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重力测量法和几何测量法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种方法是互补的,这就提供了一个思路:利用重力场模型计算的高程异常来改善GPS高程转换的转换精度。基本思想是在利用模型进行高程转换前,首先移去用重力场模型计算得到高程异常中的中长波部分,然后对剩余的高程异常进行拟合和内插,在内插点上再利用重力场模型把移去的部分恢复,最终得到该点的高程异常。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在公路勘察设计及立交桥的线形设计中,其桩位及其主要拄制点均以坐标及方位角的形式给出。坐标是绝对坐标,即国家级的坐标及高程系统,设计精度符合各种等级的要求。把理论计算的各桩位点及主要控制点的坐标,准确地在实地定位,其测量方法非常简单,但现场计算较繁琐。二、坐标实地定位的步骤坐标实地定位的过程是这样的:只要在所测范围内有两个已知导线控制点A、B,即可将待测坐标点精确定位。如A、B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竖曲线任意点高程和平曲线任意点坐标的CASIO FX-5800P计算器程序的编制。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3)
机场净空保护区范围内障碍物的大地坐标及高程信息是对保护区进行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保护区内障碍物的自身特点及观测精度需求,推导了基于"前方交会"和"三角高程"原理的障碍物平面坐标及高程观测方法,并通过对观测结果的合理定权实现了对无观测标志的障碍物顶端平面坐标及高程的精确测量,然后通过坐标转换原理实现了基于跑道入口直角坐标系到高斯投影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统的转化,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RTK为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由于在实际测量工程中往往是采用地方(局部)坐标系统,而GPS定位是直接得到点位在WGS-84中的坐标和高程,故进行GPS-RTK测量时需要进行坐标转换或点位校正。本文介绍了GPS测量中常用的几种坐标系统以及WGS-84坐标系与北京54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相互转换的数学模型,对GPS-RTK在区域测量中的三种常规校正方法(单点校正,多点校正和参数校正)和线路工程中两种模式的两点校正的精度进行试验研究。区域测量中参数校正的精度高,可以应用于大型的工程当中。两点校正后进行测量的精度可以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峰  陈忠庆 《今日科苑》2009,(22):35-35
利用OZIEXPLORER对高程异常图进行坐标校正,将高程异常等值线数字化,通过Ssoffice使数字化后的纵坐标、横坐标、高程异常值作为参数,以多项式的系数作为未知数,用最小二乘原理解算出多项式中系数值,然将所有点的坐标作为参数代入多项式求出高程异常值,由此计算解决大地高与正常高的互相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使得大地测量发生了一场技术性的革命,其可以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地提供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但是,目前GPS的一大缺点是高程方向的精度不如平面方向那么高,正是这个缺点,也限制了GPSs在更广范围、更深领域的发展.本文就GPS高程测量中存在的高程异常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立华 《青海科技》2010,17(5):37-39
在控制测量网建立的内业处理中,为满足地形测图和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必须设法消除高斯投影变形对坐标成果的影响,其中测区抵偿高程面的选择以及适用范围是测量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就柴北缘绿北-库南项目区GPS控制网抵偿高程面的选择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阐述悬高测量的原理和作业模式,以及悬高对不可设站目标点高程的测量原理。推导了悬高法测量高程的公式,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讨论。工程实际证明:用悬高测量法可以使用普通全站仪代替无棱镜全站仪对一些无法设站的目标点进行高程测量,精度较高,可信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物理大地测量方法一般采用"移除-恢复"二次曲面法内插出任意点的高程异常,但其精度存在着比较大的限制,转换正常高的有时会出现30mm以上的偏差。为了提高传统方法求解的高程异常精度,本文在传统二次曲面拟合建模过程中新增一个距离因子,即带余项的二次曲面拟合。分别应用两种模型对同一地区GPS高程点转换正常高,传统的二次曲面解算的高程异常偏差平均值约为14mm,而带余项的二次曲面解算的高程异常偏差约为9mm。改进后的带余项的二次曲面拟合法相对传统方法可以提高求解高程异常精度,精度提升在35.5%左右。  相似文献   

11.
水准测量是确定公路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常用的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精度由于仪器和人为的影响而不容易控制,而且易出现隐蔽性错误,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基础资料是错误的,从而水准点高程不正确,直接影响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某在建大型煤化工工程为例,结合测量投影长度变形原理,分析了测区已知坐标反算基线与实测不符的原因,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运用建立测区抵偿高程面的方法改化了已知点坐标,并将过程中求得的缩放比例与按照已知坐标直接缩放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转换后坐标反算基线长度误差满足了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GPS测量具有点间无需通视,误差无需积累,作业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等优势,因此基于GPS的测量技术手段在城市道路测量、工程测绘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GPS测量的实际应用中,高程测量的精度与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密切相关,由于缺乏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大地水准模型,因此GPS高程测量的精度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各种施工条件下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高程放样测量、后方交会三角高程测量、悬高测量等进行了介绍和探讨.通过误差传播定律对影响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同时,与水准高程精度作了相应比较,得出全站仪三角高程只适用于精度要求较低的水准高程测量中的结论,为高程测量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准测量是确定公路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常用的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精度由于仪器和人为的影响而不容易控制,而且易出现隐蔽性错误,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基础资料是错误的,从而水准点高程不正确,直接影响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施工.本文就水准测量的工作原理,及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误差分析,误差控制等几方面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根据控制点不同分布以及控制点选取个数的不同研究RTK测点点位精度所受到的影响,从而确定控制点选取原则。分别选取一个控制点、三个控制点以及四个控制点三种方案,而在这三种方案中又根据点位分布的不同分别选取直线型、不完全控制、完全控制三种点位选取方法。经精度评定,得出当控制点个数相同时,控制点完全分布时坐标转换的精度最高。控制点的选取一般采用完全分布。而当控制点个数不同时,控制点个数越多坐标转换精度越高。因此控制点的分布越均匀个数越多坐标转换的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影响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的适用性和提高全站仪三角高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站仪在工程建设中的广泛使用,路线中线测量和纵断面测量可以合并为路线中桩三维坐标测设,首先用全站仪三维坐标导线测量建立路线三维坐标体系,即用全站仪导线测量沿路线布设三维坐标控制点,然后将全站仪安置在控制点上,在用全站仪放样路线中桩的同时,附带测量路线中桩的高程。三维坐标测设方法使路线中线测量和纵断面测量合二为一,简化了路线测设外业工作,尤其在地形条件复杂的山区和通行困难的水网地区,可以大大提高测设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南康市龙华乡集贸商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为例,研究一种控制点重新定位的方法。实验以精度较高的参照点为依据,将假定坐标系交会出的参照点转换到原坐标系,从而实现了控制点的重新定位。同时,主要通过该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测角前方交会观测的角度,然后由新的控制点坐标计算出的参照点坐标与原始参照点坐标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物探重力测量点高程测定工作中也逐渐开始应用比较先进的技术,这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得测定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RTK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分析了RTK技术在物探重力测量点高程测定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