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林语堂英译苏轼的一首诗进行分析,阐明林语堂诗歌翻译思想是许渊冲翻译理论的渊源之一、林语堂译诗风格对许渊冲译诗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No ILLNESS     
"一译到底"又与您见面了!欢迎同学们来这里一译到底!你喜欢这首小诗吗?把它翻译成中文,对你来说一定不是什么难事!那就快快拿起笔,看谁译得又快又好!把你的正确答案寄来,就有机会获得"小译王"称号,并有一份小奖  相似文献   

3.
诗歌翻译中,一诗多译的现象经常出现。本文以阐释学为视野,以同一首诗歌的不同译文为实例,结合文本含义与文本意义、作者本意与文本本意的关系阐发了一诗多译的缘由——诗歌翻译中的阐释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高健先生的《英诗揽胜》一书,出版于1992年6月,全书收入译诗94首和赏析文章94篇,全部是作者翻译和撰写的,确是一部英诗名篇佳作的集粹,深受广大英诗爱好者的欢迎和译界的好评。翻译文学作品难,翻译诗歌更难,而翻译名诗则难上加难。长期从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浸淫于中西诗学数  相似文献   

5.
章试图追寻诗人穆旦的英诗翻译的踪迹,并探讨他的译诗是如何影响其后期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诗可译的立场,以古今中外的典型译例为对象,讨论诗歌翻译中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如:诗的内容和意的领会与再现;诗的形式、韵律、节奏的传达;汉语古诗英译时须认真对待的行为主体和时态问题,等等。文章还对译诗佳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冰心的翻译与翻译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冰心不仅是中国现代卓越的作家和诗人,而且也是在翻译上有杰出成就的翻译家。本文主要从翻译宗旨、译者素质、 翻译原则、译诗观点等四方面对它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归纳和评介。  相似文献   

8.
意义的阐释与重建——论诗的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诗歌的可译性进行探讨,表明诗歌是可译的,诗歌翻译离不开对原文意义的阐释与重建。译诗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诗歌的可译性。诗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其意义也是可以移译的,虽然完美的译诗不是人的能力所能企及的,但通过对原诗意义的再创造,译诗完全可以成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不是给翻译设置了障碍,而正是给翻译开了绿灯。诗的可译性是以意义的确定性为基础,又是以其不确定性为旨妇的。  相似文献   

9.
朱熹《春日》等三首诗以物喻理,物态宛然,理意深邃,诗味浓醇,是烩灸人口的好诗。陆、朱鹅湖之会、铅山之晤期间所写的三首诗,虽诗味欠醇,但鹅湖陆、朱之辩未留下详细记载,这三首诗有重要的理学史价值。这些诗,以诗载道,多铸字精炼,以浅文作深语,或简言深蕴,或借代曲指,不易捉摸作者真意。笔者对这几首诗谈些粗浅理解,并尝试英译。为便于译诗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所蕴哲理,译诗后附了些必要的注释与简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赏析两首译诗的比喻修辞手法移植入手,在比较两种译文的得失的基础上,讨论诗歌的本色译。文章认为,不同风格的译文都是可取的,但只有符合汉语表达方式、译出原诗风格的译文才是本色译。  相似文献   

11.
缪颖 《英语广场》2023,(11):19-22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在态度系统视角下,选取苏轼的10首诗词以及Burton Watson的英译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原诗的态度资源总数略少于译诗的态度资源总数;(2)不论在原诗还是译诗中,鉴赏资源的占比都最多,其次是情感资源和判断资源;(3)与原诗相比,译诗的情感资源使用频率有所减少,而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原诗和译诗的态度资源分布差异与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译者的翻译策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易经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2):150-153
列举并评析了五位学大师对“诗的可泽性”这一问题的观点。接着分析四个失败的译例,说明我国古诗英译的艰巨性。然后、通过对四例我国古诗英泽的典范的赏析,从实践上证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可行性。最后简要总结了译诗的方法和目标、阐述了我们的“诗可译”观点。  相似文献   

13.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英诗亦然。如何表现这种有意味的形式 ,在中国翻译界有很大的分歧。占压倒多数的意见认为英语诗应以白话翻译 ,因而绝大多数译品都是白话诗或语体诗 ,或曰新体诗。用文言翻译的诗作甚少 ,也受到很多批评 ,生存似很艰难。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论证英诗文言翻译的方法 ,使英诗译苑中文言体翻译这朵花儿受到应有的呵护 ,使其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给热爱英诗的人们以更多的美的享受。英诗文言体翻译方法多样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骚体、歌行体、词曲体等 ,由于译者的大手笔 ,形成了一种气候 ,读其译…  相似文献   

14.
从等值与等效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文学翻译的难译性与可译性,并通过译例阐明了英汉文学翻译中汉语生命力的体现与表达是翻译艺术再创作的重中之重。旨在指导译者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在翻译中活化语言,活化文学,从而把文学翻译发展为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5.
从等值与等效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文学翻译的难译性与可译性,并通过译例阐明了英汉文学翻译中汉语生命力的体现与表达是翻译艺术再创作的重中之重。旨在指导译者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在翻译中活化语言,活化文学,从而把文学翻译发展为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6.
译诗是翻译中的高难领域,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尤其困难。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多义性、语义的模糊性及意蕴的含蓄性三个方面决定其解读空间及英译难度,因而有必要探讨其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17.
英诗风格的多样性、读者的多层次性和审美标准的多元化,意味着任何一种翻译体式都不可能具有通适性。因此,在以白话体译诗为主流的翻译中,词曲体也应有一席之地,只是在选用词曲体时应考虑译诗的审美效果和受众的经验视野。  相似文献   

18.
用外语翻译唐诗,要做到“保存着它的丰姿”是极不易的。英译本《唐诗一百首》(100TANG POEMS)中,关于王翰《凉州词》一诗的翻译,就由于译没有弄清本诗的意蕴,因此译作既未体现出“唐人气魄”,还有损于唐代守边将士的形象;关于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的翻译,虽然译本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意思,译笔也严谨、畅达,但唐代格律诗的音乐美却荡然无存。另外,《英译唐人绝句百首》一书,对上述两诗的翻译可谓语言生动、形象,也具备英诗特色,但对王翰《凉州词》一诗中意思的理解上也存在错误,而对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的翻译,在意旨和情调上都与原诗有了些出入。  相似文献   

19.
牛红伟 《海外英语》2012,(8):158-159
该文选取了英国十九世纪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一首清丽隽永的十四行诗《记着我》,以对诗歌的体式声韵分析、意象分析和诗人的心理与情感分析为依托,继而从音美、形美、意美三个角度对李霁野、周永启、飞白的三个译本进行评析,说明在翻译诗歌时应注意整体把握,同时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译诗为诗。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不仅是卓越的文学家,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同样出色。徐志摩的译诗受浙西水文化的影响,他翻译的很多诗歌中可见译者的水文化情结。本文尝试性的从哲学和文学翻译的视角研究徐志摩译诗中的水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