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周氏冥通记》则是一部重要的道教文献,这两部书也都是很有语料价值的文献,从地域角度来调查两部文献的语言情况,可以发现一些语言的南北差异。词汇方面,《齐民要术》具有六朝北方口语特色,《周氏冥通记》具有南方口语特色;语法方面的发展,《周氏冥通记》比《齐民要术》要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2.
萧红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5):1-7
对《齐民要术》和《周氏冥通记》中的疑问词语进行较全面地分析,并与同时期成书的其他文献中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六世纪疑问词语的时代特色,并从中归纳出较有地方特色的疑问词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周氏冥通记>为研究对象,对书中量词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的描写与分析,旨在展示<周氏冥通记>中的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使用情况.<周氏冥通记>中大多数量词与名词搭配比较固定,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量词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4.
邓慧红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185-187
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是研究《周氏冥通记》的最好注本,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刘祖国、陈祥明、亓凤珍等学者已就其中的某些语词注释、原文移录、断句标点方面进行了匡正,文章认为译文还存在可商之处。 相似文献
5.
刘祖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28-132
《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本。然因该书颇具六朝口语的特色,在某些点校翻译方面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真诰》和《周氏冥通记》是南朝陶弘景整理的两部道教文献。文章对两书中介词"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使用情况与中古其他文献进行比较,认为其中介词"乎"多属仿古用法。这两部道书的语料性质既具有南朝口语色彩,又存在一些仿古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郑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3):33-35
释氏辅教用书《冥祥记》记载内容较真实,文中记载了死而复生的事件,从中可见当时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同时还保存当时的殡殓习俗,反映出晋宋之际殡殓时间通常较短,但很多时候因身暖而多日不殡殓,而殡殓仍用棺含之具;再者,文中提供了死后还魂方式以及人死后要设斋转经等习俗;最后简要介绍了葬法。这些内容简要勾勒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信仰。 相似文献
8.
左莹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3(4):31-33
敦煌残卷《唐太宗入冥记》是敦煌小说中较重要的一部,内容极富创意,充满了动态感、戏剧性,在题材上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代,关于"太宗入冥"一事有多种记载,如张鷟《朝野佥载》、吴承恩《西游记》中都有不同的叙述。同一件事情,而在不同的时代、作家手下有着完全不同的记载。在这种表象之下,掩藏着文学发展的一种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9.
10.
彭奇伟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8-72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一部农学巨著,口语相当丰富,对于汉语史研究,特别是中古汉语的研究具有很强的语料价值。但是,目前对其语言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论著还不多。从词汇、语音、语法等角度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小结,以期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齐民要术》中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齐民要术》总括范围副词共有23个,分为新旧两种。本文逐一描述与分析其语法功能和语义指向,以管窥南北朝时期总括范围副词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2.
方蓬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冥报记》是唐临编纂的一部宣传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小说集。冥报故事中对不孝、偷盗、欠债、残害生命等罪行的严厉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不正之风起到了威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冥报记》与官方强调的治国安民之策相吻合,起到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定的作用;从民间的角度看,《冥报记》中记载的栩栩如生而又看似真实可信的冥报故事,使那些有冤无处诉的百姓们找到了心理平衡的支点,成为了他们强大的精神寄托。同时,《冥报记》中较为完善的司法体系及生人判冥事故事题材的出现,折射出冥律亦如人间刑狱的再现。 相似文献
13.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其各自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上的烙印使得两种语言有种种差异。本文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颜色词、谚语、习惯用法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15.
<齐民要术>是中古时期一部综合性的农学全书,里面包含有许多具有农业特色的语词.在对其词汇子系统--单音节动词同义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不同"义位"上的同义词组,依据各种语义关系组成不同层级的同义词组群,其语义不断推演,共同形成严密的语义网络,体现出本书语义系统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兴芬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1):5-8,16
《拾遗记》的语言,不仅受魏晋时渐趋靡丽文风的影响,文辞华丽,铺排夸饰,体现出鲜明的骈化、赋体化倾向,而且还在行文中穿插了大量的诗歌、谣、谚,诗文融合。同时,在对一些远方异域神奇名物的命名上,也显出了王嘉的匠心独具,体现出了形象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齐民要术》的仔细研读,阐述了《齐民要术》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启示: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职业技术教育应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完善课程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应有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配套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应开展职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行业技术规范紧密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应加强师生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应加强学生经营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应有良好的教育氛围;职业技术教育应做好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化振红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9,(1):44-48
农业词语是中古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民要术》的农业词语中,源自先秦的词语在绝对数量、使用频率、词义可理解程度等方面都超过了六朝新兴的词语。多数农业词语局限在历代农书中,只有少数农业词语能够进入一般词汇系统。表示作物品种或农业产品的词语比较容易成为一般词语,表示生产工具、生产过程的词语很难演变为一般词语。 相似文献
19.
《齐民要术》所见农民和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福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18
“末业 ,贫者之资也”是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力图阐述的思想之一。这一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 ,特别是北朝农民与市场关系的产物。《齐民要术》通过叙述和计算反映了这种关系 ,其中对园圃业农民与市场关系的记叙尤为翔实具体。 相似文献
20.
本从演述方法、艺术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杂剧《拜月亭》和南戏《拜月亭记》进行了比较,认为二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表达方式,杂剧侧重于抒情而南戏侧重于叙事。这既与作家的不同身份相联,也与诗歌和小说对二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