识程度比较全面,但部分老年人积极程度还不是很高。大部分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意识薄弱。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为促进海口市老年人体育健康、科学、有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徐州市城区晨练老年人晨练健身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城区晨练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自己的离退休金,并且每年在健身方面的消费总体水平较低;消费动机是为了满足健身的需要,多数人认同“花钱买健康”。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六大行政区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的目的和动机主要是增进身体健康、消遣娱乐、治疗疾病等,且健身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每周参加锻炼的频率也较高,多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主要选择在就近的免费公共场所。针对这些特征,为了让老年人达到正确有效的健身目的,有关部门应加强健身科普知识宣传,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健身活动;加强公共场所的基础建设;加大对已有公共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力度,以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健身需求。另外,还应把社区老年体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社区体育指导员、工会的作用,共同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改善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有氧健身舞蹈,观察并分析有氧健身舞蹈运动后的老年人的神经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名城市健康老年人(年龄60~70岁)作为受试者,进行45min长度的组合有氧健身舞蹈运动,保持大约45%心率储备。同时设计任务切换反应时间实验,测试运动前和运动后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来评价参与者认知功能。结果:通过不断重复测试组合有氧健身舞蹈运动前后认知功能指标,任务切换反应时间在运动后比运动前小,并分析任务切换反应时间的方差显示有氧健身舞蹈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显著相互作用。结论:有氧健身舞蹈能有效促进认知神经网络更好工作而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而且这种健身运动有双重性质且能诱导运动与意想不到动作变化相消干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