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认为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中《虎丘记》的译文有两处不妥,兹论析如下:1.将“虎丘去城可七八里”一句直译为“虎丘离城只有七八里”,译文中将“可”译为“只”是错误的。“可”无“只”这一意义。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知“可”有“大约、约计”意项,该意项的例句为“夺其军,可四十余人”(《史记·高祖本纪》)。课文原句的“可”放在一个约数“七八里”前,表示对路程的推测,与上面词典用法完全相同。此句中“可”应为“大约、约计”意,所以正确译文应为“虎丘离城大约有七八里”。2.将“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译为“想在这…  相似文献   

2.
课本《游黄山记》一文开头是这样断句的:“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我认为这样断句不妥。如不加点断,乍读极易使人误解为“初四日”仅仅是开头这句的修饰语,这与原文的实际内容是不相符合的。《游黄山记》选自《徐霞客游记》。徐霞  相似文献   

3.
一、《左隐五年传》:“鸟兽之肉不登于俎”断句及标点误。(43)面 沈玉成《左传译文》(9面)据此译为“鸟兽的肉摆不上宗庙的癸器里”当前诸注本俱认为“之肉”的“之”字相当于“的”字,以致断句误。考察文意与语法,原句应解为“鸟兽,其肉不登于俎,(其)皮革……不登于器,则君不射。”这本来是假设复句,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显得简练明确:这里“鸟兽”(后加逗号)一作其的前词二作“谢”的提前宾同,比普通句法用字省而达意明,原来此“之”字应训“其”,“之肉”即“其肉”。 “之”训“其”,当有所本。《吕氏春秋·音初篇注》曰:“之,其也。”《书·西伯戡黎》曰:“殷之即表。”言殷其即丧也。  相似文献   

4.
《盘庚》中篇说:“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感鲜以不浮于天时”这几句话前人有不同的断句法。伪《孔传》说:“言我先世贤君无不承安民而恤之,民亦安君之政,相与忧行君令。浮,行也。少以不行于天时者,言皆行天时。”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解释说:“以君承安民而忧之,故民亦安君之政,相与忧行君令,使君令必行,责时群臣不忧行君令也。舟船浮水而行,故以浮为行也;行天时也,顺时布政,若月令之为也”。他们读承字断句,慼字断句。  相似文献   

5.
一、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断句是考查文…  相似文献   

6.
《察今》中“楚人有涉江者”一句的译文诸多版本不一: ①“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1983年版) ②“在楚国人中有个渡江的人” (《课文注评》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③“有个渡江的楚国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1991年版) 就此,对定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以及多项定语的排列次序问题做如下阐述: 一.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定语一般放在被它限制、修饰的中心词之前,这  相似文献   

7.
"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在《二十四史》正文中被征引了十八次,频率相当高。但古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的译文,今人(译者)对这句话的理解虽然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又与古人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有下列三种情况:一是正文理解不误,译文也不误,凡9例;二是正文理解错误,译文也跟着错误,凡4例;三是正文理解正确,译文却理解错误,凡5例。  相似文献   

8.
吕翔峰 《广西教育》2007,(5C):28-28
曾在各地热播的电视系列剧《警界雄风》,其中《伏魔记》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女青年因包庇案犯男友被拘审,侦查员杨蹊问她:“你知不知道你的行为已触犯了《刑事诉讼法》?”字幕逐字打出。这句话将《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9.
郭作同志的“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一处译文”,在提倡援引经典著作时查对原文方面有启发作用,但我们觉得他用英文译本而不是用德文原本来核对中译文的作法还需要商榷。先让我们看一看,郭作同志查对的这句话在《共产党宣言》的德文原本里是怎样的。1848年出版的德文原本中,这句话是:Sie richten ihre Angriffe nicht nur gegendie bürgerlichen Pnoduktionsverh(?)ltnisse,sierichten sie gegen die Pnoduktionsinstrumenteselbst;…(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莱比锡,Reclam 丛书第7660号,德文版,第36页)。  相似文献   

10.
“杀盗非杀人”的命题记载于《墨经》的《小取》篇。研究墨学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小取》为墨家后学所作,并且不是出于一人之手。根据侯外庐等人的研究,《小取》“大体可断定为写成于荀子《正名篇》之后。”(《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483页)如果这个断定是正确的,那么从荀子在《正名篇》中对“杀盗非杀人”命题的非难可以看出,此命题早已在《小取》成书以前就已存在并引起了人们的注目。由于荀子对“杀盗非杀人”命题的来由没有明确交代,我们不能绝对肯定荀子所批判的命题就是墨家的命题,但是,从《小取》对这个命题的阐述可以看出,这个命题就是墨家的命题。后期墨家就这个命题遭到的责难在《小取》中回答说:“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必修)第二十二课《送东阳马生序》中有一句“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我认为它的断句不妥。“逆旅”是旅店的意思,“逆旅主人”是旅店主人。“寓逆旅主人”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课文注解释译为“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和“住在旅店里”无异,反而显得累赘。由此看来,“寓逆旅主人”实在不如断作“寓逆旅”。再看“日再食”,意思是“每天给我吃两顿饭”。语文课本上对全句译文是“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每天给我吃两顿饭”。那么到底是谁每天给“我”吃两顿饭呢?是旅店每天只开两顿饭,还是主人每天给贫困的作者吃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晏子春秋》的断句与词义还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例析如下:第一则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晏子春秋第一卷内篇谏上第一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这两句话是晏子对齐景公的谏言,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争论。为便于讨论,我们将晏子的这一段谏言征引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这句话该怎样读严文华(江苏省丹阳市横塘中心校)《落花生》一文中,有关“议花生”的内容里有这样一句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读好这句话,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撰写此文的目的。因此,教学时,我在突出了课文重点内容的...  相似文献   

14.
《鸿门宴》中,樊哙在项王面前慷慨陈词时,说到这样两句话:“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要求及其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虽然经常使用爱国主义一词,但对于爱国主义的涵义,学术界却存在着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者在界定爱国主义这一概念时,几乎都认为,1918年11月列宁在《皮季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中所讲的“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句话,是对爱国主义的“精辟定义”。但是后来经过校订发现,这句话的译文不准确,完整准确的译文应当是:“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  相似文献   

16.
<正>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书出之后,他的学生沈玉成同志凭一人之力,“不避举鼎绝膑的危险”,替杨先生完成《左传》译文部分的工作,写成了四十万余字的《左传译文》。清末学者严复讲过:译事三难信、达、雅。读罢《左传译文》,觉得译者基本上是实践了他自己所订“偏重于‘信’,行有余力,才考虑兼及‘达、雅’”(见该书《说明》)这一翻译原则的。但是,四十万余言的鸿篇巨制难免白壁无瑕,细读之后,笔者觉得译文中有些句子误解了古人原意,有失于“信”。本文就译文中的这一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列为教学目的之一。这能力的内涵,一般理解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别能力。这里所提的“认读能力”不仅是指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而且要能初步弄清浅易文言文的句读。即阅读未经标点的原文,能正确地断句标点。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古人读书,需要自己断句。古人很重视句读,因为辨明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可见古时侯小孩子读书,一开始就要学习句读。《礼记·学记》中说:“一年视离经辨志。”这就是说,小孩子读书一年以后,要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孟子》中一段名言的断句问题张霭堂《文史知识》1996年第9期发表《〈孟子〉中一段名言的断句》(以下简称《断句》)一文。作者郑千里先生将《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一段断句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将“空乏其身行”释为“空其身而乏...  相似文献   

19.
《登泰山记》是一篇人所熟悉的文章,其中字、词、句读,却均有值得商讨的问题,文章第二节(分节根据现行课本,下同)中有云:“今所经中岭及山嶺,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①课本中是这样断句的。按这样断句,“中岭”和“山嶺”都成为“经”的补语。上文明(?),“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嶺。”通常“嶺”只与“至”“达”之类的词相配而不与“经”相配,全文只言如何登山,未言下山,“径……山嶺”殆不可解。黎选《续古文辞类纂》选录此文,此处的句读是“今所经中岭,及山嶺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②按这样断句,“所经中岭”与“山嶺崖限当道者”并列,两者之间用“及”字接连,这就文从字顺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文无标点,靠读者的理解去断句。同是一文,因断句不同而文意大相迳庭甚或相反者,比比皆是。《论语》中的个别断句不同而意思截然相反者,古已有之。如《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传统断句是:“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唐朝陆德明在所著《经典释文》中主张断句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现拟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法提出,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