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庆祝武汉晚报复刊20周年的日子里,武汉晚报又迎来一件喜事。9月14日,经武汉市公交监察办批准,武汉晚报门前的“解放村站”正式更名为“武汉晚报站”。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23日,<武汉晚报>在第17版报道了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争艳医生札根基层、甘于清贫、一心为病人服务的知注事迹.这篇题为<上医之境>的通讯于2010年荣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类三等奖.这篇通讯用真实的细节,表现了王争艳坚持"花最少的钱治好病",用处处为病人着想的真心和一个个小处方化解了无数个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大难题,诠释了医者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十人倡议百万人响应.武汉兴起“袋袋相传”。武汉晚报从百姓身边小事入手.联手武汉最大居民区——常青花园。策划实施“袋袋相传”公益活动,引导公众用环保布袋取代塑料袋,使“袋袋相传”成为市民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袋袋相传”由常青花园“传”到武汉三镇,在城区不断深入:又由城区“传”到市郊的汉南等地,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武汉晚报设立“范春歌工作室”据《新闻出版》消息武汉晚报在新闻改革中推出新举措,设立以著名青年女记者范春歌命名的“范春歌工作室”,并在报纸版评辟“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5月17日,“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在武汉晚报头版头条亮相,报社专门以编辑部名义配发《开栏致读者》讲刊登了“范春歌工作室”三名成员的彩色工作照。在武汉晚报辛勤耕耘16年的范春歌,是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在她极富传奇色彩的新闻工作经历中,曾三度涉险走天涯.深入人迹罕至的戈壁、草原、深山.为广大读者采写了大量…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联谊活动——由武汉晚报与驻汉空军某部联合举办的“嫁人就嫁解放军——武汉地区军旅姻缘会暨大型军营集体婚礼”在该部队礼堂隆重举行。这是继2007年12月的首场军营姻缘会后.武汉晚报第二次将“红娘”牵进部队军营,也标志着这种“军地合办姻缘会”模式,正被武汉晚报全力栽种、生根发芽、茁壮地成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对此高度赞许与肯定。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8日至下旬,武汉连续受到暴雨、长江中上游洪水的袭击,抗洪防汛成为武汉的头等大事,也成为武汉本地媒体报道的重点。这段时间内。武汉晚报的头版操作上,始终坚持“突出重点、突出动态、注重引导、顾全大局、振奋精神”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别需要“和谐”地运用舆论力量。本文通过对武汉晚报近5年来“为百姓谋利益”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可以充分发挥的四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8.
典型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作为党委机关报的日报已摸索不少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现在,日报和其他报纸纷纷借鉴“晚报风格”,在新闻的“软、杂、近、活”上下功夫,注意“微言中含大义”、“细小处见精神”。善于取人之长是我国晚报迅速崛起的“法宝”之一。作为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直接进入千家万户的晚报,也应学习日报使典型宣传成为晚报的一大优势。 长期以来,人们给晚报的定位是:知识性、趣味性、消闲性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按照这样的定位,当然不会很重视报纸的典型宣传。 其实,宣传先进典型是我们党报的光荣传统。它是一种用来引导舆论、指导工作、催人奋进的重要的报道形式。诚然,晚报要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晚报也是党报,也应坚持党的办报宗旨和党性原则,因此,作为党报的晚报必须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理直气壮地讲政治,责无旁贷地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唱响主旋律。作为讲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晚报也应重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把典型宣传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广大读者通过对典型的认识,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深化认识,增添新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武汉晚报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抓紧新闻真实性这条“生命线”,践行“三贴近”,提升报纸的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才能够增强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武汉晚报从1961年5月1日创刊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文革”前的“市委机关报”时期;从1984年9月 1日复刊到1992年7月,日报主办晚报时期;从1992年8月到现在,作为独立的晚报时期。 三个历史时期,武汉晚报虽然扮演了不同的“晚报角色”,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晚报特色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近年来,还把创自身特色当作新闻改革的首要目标。 在探索晚报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晚报特点到底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和多媒体的“前夹后攻”,如何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晚报特色?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报思想、办报观念、宣传方式和报道方法,哪些在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坚持,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需要创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这些年来,武汉晚报在创自身的晚报特色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和作法,简而言之,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创自身更加鲜明的晚报特色。 1984年9月1日,武汉晚报复刊时市委为我们确定的办报方针是:“面向社会、进入家庭、指导生活、陶冶情操”;199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创新求变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不断拓展纸媒的疆域与产业增长点,武汉晚报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过数月的谋划与筹备,武汉晚报创办的第一份社区报——《武汉晚报常青花园社区周报》于2013年4月26日正式面世。这也标志着武汉晚报的社区报“战略舰队”正式启航了。  相似文献   

12.
一、新传播环境下典型报道仍受受众的欢迎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传统价值标准被解构、道德传播失去吸引力,但是.湖北地区2010年来由媒体推出的典型报道却获得异乎寻常的传播效果。信义兄弟、长江大学大学生结梯救人的报道、“暴走妈妈”割肝教子的报道、不开大处方的社区医生王争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1999年5月30日,武汉晚报在鲜明地提出“为百姓谋利益”的办报理念之后,开通了湖北省第一家“新闻110”热线,全天候24小时接收来自读者、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拉近了报社同读者的距离。经过两年多努力,武汉晚报“新闻110”在荆楚大地,甚至在鄂、豫、湘、赣四省都赢得了广泛赞誉。“新闻110”专栏获武汉新闻奖一等奖。新闻110部获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命名的“湖北省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武汉市副市长涂勇批示,将武汉晚报“新闻110”纳入市政府110联动单位。为何原来设立的热线热不起来?为何许多媒…  相似文献   

14.
张燕 《新闻前哨》2013,(10):75-76
讲述类栏目最初出现在央视的《焦点访谈》,其内容宽泛,问题尖锐,吸引了不少关注。后来,这种形式被报纸借鉴。诞生了情感讲述专栏。以湖北地区为例,《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楚天金报》的“百味人生”、《武汉晨报》的“倾诉热线”……这些专栏一办就是好多年.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5.
提2002年3月14日,《武汉晚报》“百姓讲述”推出了第一篇实名讲述。至今,“百姓讲述”已走过了11年,是《武汉晚报》最“长寿”的专栏之一。本期特约深耕该栏目八年之久的记者讲述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胡君 《今传媒》2006,(3):29-30
一、社区行活动要素2004年10月17日,《武汉晚报》的工作人员走进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花园,在本地报纸中率先发起了社区行系列活动,该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成为《武汉晚报》的一个品牌,为受众所熟悉。该活动以走进居民社区为形式,以该报“新闻148”、“田巧萍导医”、“  相似文献   

17.
如果晚报像日报那样刊登经济工作部署、企业工作典型,势必失去晚报特色。于是,以软新闻为主的晚报,既把握政治方向,又坚持晚报特色,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新晚报》编委会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硬件软做”的报道方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武汉晚报推选的消息《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荣获一等奖。我们深感荣幸,特将该文写作过程与写作体会记述于此。百余市民投诉“大处方”武汉晚报有一条为江城百姓所熟识的“新闻110”热线,这条热线一头连着读者,一头连着报社,编辑部一些重大选题往往来自于此。2002年上半年,编辑部在集中研究半年来“新闻110”热线线索时发现,有百余市民对医院医生乱开“大处方”反映强烈,意见集中。但由于这些投诉都不够典型,说得过于笼统,指向不一,加之我们的一些采访被有些医院以技术方面的原因予以搪塞敷衍,有一些零星报道…  相似文献   

19.
老愚 《传媒》2004,(10):32-33
《武汉晚报》曾以影响几代武汉人的巨大品牌价值齐名于《钱江晚报》.《扬子晚报》和《深圳晚报》,并称晚报界的“四小龙”。进入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武汉晚报》并没能躲过市场浪潮的冲击,在长达8年的攻防战中,从无限风光的巅峰滑落到濒临死亡的深渊,再到重返生天,从倾全力办子报到排万难合并重组,  相似文献   

20.
晚报也要高扬主旋律,晚报也要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发展经济这个最大的政治放在首位,这勿容置疑。但如何高扬主旋律,讲究引导艺术,注重宣传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大课题。《大庆晚报》作为一个中等城市的晚报,创刊不满二年就闯入全省“十佳报纸”的行列:2005年发行量达10万份:2007年全国权威评估机构评定《大庆晚报》品牌价值为10.78亿元:2008年跻身全国地市报业五十强。阅读“晚报”已成为许多大庆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影响力可想而知。那么群众为什么喜欢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