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民工问题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加速时期,伴随产业结构的工业化、社会生活的城市化、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相应发生的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转移的问题。农民进城,在改善农民自身生活状况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经济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民流动的积极效应和有益之处,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又要尽力削弱和抑制农民流动日益显露的弊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存在的提前就业现象,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更加严峻。必须依靠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延缓劳动力提前就业的年龄,解决青少年辍学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以其固有的规模效应与聚集功能,比农村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要重新审视过去城市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大城市、大都市。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城市化肩负重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行各业中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虽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但由于许多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传统就业观念和意识等自身因素的限制以及缺乏必要的外出就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试图从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是我国的主要劳动力群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多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如何解决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以及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就当前安徽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就业渠道、社会保障、权利维护等几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造成安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安徽农民工职业素质,加强流动就业管理,完善流动就业服务,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开展多层次、多方面、大规模的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整体提升他们的就业、从业、创业能力,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很复杂,应从多方面寻求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以重庆永川市的农业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耕地日益减少,人口不断增加和因科技迅猛发展城镇第一线职工需求量减少造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等现实问题进行了调研,提解决问题的了办法。  相似文献   

11.
从唐山市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及转移就业的特点来看,农村劳动力总量庞大,供求矛盾突出问题将长期存在。国内外环境、政府政策、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层次、成本。进入新世纪以来,外出务工农民"回流"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就地转化成为今后唐山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体面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面临着就业规模大,就业质量低下的难题。农民工就业的现实状况、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等都亟待研究,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早日实现中国农民工"体面就业"。  相似文献   

13.
课题以浙江省湖州市农民工聚集区为调研区域,展开就业问题相关调研。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与第一代农民工存在的就业异同点,认为就业动机与影响就业因素是两代农民工群体在就业问题上的最大差异,此外,在就业行业、就业渠道上也存在若干差别。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多选择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这种途径,这是基于对老乡或亲友的信任以及降低职业搜寻成本而作出的决策。深入分析发现,厂商的招聘方式、培训方式以及对农民工权益的侵害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或强化了农村劳动力选择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进城就业。  相似文献   

15.
判定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产品的性质,可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该教育产品的提供责任,以及政府和个人家庭之间对于该类教育培训费用的支付责任。从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突出的外部性特征、教育费用负担原则,以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偏重于"公共性"的"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有义务向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相似文献   

16.
论农民工就业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农民大规模进城就业,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民工由于受社会等级制度、户籍制度、自身条件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进城就业在有效就业信息获得、就业条件、基本权利维护等方面处于十分不利地位。从观念、制度、政策三层面着手可改善农民工不利的就业地位。具体来说,政府、市民和农民工自身必须改变农民工低人一等的看法,从社会公正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三个方面来加强制度建设,现阶段,在可操作的政策层面上关注农民工的微观生存状态则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就业对象多、就业观念旧、就业信息少、就业质量差、就业保障弱等现实问题。应通过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减轻就业压源;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就业渠道;切实加强农民职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农民就业法规制度,促进就业保障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农民工由于各种原因在劳动关系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尤其需要运用劳动合同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