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坚持立德树人与共筑"中国梦",既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的价值取向,也是高校实现教育梦来托起与支撑"中国梦"的价值追求,还是高校"三个牢固树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标准。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探讨"立德树人"与共筑"中国梦"的价值所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曾经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也是强调中华民族作为“多元一体”的伟大力量对于实现伟大复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如何在办学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落实“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教育理论创新。中国传统德育文化奠定了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历史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教育探索奠定了其实践基础。新时代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根本任务以来,研究者围绕立德树人内涵、理论依据、落实机制、实践与评价等方面初步勾勒了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基本论域。鉴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亟需在基础理论、系统化、实践和评价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以及良好的品德教育,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内容。德育教师作为德育的核心,要发挥好自身在班级管理和德育中的作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小学生思想、行为、品德和素质的全面良好发展,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小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文章立足于小学德育教师角度,针对性讨论了提升德育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春景  邹芳 《甘肃教育》2020,(12):18-19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每所学校、每个教育人,都应该思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在理解了这一核心问题的前提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着重要考虑怎样培养好人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说:"教育的道德使命必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怀问题。"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营造关怀的氛围、织就关怀的网络、洋溢关怀的温情,学校教育就会变得有温度,就会开辟一条富有特色的立德树人之路。  相似文献   

7.
《少年月刊》2014,(7):22-25
活动单位:西安交大附小四(7)中队 指导教师 崔盈田媛 活动目的:1.鼓励学生发现来自身边、社会上的正能量。2.让学生学会如何传递正能量,让身边、社会充满正能量。3。让学生明白要实现中国梦,少先队员需要做的是传递正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变得更好,祖国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洪流 《江苏教育》2013,(10):1-1
9月25日,李学勇省长对《江苏教育报》在今年教师节前夕推出的优秀教师事迹报道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省教育工作者学习优秀教师事迹,播种江苏美好未来。李省长的批示是对全省优秀教师的嘉勉。也是对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主要在立德树人的研究视界下,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分析。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教师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就需要进一步探究立德树人的机制问题。对于立德树人的机制,关键需要建立并健全群体性教师团体,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职业发展应该从个人自行发展转化成团体性发展,以团体的形式对立德树人提供研究和实践基础,最终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1.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蕴含了丰富的育人资源。高校要从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出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营养,融入立德树人的制度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成为当下教育工作的航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路径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帮助大学生形成爱国信念、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会提供正能量和驱动力。从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过程,可以探析立德树人更为合理的路径,在对历史知识的陈述中形成道德认知,在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中形成道德情感,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形成道德意志,在对历史规律的论证中形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3.
《西藏教育》2013,(5):F0004-F0004
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学生朋友们: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担负起为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是党和人民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的时代重任,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崇高追求,是中华民族同心构筑  相似文献   

14.
15.
正"立德树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愿望,而德育教育又在教育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然而德育教育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技巧。一、转变角色,以情动心要真正走入学生内心,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学生心灵世界的朋友,让学生觉得我们是可以信赖和可以亲近的。我班学生郭晓蓉,父亲沾染赌博恶习与母亲离婚。法院判决她跟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应通过加强高校的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课程建设、管理服务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来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立德以树人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无德不足以为师.现象学认为,世界是由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所构成的,每个人的行为又有着背后所隐藏的意义,这些意义的存在影响了个人对周遭环境的感触、判断与抉择,从而生发了独特的人之自我活动.教师只有在教育之时把自身的德作为一种内在的因素为他外在的教育活动行为所服务时,才是真正的立德以树人.教师的立德意味着把真实为学生着想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付诸于行动,树人意味着把教育行为规束于以学生为本的自我素养之中,立德树人意味着内在的对教育的真挚情感与外在的教育行为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8.
《教师法》修订须为立德树人提供制度保障。在责任主体上,所有讲授国家规定或认可的课程的教师必须履行立德树人义务。为此,应为教师履职提供条件,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公务员身份,赋予教师职业权利和受尊重权,从而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同时,通过强化师德教育、细化师德义务来维护师德底线。  相似文献   

19.
黄潮海 《成长》2020,(4):58-58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如何要发挥地理课程“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的独特学科价值,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享受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显得十分有意义。地理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寻实现中国梦,渊源于中华先人追求进步的复兴梦想,先人梦想犹如绵延泉源,后人梦想则是汹涌奔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穿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寻实现中国梦历程的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以往几代先进中国人努力的基础上,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彻底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追寻实现中国梦,必然体现为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依归的伟大实践,不仅有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而且有着走中国道路、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