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丽娜  刘佳 《金秋科苑》2010,(20):164-164
"手表效应"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效应,是生活中我们所熟知的现象,我们常常忽略,然而"手表效应"这个简单的常理对我们生活有很大的启示。本文从"手表效应"原理出发,结合生活、社会等方面谈谈"手表效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宇丰 《百科知识》2010,(14):56-57
当今是一个各"族"辈出的年代。"蚁族"、"啃老族"、"慢活族"、"毕婚族"、"蜗婚族"、"滞婚族"、"半婚一族"等等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新概念让我们认识到形形色色人群的存在,也见证着我们时代的变迁。近两年,又有一个叫"婚活族"的新词悄然在我国登陆,并开始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3.
岳炳丽 《科教文汇》2010,(7):124-124,130
在声乐教学中,让学生正确理解"声"、"气"和"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说的"声",指的是歌唱时怎样用气、发声、咬字和行腔,也就是歌唱技术。要训练出优美动听的声音离不开正确运用气息,"气"是"声"的基础,没有好的气息控制就谈不上好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周伶鑫 《知识窗》2013,(22):1-1
我们今天提到教育,往往是对"高效"的顶礼膜拜,对"模式"的孜孜以求,对"现象"的大势吹捧,更多的是想随"旋风"扶摇直上。正因为这些"浮云"渐渐多了,教育原本的面貌和立场也就渐渐地模糊了,甚至被掩盖了。有位教育局长曾在一个教育论坛上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和工厂出来的乒乓球一样,每个都一模一样!"面对他的"大面积丰收",强调"因材施教"的孔子恐怕要汗颜了,强调"多元智能"的加德纳也要面带愧色了。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打着改革的旗号,使我们的教育渐渐偏离理性和科学的轨道,还理直气壮地冠以理性和科学之名,  相似文献   

5.
比较句"比"字句、"比…还"句、"没有(没)"句是汉语中比较重要的句型,意义非常相近。本文试从主观性的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发现"比…还"句、"比"字句、"没有(没)"句的主观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6.
李艳秋 《金秋科苑》2010,(6):270-270
真情实感相比较,新《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问题是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之作,我们所能看到的寥若晨星。 学生们这样那样的"缺失",追究起来,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是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过多地强化了价值判断上的"一统",第二,是教师对作文的"冷情批阅"导致了学生作文的"记忆创伤"。第三,集中体现娱乐功能的大众文化以其不挡之势侵袭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7.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道"的范畴,与老子的"道"都是对传统天命观的批判。我们认为庄子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是理解庄子"齐物"与"无待"的钥匙,他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与他对无待的逍遥的追求在致思路径上紧密相连。我们就是围绕这一核心关系,来审视庄子对人的认知以及人生和社会是如何认识的。  相似文献   

8.
金柱 《科教文汇》2011,(24):123-124
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精彩对话,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用热情、汗水和生命去拥抱。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秉承"用活"教材、"激活"情感、"教活"学生的教学理念,借着新课改的东风努力优化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动"、"会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教学一词本就是一"教"一"学"两种行为的统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受教的对象,是"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在二者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任何一方教学过程中的脱节都不能是教学活动圆满的完成,传统的教学理论大多强调两者中的一方的重要性而忽略另一方。叶圣陶的"善教说"启示我们不仅要"教",还有"善教",不仅告诉我们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还指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理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提高,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点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吕安英 《科教文汇》2012,(23):116-117
历史的过去性、情境性不仅需要记诵事实,也需要"神入"体验。要让我们的学生走进历史,也让历史走进我们的心灵,才能生成对于历史的深层理解和沧桑感悟。角色扮演法的有效运用是"神入"历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杨建宏  王宜杰 《科教文汇》2010,(10):194-195
文化创意产业是源自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的行业,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关联的产业,创新产业由此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的创造活动密切相关。"人的创造力"是"创意产业"中重要特征表现,也是"以人为本"重要内含。正确理解"人"和"本"的丰富理论蕴涵,是科学认识"创意产业"与"以人为本"及其相关联性的核心,是树立良好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关键所在,对于我们正确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建设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秀清  陈东 《科教文汇》2012,(22):158-158,160
意念在二胡、钢琴演奏实践中,常使我们联想到能量与信息,在二胡、钢琴演奏教学中,我们的最终"产品"是完美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13,(24):139-139
话哈佛学者、TED演讲人带你探知"事实"如何"失实"。 《失实: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有一半可能都将是错的》中,哈佛大学学者阿贝斯曼进一步扩展了《思考,快与慢》和《黑天鹅》中阐述的思维的不可靠性、世界的不确定性等主题;通过对大数据的探究,讲述了"绝对知识"到"虚假知识"的相变。《失实》有助于我们在接受认识不准确、有局限性这一事实的同时,不断发现测算世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洪猛 《科教文汇》2010,(31):112-113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授人以渔"已成为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作用日益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我们应该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以前瞻性眼光看待英语,积极主动营造英语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意识。  相似文献   

15.
信号与噪声     
《信号与噪声》中涉及如下有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天气预报说降水概率为60%,你出门会带伞吗?被雷电击中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地震发生之前,我们真的无法预测吗?中情局为什么会忽略"9.11"恐怖袭击发生的信号?禽流感为何会突然爆发,又突然消失?为什么大数据时代的预测更容易失败?"信号"是我们想要和需要的事实,比如能帮助我们侦破早期鞋子炸弹案的信号。"噪声"则是另一回事,通常是不相干的信息,它阻碍或误导我们搜索信号。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11,(8):48-48
7月5日,第四届全国公众科学素质电视大赛选题策划会在北京召开。据悉,本次大赛将以"生活中的科学"为主题,以"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宗旨,围绕"怎样节约我们身边的能源资源,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如何保障我们的健康与安全"3个方面展现"生活中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张永 《金秋科苑》2010,(20):121-121
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来把新闻的导向看作事关全局的大事,作为每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更应该站在全党和全国的政治高度,认真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党负责,为人民负责。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也都代表着人民的"喉舌"。只有我们从事新闻的这些"喉舌"都做到了导向正确,才不致于使我们的宣传有"杂音",把握好这一点儿,不仅要求"喉舌"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政治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普特南一生曾提出过多种实在论。我们认为,他最近的观点实际上仍是一种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联合,即他先前所谓的"内在实在论"。要准确把握普特南内在实在论,就必须澄清他是如何克服形而上学实在论:即破除关于真理和理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二分和破除事实和价值的二分。我们主要讨论"常识实在论"和"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内在实在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翁冰心 《科教文汇》2010,(26):105-105,109
阅读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影响着我们对周遭世界的感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把阅读定位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从"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引导"、"在读中欣赏"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骆锐  唐金文 《内江科技》2009,30(10):3-3
实践性问题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优秀品质、是指导我们实践的行动指南,就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表现在决策活动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就要变"说"为"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一定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三个方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