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不仅应当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而且要根据特定的音乐节目选择适宜的语言风格,善于运用“广播中的音乐语言”使其和音乐节目融会贯通,从而让听众在聆听音乐时,既获得音乐享受,又得到音乐文化的陶冶。  相似文献   

2.
当今,广播音乐节目在各电台中占据重要位置,类型、特色也丰富多彩,这就对广播音乐类节目主持人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音乐素养、广播艺术素养、语言素养,才能创作、驾驭好音乐节目串联词,更好地为广大听众服务。本文以笔者在锦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体会为例,阐述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3.
类型化音乐电台要求主持人的语言限定在每小时7分钟内,即“黄金7分钟”。本文从传播者角度出发,探讨主持人如何把握好直播音乐节目的“黄金7分钟”,以规范的、精炼的、“情、亲、美”兼备的语言,引导听众聆听音乐。  相似文献   

4.
一、音乐电视概述 在整个80年代,人们为出现可视歌曲欣喜若狂,录像制作师们绞尽脑汁,利用各种拍摄手段、剪辑方法和特技来使片子和音乐达到奇异的结合。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D.J.)的概念延伸到电视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概念里(V.J.)。从流行文化角度观察可视歌曲,会发现它完全是一个混合体包括了娱乐片的一切要素,但在瞬间的处理上可视歌曲高于其他艺术,充分发挥想象,提供即时的满足感。可视歌曲置身于传播媒介娱乐圈,从流行时尚中汲取养料,像一面镜子透露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5.
广播和音乐具有天然亲近的属性,这一特点使得音乐广播在众多媒介中保持了自己的一份独特性。在各种新媒介的激烈竞争中,音乐类广播节目必须采取有效的传播技巧,不断提高主持人的音乐素养,科学管理音乐节目所需的音乐资料,以保证节目的质量,进而拓展音乐广播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广播是一种依赖于声音受众作用于听觉的媒体。音乐广播节目不仅仅是美妙的旋律,动听的歌词。一档完整的音乐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恰当的语言会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作者就音乐语言在广播音乐节目中运用的必要性提出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7.
把握电视节目和整体节奏是电视节目编创过程中应该注重的一个问题。要实现节目整体节奏的和谐统一,必须使字的节奏、解说的节奏、画面的节奏、音乐的节奏以及主持人的节奏等统一于节目的主旨之下。  相似文献   

8.
国内十余家电台联办的“中国原创音乐联合榜”4月1日起在全国推出。近年来,中国大陆乐坛逐渐走向成熟。中国原创音乐也步入了一个繁荣期。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文艺台、北京音乐台、上海音乐台、天津文艺台、广东珠江经济电台以及杭州、大连、湖北、重庆、福建、西安、黑龙江等13家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汇聚广州商定共同推出“中国原创音乐联合榜”。  相似文献   

9.
《音乐世界》2012,(21):11-11
用音乐说话 今年,开始做起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李章宇说担任《音乐银行》MC是自己拍戏时的活力素,每次在自己感到疲倦时,只要看到歌手们在台上散发的能量,自己也随之产生“我也要努力才行”的想法。而最近他也用一首全新的solo单曲《于心不忍的话》,作为“鲸鱼夫妇”在《我们结婚了》节目下车的纪念品。变身歌手的他,动听的歌声令人惊喜...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的源泉。音乐节奏感有助于培养儿童协作意识和技能。音乐因生活而亲切和灵动,生活因音乐而丰富和精彩。音乐和生活本来就是对话的、和谐一体的。在解决音乐节奏活动教学中,可以从感受音乐入手,结合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并表现出节奏的美、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1.
音乐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音乐节奏教学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打开心扉,欣赏、感受与表现音乐的节奏;紧密结合学员的教学实践和生活实际,探索音乐中的不同节奏表现手法;共同探索新形式的节奏教学方式,再创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关。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十分浓厚。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节奏练习中,应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发掘生活情境中的节奏,利用音乐游戏、律动、童谣等形式将节奏练习融入音乐课堂中,让学生感知体验和表现节奏,增添音乐课堂的趣味性、能动性,探索出音乐节奏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视唱能力,为其终身学习音乐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它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段,具有独立表现某种情绪的功能。没有节奏,音乐就不能表露出活力;有了节奏,音乐才具有生命力。节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并学会表达音乐。从节奏人手,使学生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会更加有利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1.从感性上认识节奏。音乐来源于生活,而节奏也存在于生活之中。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教学中,我告诉学生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学生自己寻找节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例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打枪的啪啪声、闹钟的滴答声等。我将这些声音用拍手和敲击物  相似文献   

15.
Mar]ka13岁入行当模特.很快就声名鹊起。她2001年被选为莫斯科小姐的第二名.2005年还被评为莫斯科最美丽的100人之一。2001年她开始从事电视工作.主持MTV在俄罗斯的一个音乐节目。目前,她不但主持着MTV俄罗斯的数个节目.担当演出和音乐会司仪,还继续从事模特工作。“我是MTV的音乐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6.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泉源,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让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愉快,饱含趣味性的活动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在乐于学的高昂情绪中学好节奏,打好节奏基础,增强节奏感,增强音乐记忆力,提高歌唱能力,为终身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声音的过程 ,在音乐中节奏可以离开旋律而存在 ,而旋律则不能脱离节奏 ,如果脱离了节奏 ,则会面目全非 ,甚至不成为旋律。也就是说 ,在音乐表演中 ,如果缺乏节奏中心 ,那么 ,就只能把它仅仅当作音乐化的噪音来接受。所以人们说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节奏是音乐的动力和源泉。正因为节奏结构和节奏的和谐是音乐作品的基础 ,因此 ,我们在研究和学习一部音乐作品时 ,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结构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想就教学中节奏的训练和纠正学生在节奏方面普遍的缺点 ,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节奏的训练。音乐中总隐藏着动作、姿势和舞蹈的因…  相似文献   

18.
音乐节奏是与节奏有关的各种元素的排列和组合,包括节奏、节拍、重音、节奏类型以及主体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音乐节奏感是由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持续运动和其持续运动的强弱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觉。节奏训练对儿童的听觉、模仿、注意力、记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幼儿教学中要注重音乐节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节奏一直被视为音乐的生命,所以选择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大节奏教学力度,可以辅助小学生群体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内容,进而有针对性的陶冶个人情操,并提升音乐素养。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集中去探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有效方法,借此丰富小学生对不同节奏和音乐的体验、感受,令他们能够在音乐体验中灵活、准确把握节奏,明确节奏对旋律的影响,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0.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本文从感受音乐入手,结合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