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薪酬状况如何呢?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毕业就拿高薪的是极少数,多数毕业生的起薪为二三千元。薪酬与预期的差距是否过大大学毕业生薪酬的平均状况如何?麦可思2009年至2011年年连续三年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分别为2369元、2815元和3051元。相关媒体调查结果显示,月薪在8000元以下的毕业生占近90%。在2012年已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22.55%的人  相似文献   

2.
锐话题     
中国大学生:找不到铁饭碗宁肯失业2013年,中国高校生毕业人数达到699万,有近三分之二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面临失业。与此同时,蓝领工作却无人问津,中国的青年就业呈现出了怪异的态势:受教育越多越可能失业。过去10年里,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人数以11.8%的速率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在这10年中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够找到理想职位。大学毕业生中,很多人并无谋生技能又坚信自己理应得到报酬不错的办公室工作。近年来,报考公务员成为了最受高校毕业生欢迎的选择,许多挑剔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宁可失业也不去做那些待遇与自己预期不符或者是被认为"低贱"的工作。——网易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新年新气象。对许多正在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马年最大的愿望莫过于"马上有工作"了。那么新的一年里人才市场是否会有一番新的景象呢?相信这也是众多大学毕业生关注的一个热点。下面笔者综合我国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来作一分析供大学生参考。"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陈继辉 《大学时代》2006,(11):28-29
我们国家,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其他国家,大学毕业生是否也需要把很多时间和金钱花在找工作上呢?这些国家的应届生就业情况怎么样?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薪酬待遇高期望”VS“低工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500月薪聘本科生”“、零工资就业”等新闻媒体炒作,大学生“薪酬跳水”、“毕业就失业”、“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不及民工水平”等信息不断见诸媒体,甚至有人预言,大学毕业生“低工资时代”已悄然来临。社会对大学生毕业生是否已不再青睐?应届大学毕业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是否已经降至谷底?理想与现实中间的落差究竟应该如何调适?本文仅从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们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数字反映问题——就业问题研究专家视野中落差(丁大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丁大建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大学毕…  相似文献   

6.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继续复杂严峻。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中国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就业的同时也加剧了就业的压力,许多毕业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岗位,造成"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故构建大学生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服务连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出现的原因、现状分析,提出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服务衔接解决方案,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毕业求职季,2011年有66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再加上历届没找到工作的约150万,就业市场上供求失衡,总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近年来,在大学生求职季以及职场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如"学历倒挂"、"用工荒"、"考霸"、"考碗族"、"面霸"、"职场木乃伊"等,这些名词反映了毕业生在求职路中走过的艰辛,也昭示了新的毕业生将要走过的路。作为面临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会有怎样的求职困惑,又将要如何调整自己去有效面对?这是每个学生的疑问,也是家长们、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到具体项目和行动的落实与实施,近几年来,到基层就业已经逐渐为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的选择。自2003年起,各级政府部门扶持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2008年7月15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尽管经历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体制的摩擦所带来的种种阵痛,但不可不说,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之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9.
毕业了,你想去哪里工作?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与Universum公司共同实施的"2008中国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倾向去国企的人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当今的高校毕业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面对新形势下就业方式的转变,必须把握大学生毕业前的心理变化,以职业指导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探索增强高校毕业生"工作经验"的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用人单位普遍强调的"工作经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媒体、高校和大学生都认为这是对大学毕业生不现实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要有"工作经验"的现实合理性,从而解决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工作经验"问题,并提出这需要高校实施体制改革,将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培训纳入"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使多数大学毕业生拥有经考核、专业的"工作经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究竟是什么?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  相似文献   

13.
佚名 《中国培训》2009,(5):21-21
2008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有25万人,加上往届毕业的大学生共计有30万人需要就业。毕业生人数之多达历年之最。同时,因金融危机影响,导致今年全国就业形势紧张,陕西省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为化解当前的就业困局,陕西省召开了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关的人事、劳动、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互联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小故事:“当年,我大学毕业,怕找不到工作,考了研究生。今天,我研究生毕业,怕找不到工作,考了博士生。但是三年后博士生毕业,我仍然不知能否找到工作,更不知当年的决定是否正确。”短短数十字,却道尽当今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困惑与无奈:究竟,路在何方?凭心而论,目前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困局,实在是多个方面的因素纠合而生的。以笔者的拙见,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全国大学的持续扩招,迫使大学生毕业时需要直面激烈的竞争。过去,国家大学教育实施的是精英教育。现在,大学教育正逐渐走向普及化,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于…  相似文献   

15.
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怎样理解"就业难"? 1.要正确认识"就业难"的概念 大学毕业生是整个社会劳动力供给的组成部分.按照市场经济的观点来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组成部分超出实际社会需求,呈现"过剩".这里设定的条件是把大学毕业生的文凭与社会需求的一定岗位"等值"起来,即社会有着固定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岗位,大学毕业生也只能到这些岗位工作,不考虑大学毕业生去竞争与文凭不相等的其他社会岗位的"弹性".二是大学生毕业时不能全部进入就业岗位,在一定时期出现就业困难.这里设定的条件是:第一,社会将所有的岗位对大学毕业生开放,社会实际也存在着与大学文凭相适应的岗位需求,但由于体制和机制因素,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渠道有障碍;第二,社会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科类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接,专业对口寻求工作岗位出现难度.第三,一些大学毕业生主观上认为岗位对自身文凭"价值"不适合,或过于强调专业对口,选择"待业"或继续学习,以寻求更好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6.
媒体纵览     
这两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来的“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中国的就业歧视竟然如此荒唐,如此离谱。在中国,35岁,如此年富力强, 便已无法找到工作。更不用说四十五十,我们该不该制定中国的《雇  相似文献   

17.
从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夏天是大学毕业生最忙的季节,所有大学毕业生都在忙着找工作,找一个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找一个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找一个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然而,偏偏有近50%的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继续深造,因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转行,因找不到工作而在家待业.这不禁让人们困惑,难道中国人才真的供过于求了吗?难道社会真的不再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了吗?难道大学生真的没有用武之地了吗?  相似文献   

18.
资讯看板     
《新高考》2008,(1):60-60
大学毕业生薪资排行榜公布《北京晚报》:由全球最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联合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中国零点调查集团,最新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全国"211工程"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为89%,薪资中位值为每月2500元;而全国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只有87%,其薪资中位值更低,只有每月2000元。在此次调查中,一项专门针对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在当初选择大学所学专业的原因时,36%的人表示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24%的人表示是因为大  相似文献   

19.
君南 《职业技术》2007,(23):46-46
根据最新一期的"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期望月薪在1000-3000元之间的大学生人数在增加。随着2008届毕业生企业校园招聘会的全面铺开,除了有哪些校园宣讲会,大学生目前最关心的不过是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和薪酬情况。那么,2007届大学毕业生们的"薪"情到底如何?哪些城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作为求职者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直接决定了其就业的成功与否.本文基于对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调查数据,来分析中北大学生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点,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