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形式。现代农村对教育进行的投资,其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甚微的,投资和收益出现了严重的错位。这种错位又进一步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建构农村的成人教育体系,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专门人才,才能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朱雄才 《职教论坛》2006,(9S):52-5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密切相关,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将是决定其转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改革和改进农村教育目标、农村教育内容、农村教育模式、农村教育投资结构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教育投资效益的滞后性和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决定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超前性和优先发展的地位。贫困农村地区要振兴经济,必须优先教育,要发展教育,一是要加大教育投资,二是要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培养实用型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投资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探究农户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社会互动理论讨论了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6年农户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村教育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农户个体的教育支出随着村庄其他农户教育投入平均水平的增长而增长.在控制个体特征、情境效应和固定效应情况下,村庄平均教育支出每增长1%,农户教育投资将会增加0.27%,对应的社会乘数为1.37,即外生冲击引起的平均教育支出的均衡反应约为个体初始教育投入增加幅度的1.37倍.进一步地,同群效应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有利于提高相关政策的有效性,阻绝贫困的代际传递,摆脱"贫困陷阱",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5.
朱雄才 《职教论坛》2006,(17):52-5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密切相关,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将是决定其转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改革和改进农村教育目标、农村教育内容、农村教育模式、农村教育投资结构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6.
金璐 《教书育人》2008,(12):42-43
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体中的能够使价值迅速增值的知识、体力和价值的总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投资、专业技术教育或培训投资、医疗保健投资等方面内容.我国农村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由以乡镇为主发展到以县为主,但总体上仍存在投资重心偏低、投入不足、效益不高、地区差异明显的缺陷,导致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受阻。因此,应通过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重心,调整教育投资结构比例,建立规范的逐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义务教育资金的科学管理,鼓励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多元化,建立对农村贫困学生的教育资助制度等途径,建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保障体制,以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将大有所为。这种“有为”应贯穿于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等农村教育的诸环节中。要使农村教育真正“有为”,政府必须兑现其经费投资承诺,真正实现农村九年制全免费义务教育,并在资源分配、教师待遇、教育机会上公平地对待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9.
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缺乏后动、发展模式单一、管理体系混乱。为此,必须从整体上考虑相应对策:建立健全农村教育投资系统,重新构造农村教育结构体系,规范农村教育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0.
当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劳动效率从而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时,有人认为教育对于缩小城乡差异就有直接决定作用。作者在文中没有找到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相反,作者发现,教育只会加剧城乡差异,加速农村优秀劳动力的外流,农户教育投资成为城市圈取农村资金的又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在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同时,国家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粳村居民的工作报酬,使农村具备挽留优秀人才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公共投入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教育基础设施的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的的差距。为了推进我国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快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国家正在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农远工程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笔者根据各方面的分析将所有遇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人员问题(观念问题),二是设备问题,三是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仁人志士抱着教育救国的教育理想,期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陶行知通过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知行合一的推动乡村社会变革的领袖教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之主旨是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陶行知开展乡村师范教育的途径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寄希望于通过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乡村教师,从活的乡村教师产生活的乡村学生和未来活的国民,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与思想对当今乡村师范教育乃至乡村社会改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包括国家在制定师范教育宏观政策方面应加强对乡村师范教育的支持;师范院校需要推动师范教育课程变革,为乡村教育乃至乡村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氛围,培育师范生浓厚的教育忠诚。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中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滞后,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有限,导致农村教育缓慢甚至艰难的状况,出现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且生均投入水平偏低、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资源配置倾斜、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以湖北省为代表的中部农村地区教育的“塌陷”现象,日益成为当前农村教育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湖北省政府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逐渐缩小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应当把农村教育发展列入其中,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西部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其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西部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目前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普及义务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但是西部农村教育又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教育投资体制不健全,税费改革给现存的农村教育投资格局以重大冲击,缺乏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形势严峻,急需从理顺投资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方面予以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短缺探析--一种利益集团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义务教育在城乡义务教育利益集团竞争和三级教育利益集团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是其投资长期短缺的根本原因。不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这种弱势状况,任何看似合理的教育投资体制和制度安排都只会成为强势利益集团得利受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近期各地频发的校车事故并不是孤立事件,这是长期的城市中心论、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社会阶层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阶层固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校车事件表明农村阶层分化与教育分化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已经形成,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发展环境持续恶化,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只有尽快废除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纠正不公平的教育投资机制,大幅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教育补助,我们才能确保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促进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缓解社会危机,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情况,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不是税费改革造成的,而是以往一些问题的延续。为保证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能够得到切实保障,需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的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财政预算体制;中央政府要切实改善教育投资结构;省级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教育的责任;教育财政要公开透明,加强审计,实行收费听证制;构建教育财政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9.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一体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内容,更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需求。四川省作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已经开始对城乡一体化战略进行探索,而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瓶颈。只有树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理念,逐步将义务教育管理权限上收至省,并适当加大中央对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才能实现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真正达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