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相比于其他“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具有独特的玄学文化特征。自东晋中期开始,世族阶层纯粹的思辨性的谈玄活动逐渐被其他形式的玄学活动取代,这个短暂的文化变迁时期和后来的文化追怀时期合称为“后玄学时代”。在“后玄学时代”,谢灵运的山水诗成为新的内容,而比谢灵运稍早,一种在世族中风靡的具有语料传播功能的作品应需而生,《语林》《郭子》正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些“语料”迅速成为世族子弟领会玄学精神、学习名士风范的指南。《世说新语》正是对这种文化风尚的总结。结合现代文学意义的“小说”定义,《世说新语》可称为“语料体小说”。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成书后出现了一大批模仿它而作的“世说体”小说。这些仿书本身既是《世说新语》传播的产物,同时又参与到《世说新语》传播的进程中来。因此,对“世说体”小说的研究是《世说新语》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现存“世说体”小说共有16部,其中明代10部,清代6部。这些仿作虽然只得《世说新语》之形,而无法企及其神韵,但作为一个小说流派,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大唐新语》是唐代元和时期刘肃撰写的一部笔记体小说,是仿拟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一部“世说体”之作.《大唐新语》不仅模仿《世说新语》分门别类的编撰体例,在叙事特点、语言风格等创作手法上也极力靠近《世说新语》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汉桓帝、灵帝时期,清流名士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世说新语》作为志人小说,记载了这些清流名士中的代表性人物的故事.历来多有人论及此事,但未从《世说新语》的角度聚焦于汉末清流名士.文章首先辨析《世说新语》中的“汉末清流名士”,然后对这些人物及其故事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士人新风尚变化的原因,其写作的目的是通过对《世说新语》与“汉末清流名士”关系的考论,展示刘义庆眼中的理想士人人格.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方正》第18条,陆机怒骂卢志“鬼子敢尔”,此事先见于《郭子》,但《郭子》的记载并无“鬼子敢尔”一语。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引“卢充幽婚”传闻释“鬼子”一词的来历,然而从“幽婚”到“鬼子”一语,其中的褒贬明显不同。“鬼子”一词带有强烈的贬义,与“幽婚”传闻对卢氏家族态度迥异,说明“幽婚”传闻不足以释“鬼子”一词之来历。与道教的关联使卢氏家族与鬼神之说产生联系,卢循的失败又使卢氏在南朝地位下降,影响了《世说新语》对卢志的书写。在众多传闻中,《世说新语》作者选择了“鬼子”一语,说明创作者通过细节表明感情态度的特点。此外,不同时期文献对“幽婚”传闻的不同态度,正反映出家族地位的变化对家族先人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语林》深受《世说新语》的影响,它不仅模仿《世说新语》的文体形式,还能够精准地把握《世说新语》的创作动机和文本意图,并结合时代内容进行大胆创变,使“世说体”小说在不违背“征趣”、“赏心”的原则下更具历史厚重感。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作为汉末魏晋时期众多文献资料汇总的集大成之作,仅仅研究《文学》篇的前半部分从“郑玄在马融门下”起至桓玄“自叹才思转退”65条,就可以具体而微地发掘出这一时期经学衰落转型、玄学方兴未艾和佛学后来居上的学术嬗变轨迹。这样新颖而有限的观察视角,说明《世说新语》文本对于学术思想研究的真实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掘。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小说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一部影响很大的小说,这就是南朝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此书不愧为我国古代“志人小说”典范之作。鲁迅对此书评价很高,作过重点介绍,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又说:“《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事实确  相似文献   

9.
丁芸 《教学随笔》2022,(1):8-10
《世说新语》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透出魏晋名士的风骨,这从部编版教材《咏雪》一文中可见一斑.一部《世说新语》,就是魏晋时期的缩影,"名士的教科书".笔者从《咏雪》出发,立足文本,从《世说新语》中的具体文献出发,对魏晋名士们怪诞的行为方式和特立独行的乖张个性下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及其中蕴含的美学取向,做一点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部独立、完整的文学作品 ,《世说新语》展示了一种迥异于其它时代士大夫的新的存在状态。在这状态之中 ,透射出一种指向“道”的精神存在 ,这种形而上的精神存在 ,就是《世说新语》的文化品格。这种形而上的文化品格与诗的文化品格具有一致性 ,因此 ,作为小说的《世说新语》在我国古代以诗为正宗的“雅”文化圈中魅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1.
“之”字是《世说新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字,它的使用使得《世说新语》语言更加紧凑,表达性更强。文章以《世说新语》前五类为研究对象,釆用穷尽式以及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考察“之”字的代词、助词、动词、连词等用法,探讨《世说新语》前五类中“之”字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风骨”一词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常用于品评人物,《宋书》中就有“风骨奇特”之语,《世说新语》中也有“风骨清举”之说。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风骨”一词还被用来评论诗文、书画等作品,如《文心雕龙》将风骨作为优秀文学作品应当达到的标准之一,《古画品录》以“观其风骨,名岂虚成”高度赞扬曹不兴的画作。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在品评人物时有很大的重“才”倾向,其“才”的内涵有“治才”、“文才”、“辩才”、“艺才”之分,在魏晋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4.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作为记录描写魏晋时期人物语言的重要文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魏晋时期的语言特点。研究试图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存现句进行穷尽式的整理研究,总结分析《世说新语》中存在句、隐现句的相关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的文论价值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具影响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保存了大量魏晋时期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其中不少奈目涉及人轶事、坛掌故、诗品评等内容。《世说新语》的学艺术成就历来颇受重视,但该书所体现出来的论价值却一直少有论及。魏晋是中国古代学思想和学理论趋于自觉并走向成熟的时期,作为“魏晋士人生活百科全书”的《世说新语》对此也有所反映,它从本结构、批评方法及献材料三方面对后代纪事类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最名的志人小,为南朝宋临川王新义庆所撰。南朝梁时,刘孝标又为其作《注》,其影响遂更大。笔对《世说新语》及孝标《注》的写作年代进行了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世说新语》成书于宋元嘉九年至元嘉二十一年间(432-444),而《注》则成于梁天监元年至普通二年间(502-521)。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世说新语》的文体,古今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从“小说”这一概念的历史演变以及《晋书》与《世说新语》的比较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小说,并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的形义来源,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世说新语》中“对”字共出现59次,所处的 语言环境大致有5种情况:对 曰;对 N 曰;对 N V;F(能) 对;其他语境。“对”用做动词、 名词,还用做介词,用法具有典型性。据我们考察,先秦典籍中的“对”不用做介词。介词“对”萌芽 于西汉,产生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相似文献   

19.
立足《世说新语》文本定型之前经历了口头传播这一创作背景分析指出,口头传播与口头记忆的内在规律对于《咏雪》“简短”的文体形制有极大的影响,年龄、出身、人格及文学天赋等诸多元素共同促成谢道韫以柳絮喻雪这一事件在晋代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化记忆,谢道韫被形塑为古代才女的符号除《世说新语》的首录之功还离不开诸多文化名人与经典文本等“互文性”文字记忆的加持。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审美对象。《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藻间接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另一种自然审美意识。它不仅继承了先秦两汉儒家“比德”式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方式,也是“比德”审美意识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深化了“比德”审美观念,也大大丰富和提升了“比德”审美方式。同时,它还具有审美范围扩大、观照角度逆转、关注焦点转换和自然物象原型化趋势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