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备课进行一番新思考。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座右铭,以学论教,以教促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要树立一种资源意识,使备课具有开放性;备课不能截止到教案的书写完毕,应该引向课中、课后。备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从课前准备、编写教案、课上实践到课后反思的不断改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课程标准)已于2001年7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根据这部新的语课程标准编写的语教科书也已经于2001年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投入使用,并将逐步推广!语课程标准是新时期语教学的指导性件,对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学习语课程标准,研究语课程标准,把握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是我们每一位语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4.
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使用“语文素养”一词,并将“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核心理念。目前,对“语文素养”这个提法的争论褒贬不一。对此,笔者疑惑多多。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就“语文素养”的内涵,“语文素养”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关系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使争鸣历史达一个世纪之久的语文课程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历史定位,它使我国的语文教育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也让我们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思考着一个全新的问题:新课程理念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师。在此,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作个人化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正式颁布,比之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有突破性的进展,它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一篇《误尽苍生是语文》引发了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大批判,时至今日。语文学科的改革浪潮虽几度“惊涛拍岸”.但“改革从来就是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于漪)。因而语文课仍不为大多数学生所喜爱.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困惑。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应时出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新《课标》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这就明确要求语文老师应掌握现代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中小学教师针对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积极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从理论与操作的不同层面,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可喜的思考与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此,“文本”这一新理念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然而,由于“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用过来的术语,许多语文教师对“文本”的内涵及特征把握不准确,语文教学中一度出现文本失落的现象。本文试从分析文本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剖析当今语文教学中处理文本的失误,并进一步指出解决之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那么,什么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它有哪些特点?怎样开放才能让语教学充满活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拟结合笔在实践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流行的东西未必就是好的,比如“流行病”,就让人心有余悸。在当前语文教学上,就有不少人争赶时髦,染上了不少“流行病”,笔者在此作一浅探。  相似文献   

12.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校本教研方法,更多的时候,它是以一种常规与制度的面目出现在语文教师面前,我们是否反思过集体备课的意义?是否追问这种教研方式遭遇的困境,是否设想过集体备课的理想状态?且让我们听听来自一线教师的不同声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又指出:“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于是,课改以来在语文教学实际中语文知识教学有被边缘化的趋向,语文知识教学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那么.语文教学是否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该怎样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这些都是我们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本期的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知识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实施综合性学习,首先要弄清其本质.这个问题不容易弄清。分析本质先要查清源头.“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字眼首先出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但读过标准似乎更让人迷惑——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我有这样几点想法,在这里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语文集体备课形式打破了过去的单个教师独立备课的传统,更多的强调了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极大程度实现了资源共享,是时下一种热门的教研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体备课也存在着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集体备课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浅谈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龚鸣 《语文天地》2012,(24):37-38
一、要重视汉字的书写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也重视汉字的书写,并对每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改稿")在第一学段就明确提出了"写字姿势正确"的要求,把对汉字的正确书写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前言”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实践能力”,主要指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大量的事实表明,这些能力正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与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这些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作文”与“写作” “作文”与“写作”似乎是一回事儿,但深究起来,又不完全一样。可以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有联系,就是二者都是写文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写作,写作就是作文。比如,人们常说的“赋诗作文”,就是指文学创作。说有区别,是说“作文”常常指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写作练习,“写作”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文章,包括文学创作在内。从这个意义来说,“写作”似乎包含了“作文”,“作文”只是“写作”的一种形式。但是,在人们的语文实践中,“作文”与“写作”又是一对模糊概念,常常不易划清界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作文]①动词,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比赛,高考满分~。②名词,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写~/他的~被评为优秀。[写作]动词,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技巧/从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都叫“习作”,7~9年级和高中叫“写作”。高考语文试卷叫“作文”,而在《考试大纲》中却又叫“写作”。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三个维度对课程(教材)、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统摄指导作用。那么,从提高课学教学效益的角度出发,语文教师在这三个维度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