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着》展示了一幅幅死亡全景图。余华根据他儿时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现实的理解,讲述了一个个死亡的事件。《活着》死亡的背后,超越了作者以暴力、血腥、恐惧渲染死亡的怪圈,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几千年来农民苦难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精神原型给予人们面对死亡的勇气与信心。  相似文献   

2.
死亡是世间万物的终结,正因为其具有超越一切的永恒性质,因而成为人类认识自我的一个终极命题。史铁生散文直面自身的死亡困境,其心态从与死神相遇的愤懑直至最终用爱来度化对死亡的恐惧,这也是其散文获得普世意义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每个人都有的恐惧,白居易也不例外,其诗歌中有大量描写衰老、疾病、死亡的诗歌,证明了他对于死亡的敏感和恐惧。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对诸家学说进行了长期探索。儒、道两家思想差别很大,但都重视现世人生,不可能解决“死亡”的威胁、恐惧问题。道教实现永生的途径和做法已被白居易证明是荒诞不经的。而佛教的理论性、系统性很强,到达彼岸的方式便于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且彼岸世界的有无亦难以获得明确证明。为了应对死亡的恐惧,白居易最终皈依了佛教。  相似文献   

4.
死亡意识是从生命出发对死亡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存的焦虑。心灵敏感的作家总是比常人具有更强烈的死亡意识。林白作品中的死亡意识表现为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状态。肉体死亡使个人得到解脱或通过死亡追求爱情的永恒。追求物欲是人反抗死亡恐惧的手段,但过分追求物欲则使人的精神走向死亡。人的死亡本能转向内部攻击自身会导致自我毁灭,死亡本能转向外部表现为破坏作用,即对外界及他人的破坏或攻击。  相似文献   

5.
史铁生在作品里探视了人的死亡本能,表现出发展的矛盾的死亡意识,在不幸的人生中呈现为生与死的犹豫,但在描绘死亡过程时把死亡审美化神秘化并消解了死亡的焦虑恐惧,对死亡进行了理性的超越性思考及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6.
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彰显出强烈的死亡意识。小说刻画了主人公在面临死亡时焦虑、恐惧的心态,也叙述了主人公力图超越死亡的心路历程,这一切都体现了罗斯在哲学意义上的"先行到死"的观点。这种观点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死亡的看法是相通的。"先行到死"观源自于罗斯自身的犹太性,其最终意旨是"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7.
论死亡恐惧--"我"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自我”意识,从自我意识产生死亡意识,由死亡意识导致死亡恐惧。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是“我”死,人怕因失去自我而陷入绝对的虚无是死亡恐惧产生的根本原因,克服死亡恐惧的方法主要有:长生之道、宗教慰籍、哲学思索、成就不朽、及时行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讨论死亡问题。假若人能实现长生不老、不死的“美梦”,分析可见,这将使人失去作为人存在的一切意义,面临真正的灭顶之灾,由此反映出死亡对人生的积极意义。死亡之所以让人恐惧,是因为人对“我”死后的绝对无知,死亡的真实意义在于“我死”,而不是“他死”;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应建立“我正在死亡”的死亡观,并将其作为我的积极人生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归宿,面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然而,人不能因为死而放弃生,抗争成为人类历史前进的原动力。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使有限的生命得以延续,成为中国文人一直关注、一直探索的问题,蒲松龄以其优美动人的聊斋故事延续了生命的意义,超越了死亡,获得了永恒。  相似文献   

10.
死亡一直是千百年来文学艺术家追逐与书写的一个母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田汉早期的戏剧创作也不例外,无论是《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还是《名优之死》、《伏虎之夜》,都存在着大量诸如自杀抑或其他死亡形式的书写,并在其死亡的叙述中,渗透了田汉对于死亡的认知与思考,浸润了他独特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和”、“和谐”,而元代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不和谐的社会。关汉卿杂剧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从创作心态、团圆心理、死亡意识及剧中人物的人格美等方面表现了他对包容性极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对死亡的高度关注贯穿了克里斯蒂那的诗歌,通过对她诗歌的分析,说明了诗人对死亡的深刻感悟,以及诗人能够克服恐惧、坦然面对死亡并且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13.
离魂还魂小说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纵贯中国小说发展的长河。此类题材不仅描述了古人为排遣死亡恐惧而想像的死后世界,更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和人性的张扬。然而与此同时,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无法改变现实世界的失望,离魂还魂小说也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悲剧思维。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此类小说多元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与死是辩证统一的,但人们往往出于生的渴求而畏惧着死,或由生而畏死,或因死而贪生,生活在死亡恐惧的阴影之中。只有当人们舞场脱死亡恐惧,直面死本身,从而向死而生时,才能真正领悟生的意义和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死亡一直是千百年来文学家追逐与书写的一个母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的戏剧无论是《雷雨》、《日出》,还是《原野》、《北京人》,都存在着大量诸如自杀抑或其他死亡形式的书写,并在其死亡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对于死亡的认知与思考,浸润了他独特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16.
贾驰 《成长》2007,(10):78-81
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钟爱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恒的爱。不可否认,在墨西哥人面对死亡的态度里或许有着与别人一样的恐惧,但是至少墨西哥人从不避讳死亡。他们用耐心、轻蔑和调侃直面死亡。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墨西哥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郭金秀 《培训与研究》2009,26(10):45-46,82
自人类文化生成以来,死亡概念的形成与确立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迷思,千百年来,各种宗教都对死亡做出了解释,试图安抚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宗教在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影响及其表现呈现出极大的不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死亡仪式——葬礼上。本文以丧葬礼仪为切入视角分析了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影响、其不同表现以及造成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丧葬礼仪看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人类文化生成以来,死亡概念的形成与确立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迷思,千百年来,各种宗教都对死亡做出了解释,试图安抚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宗教在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影响及其表现呈现出极大的不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死亡仪式——葬礼上。本文以丧葬礼仪为切入视角分析了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影响、其不同表现以及造成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西方戏剧为参照,在跨文化的视野中探讨,中国古代缺少悲剧(tragedy)文体有其深层原因:以祝颂祈祷为主的中国祭祀仪工不具备阴惨悲烈的气氛,从而在古老的源头上阻断了悲剧产生的可能性。中国早期叙事文学情节淡化,抽空了悲剧的基础;文学作品对新属复仇主题的回避,弱化了最能“引起恐惧和怜悯之情”的悲剧效果;主流文学中男性形象设计的阴柔化,文学的优美、感伤传统以及中国戏剧前身俳优戏的逗笑风格,均与悲剧审美特征不符。中国哲学、宗教以及大众心态在不同层面清解了悲剧意识;中国早期社会不能为贵州文艺的悲剧提供适宜的土壤,后期应市民阶层需要而兴盛的戏剧,在审美趣味方面已偏离了原基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使外载记中的外国戏剧史料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人留下的关于外国戏剧的载记中,反映了中国人认识外国戏剧的一个侧面,透露出接触外国戏剧时的文化心态。首先注意戏剧演出中表面化的和物质形态的内容,有时也留心戏剧内容、表演方式及其他比较内在的方面;特别重视外国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以及戏剧从业者的地位;以外国戏剧为参照,提出改革中国戏剧的主张;出现了朦胧的中外戏剧比较意识等。这是近代中国人认识外国戏剧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