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级第十二册基础训练2作文要求: 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是教你课的某一位老师?是和你同学习、同玩耍的某一个同学?是默默地打扫卫生、敲钟看门的工人师傅?还是到学校来参观、来作过报告的那位叔叔、那位阿姨……想一想,把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写下来。要注意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使别人读了能明白他(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那么深的印象。作文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前在网上玩过一个"金庸小说人物卜"的测试游戏,输入生日血型性格,答案自动生成,告诉你你是金庸小说中的哪一位,还有评语。我得到的答案是《碧血剑》里的温仪,记得评语里有一句: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成人所不能成。最近我把这句话送给了我妈的一个学生。小姑娘学的服装设计,在一家知名内衣公司实习,抱怨说,公司每年都要收到大量设计新人的方案,看上了的就低价买断,从此这件设计就打上了公司的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听到一堂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指导课。它让我想起了两个关键词——“规范”与“个性”。下面是这堂课的几个片断。师:前不久,我们去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了两天的训练。在“军营”里,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板书:说“军营”生活)生:队列训练。师:谁进行队列训练?在哪?把话说完整。生:我们在“军营”里的大操场上进行了队列训练。师:这就说得清楚多了。生:我们还在“军营”里的野营路上惊险地过了铁索桥。……(学生纷纷起立,争先恐后地说)师:那你能用一句最能表达你感受的话概括一下我们的“军营”生活吗?生:我们的“军营”生活丰富多彩。生:我们的“军营”生活充满挑战。……师:在这么多的活动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速降。师:把话说完整。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速降。师:说得好多了。谁再接着说说?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野炊。……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用同一种句式:“我印象最深的事是……”现在胡老师要求大家把句子的形式变一变,比如: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位置变一变,让我们的句子更多样化一些。谁来变一变?生:在许多活动中,滑草是我印象最深的。生:行军,我印象最深。师:两人都变了,谁接着来?生:对于我来说,吃午饭印象最深。师:在哪儿吃午饭啊?生:在“军营”...  相似文献   

4.
小孩子最愿过春节,有好东西吃,有新衣穿。春节来临的标示是父亲在书房写春朕,印象最深的是,他常写:"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是治家格言,上联还恰好是家族中男性命名的辈份排列。父亲三十多岁之前已长髯齐胸。他秉烛夜读时,不像小说中的美髯公关云长那样读兵书,而是读《尔雅》、《伤寒论》和带插图的《本草纲目》等。用现在的话说,这都是父亲的"专业"书。  相似文献   

5.
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是教你课的某一位老师?是和你同学习、同玩耍(shua)的某一个同学?是默默地打扫卫生、敲钟看门的工人师傅?还是到学校来参观、来作报告的那位叔叔、那位阿姨……想一想,把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写下来。要注意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使别人读了能明白他(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作文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相似文献   

6.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朱楚妍同学"还有"这个词读得好,换气时,语气也调整得轻快了.有的说:老师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最后四个字一日气读出来,读得好.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在文学修养、爱好还是文学天赋上,金庸都具有雅俗二极性,有两个金庸:通俗文学的金庸和纯文学的金庸。金庸武侠小说可以从文本性质上区分为两种“版本”:一种是通俗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旧版”;一种是纯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新版”。在文学观和写作方式上,1970年代之前的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金庸小说是纯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前金庸把武侠小说当作通俗文学来写,读者也当作通俗文学来读;1970年代之后金庸从纯文学角度来修改他的武侠小说,读者把它当作纯文学来读。作家金庸不具有统一性,金庸作品也不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一天,小呱呱鸟正在书房里读一本关于非洲的书,妈妈喊他吃冰激凌。小呱呱鸟正看得入神,就说:"等一会儿,我正在非洲呢!"过了一会儿,他跑来要冰激凌,妈妈对他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从非洲回来,就把你的冰激凌吃掉了。"哈哈,你在读书时有没有闹过笑话?你有没有听说过有关读书的笑话?赶紧写出来,跟大家分享吧!  相似文献   

9.
<正>逛巴黎街道,犹如逛露天博物馆。一是路边建筑,动辄历史几百年,街角碧草苍苔都像前朝宫女,可以牵扯些惊天动地的渊源;二是每条街都像展馆标牌,贴些显赫的名字。所以你把巴黎的地名背熟了,就等于读了半本历史书。16区有雨果大道,8区有巴尔扎克路,你坐上地铁,溜二眼站名,很容易看见伏尔泰站、狄德罗站、路易·阿拉贡站、拉格朗日站——最后这位,也就是微积分课本上那条"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创造者。某天法语课上,一群亚洲人里,插进来个巴西白人同学。我们立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一、呵护学生读书的自由与兴趣 整本书阅读一开始不必苛求学生读的效果,可以先让他们找到阅读的乐趣,正如陶渊明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可能有的教师和家长会担心,怕学生看到"少儿不宜"的情节,或者读了一些对学习没有帮助的课外书白白浪费时间.有个学生家长来咨询笔者,说孩子喜欢看金庸的小说,问要不要让他...  相似文献   

11.
瞧!那一颗颗美味的智慧豆编前语:读一本好书会让你获益良多,书中的道理就像一颗颗闪亮美味的智慧豆,那些吃了美味智慧豆的同学,那智商噌噌噌就冒得老高了。不信,你瞧本期精彩选段里的小作者们,笔下冒出的句子也像一颗颗嘎嘣嘎嘣脆响的豆子,这些可都是书给予我们的哦。我喜欢读书,为了读书,经常不得不与妈妈变着法地玩"藏猫猫"。这不,晚上,我又抱着书窝在沙发里看。妈妈过来催我,"丫头,睡觉去!""等会  相似文献   

12.
技法指导在电视或电影里,不少同学应该是见过凤凰的。看过之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估计很多同学会争先恐后地说:"是凤凰的头。"是的,凤凰的头虽然小巧,却是那样俊秀,那样美丽。见一次,便能让你终生记住。作文是同一个道理,精美的开篇,正宛如那小巧俊美的"凤头",能够收到下笔生辉的效果。下面,就以"可爱的同学"为题,告诉大家几种开头出彩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读完许文伟同学的《书中的叶子》,有一种快感。这篇短短的千字文中,既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却让我一口气读下去,那"尘土覆盖的模糊橱窗",那片"只剩下繁琐复杂叶脉"的奇特树叶,那"黄了的叶儿从树技上"轻盈落地,那"蚂蚁拖着长长的队伍,运起一些食物放回洞去"……这一连串闪光的细节,都刻在我的脑海里,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一、自主学习(要求独立完成) 1.(本题6分)请你把本学期学习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作品和印象最深的学习内容写成学习体会交给老师,让老师给你评价和指点. 2.(本题6分)请你用一张图或表把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表示出来,如果有困难,可以请教父母或高年级的同学.  相似文献   

15.
红红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后悔、自责、内,跟同学讲了件事情,之后就后悔不该告他;晚上看了一会儿电视,后来又后悔耽了学习;就是丢了几块钱,也要后悔老半……朋友们对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瞪大眼睛,满脸懊恼地说:“你说这世界上么就没有卖后悔药的呢?”在《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得到一个月光盒,可以让时光倒转,让人回到过去,做的事情,有机会重新来过。可是,遗憾的,那只是存在于神话里的美丽梦想罢了。每个人年幼的时候,也都曾经幻想过时倒流,有机会纠正从前的错误。不过,当们长大后,都会发现,后悔药在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曾存在过。做错的事情,就是…  相似文献   

16.
陆建山 《师道》2004,(8):28-29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独自在家,把电视看看;带上倦容,带上心烦,打开书柜,把小说翻翻。荧屏出现了拳击柔道,书中开始了华山论剑,书中的烦恼,向泰森说说,作业的事情,向金庸谈谈。把电视看看,小说翻翻,哪怕被爸爸发现被妈妈看见,我们不图电视小说占多长时间,长时间总学习也得暂时消遣。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找个朋友,到商场转转;带上球鞋,带上护腕,套上队服,到球场玩玩。球场展开了龙争虎  相似文献   

17.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再根据采访时做的笔记,整理出采访记录。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更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相似文献   

18.
书迷     
我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根本没有钱来买书,偶尔从同学处借得书来,那种感觉就像天大的幸福降临一样,有书读的那几天过得尤为快活。记得有一天得到一本《古城春晓》,书到手以后,每时每刻都惦记着它,做饭烧火时看,吃饭时也看,母亲戏说道:“别把书吃到肚里去。”书里的故事实在太吸引人了,白天没看够,到了晚上,趁家里人都睡下了,把煤油灯端来,放在被子旁边,躺在被窝里接着看。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许是太累、太困了,一不小心把油灯碰翻了,差点着了火,母亲惊醒后,夺过书就要烧掉,急得我赶快求告,连说再也不看了,母亲才把…  相似文献   

19.
怎样学写读书笔记银川市二十一小常效枚一、什么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我们知道,每个小学生都喜欢读课外书.有的喜欢小说,有的喜欢诗歌,有的喜欢科普读物,有的喜欢寓言、童话。可是大部分同学读完把书一合就算了,过几天你再问他书中的内容、故事...  相似文献   

20.
如何才能使历史课程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呢?怎样才能使这门综合学科细化到每位同学的思考细胞里?那就要发挥细节的作用,在学生毕业离开校园多年后,对老师印象最深的也往往是课堂上教师的某一个举动、某一句话,甚至是某一个眼神。由此可见"细节"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